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北部都會區」將收回大量農地作發展,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以一年時間研究擬收地範圍的生物多樣性,記錄到154種鳥類,逾四成具特別保育價值類別,包括數種全球屬極瀕危鳥類。高級自然保育主任羅益奎形容,香港農田滋養多種特別品種,亦是不少全球屬極瀕危鳥類的補給點,一旦農地因發展而消失,鳥類數量必然下降。

154種鳥類現身北都發展區 逾四成具特別保育價值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於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期間,在北部都會區擬發展範圍內選定9片分布在棕地、屋村等人工用地之間的農地,並對田鳥進行了系統性生物多樣性研究。團體今(13日)在綠匯學苑舉辦發佈會,研究記錄到共154種鳥類,佔香港已記錄鳥類逾兩成半,當中66種屬於具特別保育價值類別。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保育經理楊劍煥指,擬發展範圍是不少全球屬極瀕危鳥類的補給點,如鵐類候鳥如黃胸鵐及鳳頭鵐均會在此過冬,後者原本更會在此繁殖;「留鳥」彩鷸亦會在北都水田居住及繁殖;坪洋舊村水流坑則曾出現僅在港現身3次的灰頭鵙,證明該範圍的生態系統相當完整,亦可看出「香港嘅農田滋養咗啲好特別嘅種類」。

黃胸鵐
黃胸鵐(圖片來源:嘉道理農場)

鳳頭鵐
鳳頭鵐(圖片來源:嘉道理農場)

彩鷸
彩鷸(圖片來源:嘉道理農場)

灰頭鵙
灰頭鵙(圖片來源:嘉道理農場)

批政府規劃「只想將農地用來發展」

研究亦對選定農田的生境和物種作分析,以評估其生態價值,面積越大、生境多樣性越多、受保護動物種類越多等則分數越高,評分最高的為沙嶺濕地、週田李屋及大埔田山雞笏。沙嶺濕地動物種類多,當中亦包括瀕危物種歐亞水獺;大埔田山雞笏則是香港其中一片最大的活躍耕地。

楊劍煥表示,香港農地佔土地總面積不足4%,主要集中在新界北部,在過去10年減少近九成,活躍農地亦不足1%。他強調,農地不只是土地儲備,更可用作緊急糧食供應及讓野生動物暫住或繁殖,但政府只「諗點樣將啲農地攞去發展」。他亦指出,香港僅存的農地亦受人為行動影響污染水源,或農戶在農田架網使鳥類受困。

左:羅益奎,右:楊劍煥
左: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保育經理楊劍煥,右:高級自然保育主任羅益奎

鳥類高度依賴農地 一旦收回再難補償

楊劍煥指,政府在北都規劃中提出的保育建議大多集中於濕地卻忽略農地元素。他建議政府將沙嶺濕地列入自然生態公園範圍,週田李屋及大埔田山雞笏則納入農業優先區、將步行徑、單車徑、綠化帶等系統納入北都策略中的「城鄉綠道」。他指出,香港現時缺乏農地生態研究,希望政府制定農田鳥類指數等機制進行監測。他亦建議,政府應建立資助機制與農民合作,保留低強度農地和地貌複雜性,並推動農田保育主流化。

被問及北都發展對農地及鳥類的實際影響,他指由於政府未釋出太多規劃細節,暫時難以估計具體影響,但北都發展預計影響到66種具特別保育價值類別的鳥類,「唔係一個少嘅數量,會有好大嘅影響我只能夠話」。高級自然保育主任羅益奎則指,調查中發現的鳥類不少都高度依賴農地生境,若相關用地因發展而消失,「鳥類嘅數量係必然會下降」。他亦強調不論農地面積大小都有其價值,鳥類需要「就係要有啲農地喺度,你冇得話我收咗你塊地再點樣」,一旦收回農地便再難作出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