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為台東站處於熱鬧的地區,結果和預期不同,因為市中心不在此。我不懂得如何稱呼這地區。從平坦的寬馬路穿進小路,兩旁都是三至五層高的平房,類似香港的村屋,但此處並非村落,附近也沒甚麼田野。應算是市郊的住宅區?香港好像沒這類環境?但我並不陌生,因為這環境、平房樣子,還有街上的冷清,令我馬上把這地方和我鄉下某個區域連繫起來。要是一個人走在這路上,我會感到害怕。

直到第二天早上步出民宿,遠處高聳的山峰並非一般鄉村可見,此時想起台灣地圖中間盡是山脈,確信自己身處初次踏足的陌生地方,終於來勁了。

最初擔心下雨,最後竟然大部分時間都是大晴天,田野的綠與海洋的藍毫不含混。烈日下,我們騎單車穿梭於池上的田間,結果都被狠狠地曬傷了。烈日下,等不到公車的我們只好舔住(還是大口大口地咬?)芋頭冰和很慢的釋迦冰,沿着車道從小野柳步行到加路蘭。平日在香港碰上這種天氣,根本不會有外出的念頭。旅行期間我們能在室外能走這麼多路,(還為了拍照而不紮起頭髮),我覺得好犀利(自己讚下自己)

台東給我許多驚喜,我們遇到許多超級友善的人。熱氣球節又是一個驚喜。原本對熱氣球興趣不大,只想着這是當地年度盛事,好似還是去轉個圈吧。沒想到當天有音樂會,遊人特別多。坐在草地上看見遼闊的藍天與迴旋的滑翔傘,聽着音樂會綵排,這種夏日音樂祭(是民間簡樸、純粹享受音樂的那種)氣氛超捧。至於熱氣球,原來傍晚才出現,由工作人員即時充氣立起,像是一項表演。(正式說法叫「立球作業」)

還有鐵花村音樂聚落。環境美,氣氛棒,還讓我感受到台東這地方潛藏的活力。很喜歡臺東設計中心,裏面不是展示一些離地、昂貴的設計作品,而且展示一些很棒、與生活相關的設計project,看到大家如何努力改善這個城市。還有,展覽本身也是具有美感、現化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