艺术界回应“伦敦墙”:它是否挑战了我们的观看方式?|端对谈
「“冒犯的艺术”不是单纯挑衅和伤害,而要通过讨论、抗辩、反思和争论,让被掩盖的、被遗忘的、被有意或无意无视的东西浮出水面。」
特约撰稿人斑戈、于可可
8月5日凌晨,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红色黑體大字,被原样挪移到东伦敦Brick Lane的一面涂鸦墙上,覆盖了原本的涂鸦作品。事件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发酵,并在后续的几天里引发了一场远远超出了艺术圈范围的争论。Brick Lane原本是东伦敦的少数族裔聚居区,在几十年的士绅化过程中,成为了东伦敦的亚文化时尚街区,那面被覆盖的涂鸦墙上也留有不少艺术家的遗作。
很快,自称“一鹊”的伦敦艺术学院的艺术生认领了这件作品,当一鹊本人第一次介绍这个作品时,他强调“没有太多政治意味”。第二次回应时,他从原本要“用社会主义的建构方式来反殖民西方的虚假自由”,变为了“我很爱我的国家,但不代表我没有权利对它进行一定的反思性批判”。第三次回应时又补充,“丢中国脸的不是我,而是网暴的你们。”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作品在社交媒体发酵之前,伦敦Brick Lane的墙上贴着一个文字说明,用英语解释了这件作品:“通过对表达自由的强硬呈现,这些汉字无声地提醒着人们,在2023 年的中国,对思想、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压迫依然猖獗。”创作者的每一次阐释之间似乎都充满了矛盾,这种暧昧不清的意图,也为艺术界该如何评价这件“公共艺术”作品之批判性造成了困境。
从它激发的讨论和二次创作看来,其显然“伤害”到了被这个宣传标语墙唤起窒息感的、有共同身体经验和记忆的中国人;但也有人认为,这种空间置换是一种对暴力的揭示。它似乎处在两种语境之间,也被其所撕裂——首先它的创作现场在西方,与它再造的空间产生最直接互动的观众也是西方的观众;然而它的阐释、传播和后来生发的“二次创作”都却都通过“社交媒体传播链”置身于中国的语境之中。这两种语境也同时对应着它作为公共艺术和作为传播事件的两种逻辑。
至今为止,公共舆论场对于它的讨论都是作为一个“传播事件”而展开,而它作为公共艺术的属性却被忽视了。因此在这场对谈中,《端传媒》邀请了长期耕耘于公共艺术、社会介入艺术领域的独立策展人、艺术评论写作者李佳和张涵露,现居法国的艺术家胡嘉岷和中国研究学者、文化艺术评论者Marine Brossard(法国),一同从公共艺术的空间与权力、跨文化艺术的语境、“冒犯的艺术”与其政治环境等几个角度出发,在艺术史的参照系中讨论这个作品的价值,以及它为什么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议。
暴力空间的再造与宣传标语唤起的“集体创伤”
公共艺术不应该被创造出来取悦当地人和游客,替而代之地,它应该提出问题,鼓励人们重新思考自己与日常环境的关系。
端传媒:首先想问大家看到这个作品是什么感受?从艺术界的参照系中,如何评判这个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