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文指逾30本地醫生擬轉內地執業 有意者:兩地執業體制遲早融合
【獨媒報導】香港醫護人手流失加劇,醫管局四出「搶人才」止血,不過有大灣區團體宣布再多一道流失缺口。大灣區醫療專業發展協會今日舉行記者會,分享推動大灣區醫療融合工作倡議,協會會長高永文透露目前已知最少有30名醫療管理人員及臨床領袖,有意前往內地執業,他強調人數不多,故不影響本地醫護人手。有出席活動的醫生就直言,香港為大灣區一部分,預視兩地醫生執業體制融合為「遲早嘅事」。
大灣區醫療專業發展協會今(8月7日)舉辦記者會,分享推動大灣區醫療融合工作倡議。協會會長、全國政協常委、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高永文指,現時有數十萬居於大灣區的港人「適應唔到內地醫療系統」,極為需要「港式醫療」服務,故有需要推動大灣區醫療融合,容許本港醫療業界到內地交流培訓,並促國內三甲醫院提供「港式醫療」服務,逐步擴大香港醫療券在內地適用範圍。
30名醫生北望神州 家庭醫生佔半
高永文又透露,目前已知至少有逾30名醫生有意到內地執業交流,其中一半為全科家庭醫生,其餘數位分別為心臟科、呼吸系統科和腫瘤科等專科醫生,惟準確數字暫時未能掌握,「只係答到你唔多」。他強調北上的主要為醫療管理人員及臨床領袖,人數不多,不會影響本地醫護人手供應。
高永文亦建議擴大「港澳藥械通」藥物名單,增加參與醫院數量,使港藥更易購入及進口;以及推動保險業界為香港醫生提供內地專業責任保險等。高永文預計,將於今年九月在東莞設立首個「粤港澳創新醫療交流中心」,以推動上述工作。
有醫生料兩地執照體制融合為「遲早嘅事」
同場亦有數位有意到大灣區服務的醫生。精神科醫生吳燕婷指,因仍正在申請內地醫生執照,在大灣區診症時會先向病人「利申」自己僅為提供「專業意見」作參考,病人遂自行配藥,「唔緊要㗎,因為最緊要醫生有心咋嘛,去邊度睇症都一樣」,又指香港為大灣區一部分,預料兩地醫生執照體制融合為「遲早嘅事」。
廣州南沙新區香港服務中心首席聯絡官葉澤恩亦有出席記招,他大力推薦南沙為大灣區醫療融合切入點,讚南沙為大灣區地理中心,一小時內可到達各區,期望兩地醫療融合,「用香港嘅模式,將我哋福地擴闊,令空間更大,互相利用各方面資源」。
林哲玄倡自願醫保延伸到大灣區、器官捐贈兩地互通
醫療衛生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則在會上表示,大灣區已成為部分港人的「一小時生活圈」,醫療服務配置需順應向大灣區推展。他建議,政府擴大長者醫療券可用範圍,並允許長者使用醫療券繳付內地醫療保險費用,及將自願醫保延伸到大灣區指定服務點使用。他又建議,器官捐贈兩地互通,以增加配對機會。
林哲玄又提醒,到內地執業的香港醫生須留意相關法規及醫療服務運作模式,避免因兩地文化差異、法制不同而引起誤會或法律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