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又发生骚乱了。

貌似法国从来就没有安生过,几乎每年都要爆发一两场严重骚乱。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法国会频繁爆发骚乱?


其实,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首都都是一年到头各种示威、抗议此起彼伏的,区别只在于各种示威抗议活动的规模大小、持续时间长短以及严重程度。法国属于在发达国家中骚乱比较频繁、比较严重的。


首先是因为,法国在“有事就上街”这方面有相当浓厚的历史传统。


先说比较正式的。


早前的时候,

1789年法国大革命首开滥觞,砍了国王路易十六的头,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

1830年又有七月革命,推翻了国王查理十世,

1848年二月革命,推翻国王路易菲利普,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71年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传播了妇女解放、新闻自由和世俗主义原则等思想;


进入20世纪,

1936年5月到6月的全国大罢工,使得左派上台,签订了“法国劳工的大宪章”《马提尼翁协议》,工人工资大幅提高,并从此取得合法罢工权、两周带薪休假以及一周工作40小时的权利;

1968年5月,上千万法国人卷入这场运动,由于担心内战或爆发大革命,最终戴高乐政府、工会和雇主达成《格勒内尔协议》,工人工资增长再次获得显著增长;

1995年冬季,新总理阿兰·朱佩提出的福利削减计划引发了一系列大规模罢工抗议活动,阿兰·朱佩被迫放弃了退休改革计划;

2006年初,为抗议政府推动一项新的劳动法案—该法案将使雇主可以随意解雇26岁以下工人,法国青年举行了大规模抗议活动,政府最终选择妥协,

此后在2007年,2010年,2019年-2020年都有因为政府试图削减养老金福利而引发的大规模抗议,2021年因反对政府疫情政策而发生大规模抗议,2022年因为生活成本上升又抗议,今年年初开始又因为养老金改革问题抗议,一直就没停下来。


总得来讲,法国人对自己的权益是锱铢必较,但凡政府要想挖一点走,法国人可没那个耐心等五年一次的大选,基本上是当年的事情就想当年了结。早年历史虽然有过因此付出很大代价的时候,但基本上每次都有所建树和收获,于是在正向反馈激励下逐渐形成了文化惯性。


抗议是法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所以人们才能见到一边街上有人抗议纵火、一边有人临街品尝咖啡、屋外到处烈焰屋内视而不见的奇异景象。




而与上述这些有组织、有明确诉求、比较正式的抗议不同,法国自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兴起突发事件而引起的无组织、无秩序的抗议活动,也就是“骚乱”。

1979年,里昂郊区,一名北非裔青年被捕,引发骚乱;

1991年3月,巴黎北边,一名阿拉伯裔少年被超市保安开枪射杀,爆发骚乱;

同年6月,巴黎大区内的曼特斯-拉-朱莉市一名32岁警察被偷车贼撞死,随后警方射杀了驾驶另一辆偷窃来车辆的北非裔青年,引发骚乱;

1992年,里昂郊区,18岁的穆罕默德在开车驶向警察路障时被射杀,引发骚乱,一处警察局被烧毁;

1995年,里昂郊区一名阿尔及利亚裔恐怖分子被警察射杀,只因为电视监控中警察高喊“杀了他”,就引起了一场骚乱;

1997年,巴黎郊区,16岁的阿卜杜勒卡代尔在冲向警察路障时被射杀,引发骚乱;

1998年,图鲁斯郊区,17岁的哈比比穆罕默德在偷车时被警察射杀,引发骚乱;

2005年,巴黎市郊,两名非裔少年(一北非裔白人,一黑人,分别是17岁和15岁)在躲避警察时被高压电电死,引发骚乱;

2007年,巴黎北部,两名少年骑摩托车和警车相撞而死,引发骚乱;

2009年,巴黎市郊,一名叫默罕默德的青年死于警察拘禁当中,引发骚乱

2013年,一名穆斯林因攻击警察被捕,而该名警察当时想要揭掉这名穆斯林妻子的面纱——2010年开始法国禁止在公共场合遮面,又引发骚乱;

2016年,一名黑人在警察拘禁中死亡,引发多个城市骚乱;

2017年,一名黑人声称自己被捕后遭到警察虐待,引发持续了将近两星期的骚乱;


而这几天法国的骚乱正是因为一名17岁北非裔少年在巴黎市郊驾车时被警察射杀。法国人基本上在知道这起事件后就心里了然:骚乱已经在来的路上,无可避免。


为什么从70年代以来这类事件就频发了呢?


一个主要原因是随着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以及法兰西殖民帝国瓦解,大量原殖民地人群来到法国,他们很多都住进了法国各大城市市郊的“筒子楼”里。这些楼房原是法国政府在二战之后建的“社会福利房”。由于规模庞大、龙蛇混杂,兼且青少年众多、失业人口也多,因此这些楼房逐渐成了犯罪频发的“无法之地”。

著名的跑酷电影《暴力街区13》就是设置在这样的背景当中,影片里形容这些地方连警察都不敢贸然进入,并不算夸张。



所以,综合起来,法国之所以骚乱频发,无非是“有事就上街”优良传统和移民青年“有机会就发泄”心理机制的叠加。

其实,真正值得玩味的是,很多人觉得社会很乱、人很懒散的法国,这两百年来是怎么始终稳处世界最发达国家行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