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亚文明课上,我给美国学生说,中国的幽默可以上溯到先秦诸子,不过那些段子大多不是真实的故事,而是夸张的政治寓言,例如《韩非子》中的“郑人买履”:

一个郑国人买鞋前,先用尺子量了自己的尺寸,也就是“度”。但到了鞋店发现忘带尺子,急忙回去取。等到取了尺子再回来,鞋店早已关门。旁人问他,为什么不自己试试呢?他说:“宁信度,无自信也。”

我问学生生活中遇到过这么荒唐的人吗?大家否认。我说这是因为诸子寓言归根结底要为其政治哲学服务,譬如韩非子借这个故事,想说的是“法先王不如法后王”的政治主张,借这个郑国人来讽刺那些只知道遵循祖宗之法的腐儒,有如“宁信度,无自信”。

从这个意义上,诸子的幽默,与如今聚焦于日常生活的笑话出发点很不一样,他们借幽默以阐释政治理念,而非追求搞笑本身:毕竟现实生活中,怎么可能有人真的不信自己的脚呢?

这节课后没多久,我赶着奥特莱斯打折,也去买鞋。选了双看着顺眼的,但美国尺码跟国内不一样,我忘了该穿10.5还是11码。两个码试过后,感觉都还行。似乎10.5的紧了些,11又有点松,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踟躇了半天,决定还是翻翻购物记录,看看之前买的鞋是几码。结果没找到,想电话问下我妈,中国还在半夜呢。纠结之际,忽然想到课上跟学生讲的郑人买履,这不是我当下的写照吗。

心念及此,我既好笑又惭愧,索性就买11码的。仿佛这样能守住为人师表的师道尊严。但在往收银台走的路上,又瞥见另一个款式深得我心,试穿了一下也不错。我再次陷入纠结,既不想买两双功能类似的鞋,又不知如何取舍。几乎是下意识的,我打开淘宝,开始比较这两款鞋在中国的官方售价。

因为身处美国又是奥特莱斯,无论如何鞋价会比国内便宜得多,但哪个便宜得更多,似乎就能给我带来更大的愉悦,以至于成为我抉择的唯一标准。当我察觉这一点时,那种郑人买履的负罪感再次涌来,我意识到我并不仅是对于细微的尺寸差别丧失感知力,企图以外界的标准代替思考;更可怕的是,我对于价值判断如哪双鞋更好看更适合我,也几乎丧失了决断力,我宁愿用价格差的高低来判断一双鞋的价值,而不是通过我的脚和我的眼睛

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到“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简言之就是区分内外,不把外界的标准作为内心判断的准绳。这在庄子看来甚至还不是最高境界,但已是这个充斥价值规训的社会中的奢望。现在媒体常用“实现自我价值”、“提升自我”、“自我投资”之类的字眼,但是何为自我?与其说是一个独立于外界的“自我”,不如说是迎合外界价值判断,从他人的眼神中倒映出的“他我”。

郑人买履在先秦或许只是夸张的政治寓言,在如今却是生动的纪实文学这是我从鞋身上学到的第一个教训。

上个月又去买鞋,无意间试了某运动品牌的新款跑鞋,触感极其柔和,让苦于足跟部疼痛的我如获至宝。可惜店家只剩下12号的大码。网上一查,纽约大部分店面居然也都卖到脱销。我之后做了两天功课,驱车一个多小时在某西班牙裔社区买到了这双梦中情鞋。

然而穿上鞋两三天后,那种舒适感却忽然消失了,仿佛买错了鞋一般。我一度怀疑,所谓梦中情鞋,是否只是因为我陷入营销陷阱所产生的错觉?直到我试着跟旧鞋交替着穿,这双新鞋的舒适感又回来了。

我恍然意识到,鞋是一个很有禅意的存在,它内嵌了一种自我消解的属性。你只有在失去它时,才能体会到它的价值。犹如人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知,人也无法同时穿上一双鞋并时刻感知到它存在的必要性。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一双舒服的鞋往往不如一双不舒服的鞋让人印象深刻。人这种动物,会对舒适感到倦怠,而对痛苦记忆犹新,这或许是我们趋利避害的DNA所致。但如果以鞋的视角,明明提供了最舒服的支撑,却被人毫无所感地弃之如敝履,何尝不是一种残忍。

关于鞋还有句玩笑话:“既然很多广告词都宣传自家的鞋舒服到察觉不到它的存在,那我干嘛不直接光脚呢?”这句话之所以是句玩笑,是因为你我都知道不应该光脚。正因为鞋有这种自我消解的属性,我们才更应该珍惜那些习以为常的舒适,而非由着身体感官对之视若无物。

郭富城在抛弃熊黛林时,讲过一段臭名卓著的话,“一双鞋不合脚时,成天穿都会不舒服,你都就会想换一双舒服的鞋。我们每日都要走路,就好似身边伴侣,应该要找对合适先着上去,硬撑着穿只会流血,伤口又不愈合,找另一个可能更好。”

现在已不是刘皇叔口中女人如衣服的时代了,把女友比作不合脚的鞋子,怎么看都不够尊重,无怪乎引来众人挞伐。我倒懒得从道德上对这段话再做批判,只是从鞋的隐喻性而言,郭富城这段话也并不深刻。大部分人穿的鞋,远没不合脚到流血的地步,反而是在下一次选择的茫然无措时,才蓦然体会到上一只鞋安之若素的不易。

一双好鞋的自我消解性,使我们必须得克服感官的惰性,才能把握它不易察觉的舒适感,这是我从鞋上获得的第二个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