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我的‘异乡感’来自一种精神洁癖;但是在台北的‘异乡’感,是我会自我提醒,不要当这里是自己地方。”」

特约撰稿人 黄润宇 发自台北

作家陈慧。摄:唐佐欣/端传媒
作家陈慧。摄:唐佐欣/端传媒

2019年初,移居台湾一年的香港作家陈慧,正在台北中山地下书街的“炉锅咖琲”埋头写连载小说《弟弟》。她坐在靠窗的位置,有时抬起头,望到一街之隔的诚品书店,心想:“从这里走到那里,需要多久呢?”

2022年底,《弟弟》实体书终于在台出版;短短几步路的距离,陈慧走了四年。四年的时间,听来不短也不长,然而陈慧却在这四年间接连经历了许多事:从2019年的社会运动,到香港剧变,从短暂休憩,转为移居台湾,“连屋都搬了四次”。

变动无常的时代洪流中,这也是不少人的生命写照。而从香港来到台北,虽然都是都市,但空间性格殊为不同。前者逼仄而喧嚣,抬头只能勉强看到一小片天,咖啡厅也未必让人久留;而后者,点一壶咖啡竟可续杯,许多店都可待上一整天,写累了便走出街,点一支烟,看看远方。

就是这样,在台北,“#咖啡店写作时光”一直是陈慧在社交媒体上的常备标签。原来她讲,过去在香港感到烦闷了,便会“逃”来台北的咖啡店;及至终于移居此地,咖啡店更顺理成章成为她进入他乡的入口,写作中的精神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