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大纲】
  高考之后、录取之前,南方周末请全国的高中毕业生们再参加一次“文科综合”自我测验。我们邀请了国内文、史、哲、法律、社会及艺术研究诸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为你们备下这张试卷。
  这是一次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监考老师,更没有分数的考试。我们欢迎考生查阅资料,也鼓励考生“交头接耳”,我们更欢迎考生对这套考题提出质疑、辨析和创见。
  因为这是一次属于你们自己的考试。命题委员会给出的所有题目都围绕一个价值:人文精神。以之检测人文素养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是命题的出发点;以其为参考,摸索适合自己的人文修养的路径与方法,更是命题者的苦心所在。
  我们相信蔡元培先生所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在人生的维度上,没有“标准答案”的考题其实更难。没有标准答案,意味着你必须自己对纷繁复杂的生活负责,更要对自己的心灵负责。
  是以我们也请各年龄层次的读者一起来解答这套试题,以之缅怀自己蝌蚪一样年轻的青春、重温我们曾学习或错过的常识、审视十年前或更久之前的自己,也为后来者的成长之路立下标记。
  考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考题作答,并把答案发至邮箱nfzmgaokao@163.com。我们将请命题委员会加以点评,并择优刊登。
  一、简答题
  【语文】
  1.《诗经》的作者是谁?《诗经》把诗分为哪几类?请每类列出两篇诗名。
  2.请列举四位你认为的俄罗斯世界一流的作家及其代表作。
  3.请列举元曲的四位作家及其代表作各一部,并用一句话说明这部作品的内容。
  4.清代小说《镜花缘》写书生唐敖一行三人游历至“淑士国”,进一家酒楼吃饭,酒保问道:“三位先生光顾者,莫非饮酒乎?抑用菜乎?敢请明以教我。”被他们臭骂一顿,斥其为假斯文。因为古人说话跟今人一样,说的也是大白话,不会满口“之乎也者”。但古代书面语言却有两种:文言文与白话文。为什么古人口头交流用白话,书面语言却有文白之分?
  5.鲁迅将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朝花夕拾》、散文诗《野草》等属于文艺创作之外的各类文章,按年代汇编成集,如《坟》、《热风》、《而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三闲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文章体裁不一,如时事评论、文艺评论、序跋、书评、书信、演讲、悼文等,被统称为“杂文”。鲁迅杂文风格多样,或长或短,或犀利,或隽永,或庄言,或谐语,或抒情,或讽刺,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但“杂文”能否被视为现代散文的一种文体?请说明理由。
  6.有高中生向你请教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在阅读方法上的差异,请按重要性顺序写出你的五条忠告。

  【历史】
  7.秦始皇“废封建,立郡县”,封建制和郡县制有什么区别?
  8.“巴黎和会”上引起中国人愤怒的具体是什么事?这件事后来是如何解决的?
  9.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有什么差别?他们各自不同的方法,分别对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学术发展有什么影响?       
                     孔子苏格拉德
  10.公元一世纪,王充写出《问孔》、《刺孟》、《非韩》、《书虚》等名篇,抨击“世信虚妄之书,以为载于竹帛上者,皆圣贤所传,无不然之事”;提出“疾虚妄”的思想原则,质问:“【追】难孔子,何伤于义?……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可是,两千多年来,这些出类拔萃的思想被淹没,读经、解经成了中国文化的主流,违反圣贤教导和尊长指示成了罪责,“离经叛道”可以置人于死地。请问,这种状况与中国社会结构有什么内在联系?破解之道又在哪里?
  11.张载说:“仇必和而解。”简析其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以及它与斗争哲学的同异。联系当下网络上弥漫的攻讦情绪,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2.洛克的代表作和主要贡献是什么?
  13.孟德斯鸠的代表作和主要贡献是什么?
  【政治】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请问,这中间的“法治”(rule of law)与“法制”(ruled by law)有什么区别吗?
  15.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请你说说,人权是什么?国家又当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6.如何理解权力、权利和权益?
  17.康德说:“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请问你如何理解这段话?
  18.亚里士多德认为,对于那些没有被恰当培养且不具有良善品质的人,论证不起作用。请问你认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19.康德和马克思都说:我是世界公民。简要回答这个论断提出的背景、内涵和现实意义。
  20.有人说:私有财产是万恶之源。有人则认为:私有产权的保护是社会进步和公民自由的基础。你认为呢?
  21.请列举贝多芬的四篇作品,并谈谈我国现行教育体系中的美育。
  22.苏联坍塌的内部原因有哪些?
  23.您为什么想要有一个比现在更好的生活?
  24.为什么代议民主制下也会有腐败?
  二、材料分析题
  【语文】
  1.网络上有一段流传甚广的文字:
  汉语水平考试八级真题——
  领导:你这是什么意思?小明:没什么意思,意思意思。领导:你这就不够意思了。小明:小意思,小意思。领导:你这人真有意思。小明: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领导:那我就不好意思了。小明:是我不好意思。
  请问:以上“意思”分别是什么意思?并分析“意思”一词为什么会出现多重含义,体现了当下社会语境的什么特点?
  【历史】
  2.东汉初平三年四月(公元192年),司徒(即宰相)王允与吕布合谋,刺杀了太师董卓。董卓是残暴的军阀,董卓死了,长安城饭馆爆满,民众喝酒庆祝,董卓的部曲则人人自危。
  部曲是依附私人的军队。董卓是甘肃临洮人,东汉时属凉州,他的部曲也以凉州人为主。既是部曲,就有附逆的问题。更何况这支军队在京都大肆抢劫,奸淫妇女,发掘帝王公卿的陵墓,杀良冒功,四出掳掠杀戮,可谓罪恶累累。如何处置董卓的部曲,朝廷上有三种方案,一是杀尽,二是赦免,三是遣散。民间的传言是:杀尽凉州人。
  当时,在陕西潼关之外,早有几处起兵反对董卓。董卓以女婿牛辅为将,驻守陕西。董卓死后,吕布派兵以皇帝的名义讨伐牛辅。牛辅打胜了,但自家军营夜惊,牛辅以为部下反叛,携带财宝逾城逃走,左右觊觎财宝,斩了牛辅,把首级送往长安。牛辅死了,部下便有树倒猢狲散之势。这时,以校尉李傕、郭汜为首的几位军级干部出面维持,派人去长安乞求赦免。

                      董卓之乱
  问题:如果你是王允,如何对待他们的请求?你是如何考虑的?
  3.在描写美国联邦调查局前局长埃德加·胡佛事迹的传记电影《胡佛》中,有这么一段情节:
胡佛指使他的女秘书写了一封匿名信,对当时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金进行恫吓与威胁。信的大致内容是:如果马丁·路德·金继续领导民权运动,他的各种“丑闻”将会被披露,其各种性格缺陷也将会曝露在大众面前。
  作为权倾美国政坛近半个世纪的联邦调查局长,胡佛通过窃听、跟踪等手段,收集、掌握了美国政要的大量秘密。依据他掌握的“材料”,认定马丁·路德·金是个伪君子,也过于激进,不配领导民权运动。因此才指使他的秘书以匿名信恐吓马丁·路德·金,但金怀着对民权运动的坚定信念,不顾胡佛的威吓,坦然地承担了个人私生活被曝光、道德声誉遭损害的风险。
  问题:请以你掌握的现代政治学知识,分析胡佛以捍卫国家权力为目的,对马丁·路德·金采取的行动。
  【政治】
  4.要不要推迟退休年龄,引起热烈讨论。

  主张推迟者认为:第一,我国现行退休年龄是20世纪50年代规定的。当时全国人口平均寿命只有50岁左右。目前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3.5岁。对于女性,55岁正是一生事业的黄金期,强行让她们退休,不仅是对女性的歧视,也是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第二,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自2015年起,将从9.98亿的峰值开始逐年下滑,年均减少366万。预计到2050年,我国15岁到59岁劳动年龄人口将下降到7.1亿人,比2010年减少约2.3亿人。2030年以后,我国的劳动力供给将出现严重不足。
  第三,2011年养老保险基金大约13000亿,支出的养老保险基金近1万亿,当期的结余有3000亿,累计的结余有15000多亿。但是,账面盈余全靠国家补贴,近年每年补贴2000多亿。我国开始建立城镇职工养老制度之前就缺乏基金积累,现收上来的钱长期垫付此前的欠账,造成养老金空账(约1.9万亿)。这不是长久之计,推迟退休可以缓解资金不足。
  反对者则说:
  1.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城乡加起来超过2000万人,但我国每年实际只能提供城镇就业岗位1200多万个,如果将法定退休年龄延至65岁,会加剧就业矛盾。将来劳动力不足,应该靠技术进步去解决。
  2.靠推迟退休不是解决资金空账的治本之策。
  3.65岁退休,预期寿命73岁,只能享受晚年之乐8年。
  4.老官员观念普遍比较落后,推迟退休,不利于官员更新换代。
  请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双方论证的是非得失。假如你是国务院总理,会采纳怎样的方案?
  5.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中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就是著名的“两个决裂”论。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进程中,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理论断言曾经得到一些国家的忠实实践,对二十世纪的世纪政治史发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
  问题:如何准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决裂”论。
  6.我国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12年1月1日,五位探险队员在四川洞穴探险中发生山崩被困,由于没有按时回家,故营救几乎是立即展开。营救途中有十个营救人员死亡。探险者只带有勉强的食物。
  在被困的第二十天,营救人员与他们取得无线电联络,被困者知道尚有最少十天方得被救。专家告诉他们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再活十天是不可能的。八个小时后,被困者再问专家如果他们吃掉其中一个人是否可再活十天,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被困者问以抽签的形式决定谁该死亡是否可行,包括医学家、法官、政府官员、神学家在内的人都保持缄默,之后他们自愿关上了无线电;
  在进入洞穴第二十三天,其中一名同伴被杀死吃掉。被杀害的人是最先提出吃人及最先提出抽签的人。大家曾反复讨论抽签的公平性。在掷骰子前,最先提出抽签的人(即之后的被害者)撤出约定,期望再等一星期。其他同伴只询问他是否认为掷骰是公平,受害者并无异议,其他人替他掷骰,结果是对被害者不利。
  营救在进入洞穴后第三十二日成功,四名探险队员存活。该四人被检察院公诉到人民法院。四名被告人的辩护律师都作了无罪辩护。
  一审法院查明了上述事实,依法判处被告人有罪并处死刑,理由就是依据刑法第232条。(根据著名法学家富勒提出的虚拟案例改编)
  如果你是法官,你会如何判决,是否有罪,理由是什么?如果你认为有罪,但你有赦免权,你是否会赦免他们,为什么?
  7.戏剧《铡包勉》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铡包勉》
  开封府尹包拯被皇上加封为龙图阁大学士,奉旨前往陈州稽察放粮赈灾。丞相王延龄、太监陈琳与司马赵斌同至长亭饯行,包拯的侄儿包勉也来为包拯送行。包拯自幼丧母,由嫂子哺乳养大,与嫂子有母子之情,与包勉有兄弟之亲。
  送行会上,包勉私下告诉赵斌,自己担任萧山知县不满一任受贿十万银两,因被人参奏,弃官逃走。包勉还绘声绘色地讲了自己如何受贿:“若有打官司的前来,我就在大堂之上放两个竹筒,叫打官司的往里丢,哪家丢满了就判哪家赢;若是两家都丢满了,就备上一桌酒席,将师爷请出,与他们两家说合说合。”依律,此乃死罪。
  与包拯向来有隙的赵斌故意当众告诉包拯,包勉辩称“此乃戏言”。但铁面无私的包拯决不容下贪赃卖法苦害黎民的包勉,当场下令用御封的铡刀将他处死。虽有王延龄、陈琳替包勉求情,但包拯不为所动,“如今我把国法正,上对天子下对黎民”。
  法律永远需要人来执行,刚正无私永远是执法者的美德。问:包公是中国法治的希望吗?
  8.材料:2011年1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于建嵘教授开设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官方微博,希望网友发现了流浪乞讨儿童拍照上传至微博,并立即拨打110报警。这次活动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得到新闻媒体、民间慈善组织、全国人大代表、公安和民政等部门的关注和回应,引发了一场关于儿童乞讨权的大讨论。
  根据以上所给材料,谈谈如何从公民参与的角度认识这次“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
  三、作文:
  1.请谈谈阅读这首诗的感想。您是否也想到给陌生人写一封信?那么,请写在这里。
  给一个陌生人
  作者 惠特曼 赵萝蕤译
  过路的陌生人!你不知道我是怀着多大的渴望用眼睛看着你,
  你定是那我正在寻找的他或她,(我真像是做了一个梦,)
  我肯定在什么地方和你共享过一段欢乐的生活,
  我们擦身走过时一切都想起来了,流体似的,多情,贞洁,
  已经成熟,
  你是和我一起长大的,是一个和我在一起的少年或少女,
  我和你一同饮食,和你一同睡觉,你的躯体已经不只是你的,
  我的也不只是我的,
  我们相逢时你的眼睛,脸,肉体给了我愉悦,作为回敬你
  接纳了我的胡须,胸脯,双手,
  我原是不被允许和你说话的,只有在我独自坐着,或独自在夜
  间醒来时,才许可想到你,
  我原定要等候你,无疑我还会再遇见你。
  我必须保证不把你白白丢失掉。
  2.材料&看图作文:
  材料1.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大江歌》
  材料2.墙,是存在主义作家经常提及的一个比喻。萨特的小说《墙》中描述了西班牙内战中三个被敌人判处枪决的国际纵队队员在一夜等待中的表现。其中一个已吓得神经错乱,另一个勉强支撑,而主人公“我”的心情很复杂:既讨厌战友的种种异常,又难以排解心中的忧郁。在倒计时的生命中他通过断断续续的回忆才真正体会到了生命的弥足珍贵,为自己往日恣意挥霍青春和自以为可以永垂不朽而后悔不已。在萨特看来生与死只有一墙之隔,存在与虚无也只有一墙之隔。人生充满意外,今日不知明日事;人生也充满荒谬,命运会捉弄人。
  材料3.漫画《破壁者》。

                         破壁者(邝飚/图)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命题组成员
  秦 晖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崔卫平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倪文尖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谢 谦 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
  吴 思 知名历史学者
  周 濂 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
  阎连科 著名作家
  刘 瑜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
  于建嵘 中国社科院教授
  任剑涛 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何海波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斯伟江 知名律师
  邝 飚 知名漫画家
  高晓松 知名音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