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女人生韭菜,然后全社会割韭菜”,中国生育奖励政策为何没用?
「“功利地把女性和生育绑定在一起,是弥漫在我们社会中的系统性问题。”」
特约撰稿人 易小艾 广茉 实习记者 许七、张可予 发自新加坡
8月22日,西安的年轻人不约而同收到一条当地卫健委与计划生育协会的“催生”短信:“七夕佳节来临之际,愿您爱情甜蜜、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共创生育友好,赓续中华血脉,共担复兴重任!”
“在发钱和发券之间,西安卫健委选择了发短信,”有网友调侃,“能不能把我妈当年生我弟弟交的罚款退了啊!”
近年来,伴随着三孩政策放开、中国人口录得逾60年来首次负增长,提振生育成为中国“计划生育”新的政策方向(延伸阅读:互动页面《老去的中国:30年后会变成什么样?》)。
新闻头条上不时可见地方政府“发钱发券”鼓励生育:“浙江上虞三孩家庭购房可获30万元房票”,“杭州生育三孩最高补助2万”,“最高6万!湖北一地发布『史上最强』三孩补贴政策”......以综艺节目见长的湖南卫视,也在7月推出“中国首档三孩家庭观察类综艺”——《三孩来了》。
据端传媒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已有至少25个地区发布了育儿补贴(或生育补贴)的具体措施。
不过,“真金白银”的补贴和铺天盖地的宣传并未换来生育率的提升,中国总和生育率从2019年的1.57下降至2022年的1.07,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及东北三省低至0.7-0.9,一孩生育率更从0.7跌落至0.5,与生育率相关的结婚人数也连续9年下降,创下1986年以来新低。
“干预人的生育从来就没对过。”一位网友在新浪新闻“发放补贴鼓励生育有效吗?”贴文下的评论,被点赞至最高位。
生育补贴政策为何无法挽救下跌的生育率?在各地方政府忙不迭地鼓励年轻人“赓续中华血脉”之前,还有一些基本问题需要厘清,比如,生育是权利还是义务?谁是生育的主体?生育是谁的意愿?
“兰博基尼的50元优惠券”
三孩政策放开后,中央政府相继颁布《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敦促地方政府出台进一步措施,以挽救生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