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皮村“打工博物馆”的日子(下):我的工人朋友们,和他们的困境
「将现代化等同于城市化,将社会进步等同于物质生产,实在是非常值得拷问的观念。但却是这种观念塑造了我们当今社会的进程。」
特约撰稿人 花生酱
【编按】今天,战争冲突、族群撕裂、剥削压制和流离失所在如今资本全球化、父权制度和威权国家的共同裁制的世界中被不断制造出来。“历史终结”后全球一体化的愿景仅持续了三十年,我们重又见证二十世纪冷战的复归;比起旧日的阵营,今天不再有主义之争,政治光谱的参照系被击溃,政党政治的代表性也逐渐失效,随之而来的是仅受地缘政治逻辑驱动的“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和“比烂主义”(WhatAboutism)。
“另一个世界的可能”是端传媒的一个系列报导,受到提倡另类全球化的“世界社会论坛”(World Social Forum)这句口号的启发——“A different world is possible”。在今天的政治废墟之中,我们会纪录那些试图想象一个更好的世界的尝试。这个系列将持续关注从全球化矩阵上不同的边缘位置中诞生,自下而上对抗新自由主义、威权国家与父权制的社会运动、替代性实践,以及其中的抵抗技术与愿景。
北京皮村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在今年春夏之交在不可抗力下关闭,它是全国唯一一家由民间打工者自己创办的工艺博物馆,于2008年5月1日正式开放,这15年来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两代农民工的历史。它所在的皮村“工友之家”,也一度成为“新工人文化”的诞生地,在最繁荣的时期,那里有著多种多样瞩目的“赋权”实践和“社区营造”活动,高校老师与学者向工人授课的“工人文学小组”、为流动儿童开设的“同心实验学校”、合作社性质的“同心互惠商店”,打工春晚、新工人乐团⋯⋯然而,在多重政治压力下,强调“新工人文化”而“劳工权利”的实践方向,也为其带来了很多困境。本期“另一个世界的可能”,我们邀请了曾经的皮村打工博物馆的志愿者,讲述他在那里的历练与纠葛。
接下来我想讲讲我在皮村认识的几位朋友。他们当中有的是需要一边照顾家庭一边在外打工的女性打工者,有的是遭遇欠薪需要获得协助的工友,还有的是和我年纪相仿、从小随父母在城边村长大的年轻工人。我希望通过分享这些朋友的故事,可以帮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当时城边村打工者的生存境遇。
我的老乡:食堂女工J
直到今天,我还时常和身边的朋友说起,贫困的工作女性所面临的问题未必都是典型的“困在母职里”,得不到家庭以外的工作岗位,而可能是工作太多。当然,这些女性所从事的工作工时长、工资低,仍然与工作领域的性别不平等有关。但是,单一地强调走出家庭,走向工作,对于贫困的女性来说并不适用。因为她们原本就没有留在家中的资格。
首先要讲的这位是来自机构食堂的姐姐J。尽管皮村拥有号称汇聚了五湖四海平价美食的餐饮一条街,但机构仍然为员工和志愿者提供了三餐。而三餐就是由J来负责的。从采购、加工、烹饪到清洁,十几二十人的伙食全由J一人承担,也不是一个轻松活儿。而由于预算有限,我们吃到的大多数时候也是土豆、茄子、豆角、西红柿一类的常见北方蔬菜,荤是很少的。若是哪天食堂桌上有一锅猪肉炖粉条,或是土豆鸡块,那便是开了荤了。至于口味,常是咸辣口。不过由于机构里大多还是北方人,也吃不得太辣,因而J不会按照老家的做法放大把辣子。我那时由于周中偶尔埋头工作,到了周末则起太晚,容易错过饭点,因而常有赶不上好菜的时候。J出于好心,会提醒我哪天开荤,早点去吃。现在想起来,我那会儿也确实忒刻苦了。不过也正因为常常迟到,我有机会和J在食堂扯闲天。有时大家都吃干抹净了,闷热的食堂里就剩我和J还在聊家乡,聊家人,聊未来的打算。
J是一个爽朗干练的女性,三十岁出头,有一双大大的眼睛,一头染成棕黄的长发常是扎着马尾辫,说话有挺重的南方口音,又保持着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可以说很有特点。平日里逢人常是喜笑颜开,但同我这个老乡说话时却偶尔透露出一点内心的焦灼和不安。她是跟着农村的老公一起到北京来打工的,老公和姐夫都在皮村北边的厂子里干活。老公好像是木工,姐夫则是电工。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姐姐,一个弟弟。每到暑假便过来陪着爸妈。上学时候则要回老家去。姐姐很活泼开朗,应该是随J的性子。弟弟反而文静。每当聊起老家,孩子们都会挺激动。听姐姐的描述,老家在大湖的边上,视野开阔,一年种两季水稻,每到雨季的时候,水汽氤氲。村子里还有许多树,是一个很美的地方。但是每每问起孩子是愿意呆在老家还是北京,他们还是答要待在北京。毕竟是父母待着的地方。而他们一年也只有寒暑假的时间可以和父母待在一起,其它时候则是奶奶照看着。至于为什么选择来北京,我自然也问过J。J说,并不是说老家附近的城市就没有工作。但在老家工厂上班的时候,一个月只能拿一千多。而丈夫也只能拿三四千。但是在北京,收入是老家的两倍以上。对于他们这样出身农村的家庭来说,是找不到更好的赚钱机会的。“现在什么都要花钱,两个孩子将来还不知道怎么样呢。”J常常这么说。随着第二年皮村房租的上涨,J明显变得焦虑起来。那时,皮村由于周边村子的拆迁,更多打工者涌入,房东似乎集体涨了房租。一个十五平米的单间也要从八九百块涨到一千五。这让J感叹真正能存下来的钱越来越少了。
J的担忧应该也是许多皮村打工者女性的担忧。那时,由于和在博物馆院子里玩耍的孩子交情深,我熟识了一些家长。其中一位姐姐,兴许是日夜操劳,三十来岁的年纪,头发已显得有些稀疏,黑眼圈总是很浓重。他的小儿子常跟着我上街去发传单,因而我能和她多说上几句话。只是,她的闲工夫并不多。相比于J,她的丈夫并不能拿每月八九千的工资。为了补贴开支,她不得不同时打两份工。白天在一家药厂做包装,夜里则到另一家服装小作坊去车线。小儿子一个人上学放学,晚餐经常是自己煮的方便面。即便是节假日,他也很难得到父母的陪伴。这样同时打几份工的女性在皮村也并不少。直到今天,我还时常和身边的朋友说起,贫困的工作女性所面临的问题未必都是典型的“困在母职里”,得不到家庭以外的工作岗位,而可能是工作太多。当然,这些女性所从事的工作工时长、工资低,仍然与工作领域的性别不平等有关。但是,单一地强调走出家庭,走向工作,对于贫困的女性来说并不适用。因为她们原本就没有留在家中的资格。受到阶级出身、教育背景的影响,许多贫困女性也很难有机会去参与所谓的“就业培训”,转行做更有职业前景的工作。为了改善这些女性的境遇,不是应该尝试改变这些工作本身的恶劣条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