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塘工廈改建過渡性房屋「光廈」 有議員憂環境及交通欠佳
【獨媒報導】首個由工廈改建的過渡性房屋「光廈」,位於油塘東源街一號大業織造廠工業大廈。工廈樓高六層,提供約166個300平方呎單位,居住逾560人。觀塘區議會周二(9月19日)討論,有議員指該處鄰近混凝土廠「沙塵滾滾」,並欠缺交通配規劃。
項目設166個單位 料明年第三季完工
非政府機構「要有光」獲大業織造廠工業大廈業主以象徵性租金,租出全棟大廈作過渡性房屋。「要有光」將項目命名為「光廈」,並獲房屋局提供政策支持及資助9,130萬改建。每個單位均附設洗手間、浴室等配套設施。房屋局形容該工廈狀況非常理想,不需進行結構性改動,工程預計於明年第一季動工,第三季竣工,營運年期不少於5年。
觀塘區議會房屋、規劃、地政、發展及重建委員會周二(9月19日)討論,「要有光」創辦人及行政總裁余偉業出席簡介,指項目可協助「短貧戶」向上流動。「光廈」鄰近油塘站,步行距離約五分鐘,而鄰近的崇德圍及「大本營」亦有多條巴士路線。
余偉業續指,「光廈」的申請資格與一般過渡性房屋相同,會針對人數較多的家庭。他們在考慮申請時會特別考慮「就業可行性」,冀鼓勵住戶就業及向上流動。余偉業表示,項目申請資格與一般過渡性房屋無異,對象主要為人數較多的家庭,惟他強調在項目的申請資格中,有一項重要的考慮因素「就業可行性」,冀鼓勵住戶就業及向上流動。
該處位處油塘工業區,附近有混凝土廠,多名議員憂環境問題。身兼立法會議員的區議員、民建聯顏汶羽表示,附近有很多違泊的泥頭車,予人感覺「沙塵滾滾」,項目亦缺乏行人過路設施,居民難以步行往港鐵站。區議員龐智笙亦指該區充斥違泊及堆滿建築廢料,形容「基本上行都未必行到入去」。他認為當局未有詳細考慮該區交通規劃,指居民「有少少被出賣」。
房屋局項目總監(一)陳立銘回應表示,局方已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定期與各部門開會。交通方面,陳立銘表示居民可經高輝道步行往茶果嶺道。他指該段路面雖然多工程車輛出入,惟居民步行至油塘消防局外便有行人過路線連接油塘站,亦會與運輸署商討增加小巴及巴士班次。
余偉業則提到,由「光廈」經崇德圍往私人住宅項目「半島東」車流較少,初步構思向運輸署建議在該路段加設過路設施。
顏汶羽今早在港台節目表示支持項目,但指該處位處工業區,需改警行人路配置,當局應考慮增設行人過路處及平整行人路。此外「光廈」雖然鄰近大本型,但倡機構在「光廈」增設休息的地方或Cafe。他認為項目位處市區,相信會受歡迎,其建造期短亦有效補足「簡約公屋」的空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