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灵感地:古城亚尔,如何直到今日都是一座有“触感”的文化之城?
「法国27个地区文化局,自主决策90%地区文化项目。地方政府文化预算总和是国家文化部预算的2.5倍。」
特约撰稿人 黄静
【前言】当代文化界近年多有议论“艺术城市”的形成模式,例如矗立一座大型艺术馆是否能“改造”中小型“没落中”的地区城市成为国际艺术城市 (如Bilbao Guggenheim)?又或者,文化区跟在地社群的联系(如香港西九文化区争议)如何生发与处理?还是说以文化遗产建筑来进行当代化(如台北松山文创园区)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这些问题之下,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有一座55,000人口的古城亚尔,它的发展形式和方向或许会给今日带来启示。
谦虚却铿锵、街头而精致,在闹市中跟路人很具触感(Senses) 地建立感情(sentimental)连系。这就是亚尔有机、随意、同时带来力量和希望的方式。
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古城亚尔(Arles,陆译阿尔勒),曾是晚期罗马帝国和中世纪文化及宗教中心,13世纪时地位为马塞(Marseille)所取代,但仍然是重要贸易港口,至19世纪火车诞生后再度没落。而就在此时,一班画家先后来到这里,他们是梵谷、高更,和毕加索。
梵高的口中,亚尔被称为“南方的日本”,“鲜艳的色彩和强烈的构图轮廓”。这里为罗纳河(River Rhone)和平原山谷环抱,有著金灿的阳光,古罗马遗址处处,还有身份背景混杂斑驳的亚尔人⋯⋯梵谷于此虽然短住,但留下包括《向日葵》 (The Sunflowers)、《星夜》(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夜间咖啡馆》(The Night Cafe)、《黄色的房间》(the Yellow Room),《阿尔的女人》(L'Arlésienne)等代表作。
20世纪,亚尔转而发展成海港工业城市。1970、80年代,该地再度开始“文化”起来。成立于1970年的国际摄影展“The Rencontres d'Arles”渐渐把这座城市带入世界艺术视野。1980年代,这里的古罗马遗址、古城外重要生态保育湿地卡马格地区 (Camargue),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分别列为世界遗产及保护区。
同一时期,法国最具影响力的出版社之一Actes Sud也在这里成立。1983年,梵谷创作协会(The Association for the Creation of the Fondation Van Gogh)在此成立,重新勾勒梵谷和亚尔的独特关连。至近二十载,亚尔在文化基金的进驻和支持下,掀起另一波文化热潮,建造艺术新空间,策划活动,连带众多画廊、艺术家凝聚,亚尔再度成为国际艺术界的讨论焦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