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在西貢出沒的鯨魚屍體昨晚運到萬宜水庫西壩,漁護署委託海洋公園進行解剖。海洋公園動物及保育部總館長黃永康在商台節目表示,鯨魚背部有一個面積較大的新傷口,「見到肌肉」。他指傷口由硬物造成,明言是由船隻造成的可能性較高。

海洋公園昨晚開始解剖鯨屍,海洋公園動物及保育部總館長黃永康在商台節目表示,由於鯨魚體型較大,解剖工作進行至深夜,今日會繼續。他指肢體有輕微發脹,背部中間有大面積的傷口,「見到肌肉」,另在背鰭後有兩個較舊的傷口。至於昨日市民及媒體拍得鯨魚身上白色的物體,則屬其脂肪組織,並非內臟。

他指傷口屬硬物造成,相信透過檢測可得知是哪種硬物,但明言由船的造成的可能性較高。黃永康指鯨魚本身有一定速度,身邊船隻如「為意唔到佢(鯨魚)嘅話,會造成一個比較大嘅傷害」。

被問到傷口是否很深,黃永康指高溫加上位處海面,令身體快速變化,形容屍體狀況「麻麻地,但新鮮啲嘅」。海洋公園團隊目前主要採集樣本,以評估其死前健康狀況及是否有疾病,尚未檢測傷口。

無標題
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昨派員觀察鯨屍

海洋公園:鯨長8米、屬未成年雄性

園方昨日量度鯨身,牠體長8米,屬雄性,亦已收集內臓組織及血液進行化驗,年齡則需進一步檢測,但估計屬未成年。

他承認解剖工作困難,由於鯨魚體積大,昨日需使用躉船運送,解剖所需人手亦多,料需時數日。黃永康表示無辦法找到合適的室內位置,故只能在室外進行,形容目前是「與時間鬥快」。

鯨魚骨骼或製成標本

漁護署新聞稿昨日提到,指鯨屍被解剖研究後會作合適的安排,包括研究製作標本,供科研和教育用途。黃永康指園方正與漁護署商討,將骨骼作標本展示。

被問到對事件的反思,黃永康認為普羅大眾對海洋有很大的好奇心,一窩蜂觀鯨,但亦正因為好奇心令海洋鄰居帶來不必要的壓力。他望市民明白大自然及海洋是動物與人類共存的地方,不要因為好奇心或自私的想法為動物帶來不必要的滋擾。他指不單止觀鯨,出海或行山亦應留意大自然及身邊動物的需要。

20230418_01
資料圖片:海洋公園動物及保育部總館長黃永康(左二)

黃永康個人身份倡優化法規

對於未來的工作,他指在保護鯨魚的過程中,不少團體提出建設性想法,他個人認為需進行更多深度討論並優化法規工作。黃永康提到目前漁護署的觀豚指引只屬自願性質,容易令市民及船家跌入灰色陷阱,認為指引中的限速及停船可考慮更清晰列明。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曾建議封海,他稱可留待當局討論,主持問到是否屬撇脫的做法,黃則稱「我相信係」。

他盼未來能加強教育工作,與大自然及動物互相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