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情变成“quick fix(权宜之计)”,“ 就好像做了,但是究竟是否做得好,或者是否解决了原本的问题呢?”」

端传媒记者郑淑华 发自新加坡

2023年9月16日,旺角女人街有小孩在猜包剪揼。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9月16日,旺角女人街有小孩在猜包剪揼。摄:林振东/端传媒

酝酿近一个月,政府策划的“香港夜缤纷”9月在西九文化区揭幕。几星期前,在西九海傍经营美食车“The Butchers Truck”的蔡振强听闻附近将举行启动礼,但位置时间都很神秘。那夜,他特意把美食车的灯全开,想着嘉宾会来参观和拍照,可以告诉他们美食车“还在、未死”,结果是空等。

在启动礼临时搭建的小食摊位,嘉宾举起菠萝包和蛋挞打卡。蔡振强说,“真实的又不拍照⋯⋯实际的东西不关注,反而特登去做假的事,我们是很心酸的。你搞了一坛嘢,然后不要,重新搞另一坛嘢。”他口中政府不要的东西,是2015年政府提出的旅游项目“美食车”,计划最后因成效不佳而结束。他觉得政府这次不应重蹈美食车覆辙,要“想长远一点”。

这年夏天,夜市、夜经济成为港人口中热话。疫情过后,入夜后的香港比以往凋零,人们外出的意欲也似乎下降。有见及此,港府牵头推动“夜缤纷”,商界落力配合,试图重塑往日“不夜城”、“东方之珠”招牌。但措施出台,方向却引起争议:在商场推动优惠、延长商场营业时间,也不有少是旧有节日活动,有人认为旧酒新瓶,有人认为未能长期改变市民消费习惯,也无法触及深层社会问题。

在尖沙咀大商场与星光大道在海傍合办的夜市,有档主卖4粒烧卖叫价20港元引起争议,网民批评太贵,又指普罗市民不是“夜缤纷”的目标客群。种种夜经济措施,能否针对香港的经济问题所在、成效会怎样?这并非港府首次大推旅游项目,过往美食车先导计划失败收场,政府该如何汲取教训?多年来打压小贩的政府要办夜间市集,墟市和小贩发牌倡议者又怎看?游客想要的,民间想像的,跟政府施政之间会否存在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