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观察:锡兰批评台湾媒体素质引热议,媒体与阅听人皆有责任?|Whatsnew
「台湾媒体环境不良,长年缺乏有效问责导致台湾新闻品质低下、阅听人麻木放任的恶性循环。」
端传媒社媒组
“为什么社会对这些新闻记者的要求,甚至比一个YouTuber、比自媒体的人还要低?”
曾长住上海、自去年(2022)起移居台湾的比利时籍网红锡兰Ceylan,本月17日在YouTube发布影片批评台湾媒体对其报导断章取义、“为流量博眼球”,并直言台湾媒体环境不良,长年缺乏有效问责导致台湾新闻品质低下、阅听人麻木放任的恶性循环,影片一出引发网友热议,上传1天内观看人次破百万。
这支标题“台湾媒体的下限能有多低?”、长达85分钟的影片中,锡兰首先提及早前与频道观众的问答互动影片,自己对于台北天气的不适应与对台湾食物的个人评价被台媒不当节录“恶意带风向”,导致各大社群平台相关文章皆能见到大量负面留言,其中不乏要他“不喜欢就离开台湾”、“滚回中国”等攻击。
对此,锡兰指出是台媒在涉及他的报导中,经常忽视其为比利时籍的事实,仅因在中国大陆成长、生活的身份能引起台湾读者情绪,便在报导中被强调,导致不熟悉其频道长期语言风格的观众形成“一位具中国生活经历的网红恶言批评台湾”的印象,令来自社群平台的攻击言论更加泛滥。
该片在重建报导关注的发言脉络为何之外,还点名批评三立新闻网记者林伟帆,称事发源头为林伟帆署名的两篇报导所起,并大篇幅回溯该记者以往署名文章,指除了自己之外,在台活动的美籍YouTuber莫彩曦、今年早前曾赴台徒步环岛的韩国直播主“企鹅妹”等人,皆是该名记者的报导曾“中伤”的对象。
锡兰在片中强调,假新闻的问题并非台湾独有,但媒体作为民主社会重要的组成份子,记者的言论不应只以“言论自由”一笔带过,若有错误也应受到公众检视问责。他也指出在台湾并非没有优秀的记者,但在更为复杂的政治环境下,更需要具备良好的媒体生态,而有些害群之马在把台湾记者整个名声都在往下拉,令公众抱有“小时不读书,长大当记者”、“台湾记者智商30”的印象。
影片发出引起热议,不少网红也纷纷转发分享。如居台港人、插画家茶里也分享自己的经验,指一次接受一媒体采访后,被另一家媒体“标题杀人”,把文章搬过去,并更改标题成“香港插画家移居台湾,但宣称自己仍是香港人、根还在香港?”且内文只节录说台湾缺点的那段,让留言出现不少负面批评、指骂。
而锡兰点名批评的三立新闻网,在锡兰的影片发布后,发表声明指,影片批评的记者林伟帆确实任职于该公司,而三立新闻网方面将虚心接受批评指教、反省相关编辑采访流程,并邀请相关学者及社会人士启动新闻自律委员会。
然而对三立的声明,网友普遍并不领情。三立发布该则声明的脸书贴文目前累积破千则留言,可以看到不少网友点名记者林伟帆“踹共”(台湾闽南语发音转写,原为“出来讲”)、要求三立高层出面解释为何当初会放行锡兰片中提及的争议报导,也有网友对包含该新闻网在内的多家台湾媒体常见的“钓鱼标题”大表不满。
影片发布之后,台湾本地两大网路论坛PPT、Dcard上也出现不同讨论。不少网友认为影片内容大快人心,认为锡兰“根本把我想骂的都骂出来了”,也见到有媒体从业者表示,并非对影片提及的现象毫无意识,但为了完成流量要求,只能以点阅率最高的八卦新闻达成业绩,而“正经的新闻”因为没有关注度而不受系统推荐,“只能说媒体与观众都是互相影响的”。
如近两日日本当红漫画《咒术回战》最新一话剧情引起轰动,不少媒体也以该剧情为标题作报导,被网民批评是为搏流量的剧透。且因现时流传的并非已在《Jump》杂志发布的图源,而是非正规渠道的流出,包括三立等媒体以该些图源作素材撰写报导,引得台湾代理出版商东立出版社发声明,指“烦请各媒体、网站切勿使用非法图源”并称已第一时间联系媒体下架文章。
此事也让网民再次提起锡兰的影片,说“台媒不意外”、“又是三立”等,指台湾媒体确实堪忧且不知悔改,只以流量为目的。
也有网民提到,在各家媒体版面几无报导此次锡兰影片,与过去锡兰的发言常成报导素材的情况大相径庭,这一现象令网友质疑媒体是否因影片内容批评自己而未有报导。
如配音员贾培德经营的Facebook专页贾文青德仔,指出当初“抹黑”锡兰的媒体,现在一篇报道都没有,“我们的媒体到底还可以多恶心?”旋即获多过万赞好。但也有留言指出,可能是因为锡兰影片提到希望媒体不要再报导他,贾培德也在贴文更新这点,并作出道歉。
但仍有部分网民认为新闻媒体不报导此事是不敢面对批评。此外,在Dcard上也见到多位网友声称自己发布与本次影片有关的讨论文章,随后就因“发错版”、“恶意中伤、歧视、挑衅或辱骂他人”等原因遭下架,怀疑论坛管理方为压低相关讨论而刻意删文。
除了批评台湾媒体,也有媒体人针对锡兰的影片内容,提出“媒体识读”的议题。
如媒体人黄哲斌在Facebook撰文指出,锡兰影片是极好的媒体识读教材,而该追究的并不只是三立记者林伟帆一人,三立高层与片中被点名生产类似报导的其他媒体同样也需要被问责。
黄哲斌认为,锡兰在片中挑战自己的粉丝,不要在写下“深有同感”之后、隔天仍在阅览煽色腥新闻(指如煽情、色情描绘、血腥暴力等等哗众取宠、耸人听闻的报导),对所有观众质问“能否提出一个值得信赖的媒体”、提供近年在台湾网路社群引发讨论的方君竹“记者真心话”系列作为延伸阅读,皆为该支影片令人激赏之处;然而在“产生病识感”之后,阅听人是否愿意主动调整“只透过社群平台看新闻”的惯性,以摆脱被社群平台演算法掌控的新闻内容推送,重建与新闻机构的关系,仍如“良药苦口”,有赖读者更多的努力。
影评专页“昆汀涂点评电影”也指出阅听人的责任,指是因为读者喜欢,才有这类新闻出现,传统媒体只是按照供需法则的策略在经营,并直言,与其喝斥心术不正的传媒跟自媒体,不如提高自我媒体识读能力,让市场机制去自然汰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