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倡夜繽紛「光復」西洋菜街表演 黃偉綸:社會經討論後已取消
【獨媒報導】要搞活市道的「香港夜繽紛」昨日正式啟動,當局計劃在觀塘、灣仔、西環海濱舉行不同的音樂會及市集。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今早在電台節目解釋,不用「夜市」一詞是避免令人聯想「地攤經濟」,因香港沒有失業問題。他又指海傍市集只會賣「篤下篤下小食」為主,「想食飽或者要去返附近餐廳」。有聽眾指出海濱離交通很遠,更實際是在核心區搞活動,例如「光復」西洋菜南街的街頭唱歌。黃偉綸表示部分表演地方經社會討論後取消,或要找其他替代地點。
提出「光復」意見是的士司機張先生,他表示現時市民大多抱持「九點十點幾就返屋企」的心態,「要搞活呢,好簡單,就係『光復』,恢復啦唔好話光復,恢復呢個西洋菜(南)街」,他認為可以在西洋菜南街搞夜市,「有少少似小龍女(中年好聲音參賽者)唱歌嗰啲」,但必須在晚上11時結束以免擾民。
容許流動小販夜擺擋「搵食」
張先生又建議夜市可容許持牌小販擺檔,「無牌既Say No」,夜市地點亦可放在銅鑼灣崇光百貨後的行人專區,或者新界各個旺區。他又指內地流動小販種類很多,有長者擺檔,「人哋點收錢啊,心口有個QR Code,嘟咗行得啦」,但在香港「流動小販要拎牌,婆婆點拎牌啊?」他建議政府在指定時間容許個人小販「搵食」。
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表示,張先生的建議與政府的「智慧相類」,差別只是地點「見人見智」,如果市集距離民居很近,未必受歡迎。他又指過往部分行人專用區,經過社會討論後取消,若要搞活動「未必係嗰度嘅,有無第二啲地方?」他表示政府會研究。
海濱不與食肆「爭飯食」 小食難「食到飽」
「香港夜繽紛」另一個較多人討論的是在觀塘、灣仔、西環海濱舉辦不同活動,不過政府的公布無用「夜市」一詞,模式亦非「大笪地」。黃偉綸指海濱主要以「表演活動為主,篤下篤下小食為主」,因為聽到民間不同聲音,政府定位「唔係爭飯食」,希望與食肆互相補足。他又笑言「想食啲嘢咪食啲嘢囉,但想食到飽或者都要去返附近餐廳。」他又承認避免用「夜市」一詞,是因為有人或會聯想到「地攤經濟」,某些地方因為勞動力太多、失業率高時讓市民有途徑糊口,他強調香港並無面對失業問題,甚至是「全民就業」。
香港特色:街窄咪好行啲囉
面對每個周末數以十萬計港人北上,如何與大灣區競爭,主持人問黃偉綸及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長楊潤雄,所謂「香港特色」是什麼?黃偉綸指「海濱、天際線、文化建設及國際化氛圍」都是香港特色,他又指香港街道的確較窄,「但窄啲咪好行啲囉有時咪,更熱鬧啲囉」;而商場較細,他亦有正面看法,「商場未必係最大,但有時行幾分鐘去哂幾間舖」,提醒香港人不要妄自菲薄。
黃偉綸補充香港服務質素有待提升,「人家做得好我好恭喜佢,但自己咪做好啲囉。但無得勉強嘅,有啲人覺得周末去大灣區開心吓,我支持㗎,但玩吓玩吓悶咗咪返嚟」。他相信香港人有一定儲蓄,「荷包唔係完全無錢,係感受,願唔願意洗錢」,則關乎服務及貨品質素。楊潤雄補充,去大灣區旅遊是個人選擇,「一星期去1日,都有6日喺香港」,政府應思考如何吸引他們在港外出消費。
KPI就是「做好啲囉」
至於「香港夜繽紛」可以預計吸引多少港人留港,或刺激到多少消費,黃偉綸表示難以量化,亦難用GDP(本地生產總值)計算,不過稱有信心市面會「多啲人」。主持追問有沒有KPI(關鍵績效指標),黃偉綸就指「KPI就係每個活動做好啲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