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原文刊載於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文|MK老師

難度︰★★☆☆☆

  人基於理性判斷去選擇,這種活動使人感到自身的力量。康德(Immanuel Kant)奉之為人的尊嚴與絕對價值的彰顯,而哲學家亦大多認同如此能彰顯人的自主價值。當然,稱得上有價值的評價或行動必須合乎理性(rational),否則只屬瘋言痴語,或有如夢遊。然而,很多看似不理性的行為其實都合乎理性,因此要指出人類不理性的情況其實並不容易︰

莎莉、艾莉、露絲被分配到一間房間,裏面包括一張單人床與一間雙人床。莎莉到埗便立即佔了單人床。後來,另外兩人建議她們三人在未來輪流使用單人床,好讓每個人最後都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可以享受單人床。不過,莎莉拒絕考慮這個提議並堅持把單人床據為己用。(Harman 1999)

  只要莎莉心中「想要享用單人床」的目標重要過「想要達到公平或者討好他人」,那麼即使莎莉的行為十分自私與不合理,她令自己得益的做法仍然合乎理性。因為如此做便能為她個人帶來最大利益,做法合乎所謂的「工具(instrumental)理性」。

  撇開行動與道德,單純談人的認知判斷,可見再理性的人亦會犯下錯誤。正如數學再好的人都曾經計錯數,或者愛因斯坦也會搞錯一些物理學問題一樣。當代心理學對於認知偏差(cognitive bias)的觀察亦足以說明理性的人時常判斷錯誤,不少人更加會由此推論至「(大多數)人其實並不理性」。

  但是,邏輯上我們不能夠單純由「某人犯錯或不合理」直接推出「某人不理性」的結論。以下試舉著名的琳達問題(Linda Problem)為例︰

琳達是位 31 歲、單身、性格直率、非常聰明的女性。她大學主修哲學。學生時期的她曾經非常關注各種社會問題,並曾參加了反核示威活動。

  看到這段描述後,你覺得琳達畢業後更可能單純成為一位銀行職員,抑或是一位銀行職員與女權倡導者?大多數人都傾向認為琳達比起單純「成為一位銀行職員」,她更可能同時「成為一位銀行職員與女權倡導者者」。

  可是,如果「可能」指的是數學上的機會率,那麼邏輯上要同時滿足甲與乙的機會率必定不會高於單純滿足甲或乙其中一項。情況如同在六合彩要買中兩個數字的機會必定不會比只買中一個數字的機會為高。所以,相關研究似乎證明了大多數人在計算琳達職業的機率問題上計算錯誤而選擇了不合理的答案。如此表示大多數人對琳達的判斷都不理性?

  不過,除了「人並不理性」的結論之外還有另一個可能的解釋︰大多數人其實沒有用機會率的概念去理解問題,「可能」一字有其他意思,例如有學者指「更可能」的意思可以是「更能代表(representative)」的意思,而「成為一位銀行職員與女權倡導者者」的確更代表到琳達的經歷。那麼,研究結果至多只表示很多人誤會了問題的意思,而錯用了「代表」的概念去理解研究者提出的機率問題。情況類似有人在對話中聽將一個說話者指事件落空的「泡湯」錯誤理解成浸溫泉的意思,如此的錯誤並無任何不理性的地方。

 參考︰Harman, Gilbert. (1999). 《Reasoning, Meaning, and Mind》第一章。


好青年荼毒室官網
好青年荼毒室Youtube
好青年荼毒室Instagram
好青年荼毒室Patre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