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在於動手筆記這件事,筆記可以是摘錄內容,也可以是心得,初學者的狀況在於,對戰略一點概念都沒有,戰史可能也沒讀過一本,那大量筆記的重要性很高。認真將一本經典戰略書籍筆記讀一次,比瀏覽一打的戰史書有用,當你把一位將軍、國王的戰略體系讀進去,吸收成自己的東西後,去看戰史就會有完全不同的觀點。有了第一次,看其他經典就會越來越快,隨著你讀過的各類書籍越多,經驗累積豐富,會看到更不一樣的景色。

那麼,如果並非初學者,而是稍微有點概念,讀過一些戰史,只是理論類的可能比較少接觸呢?這種讀者就不需要什麼都畫圈圈筆記,這樣太亂了,筆者自己的做法是,去思考、比對這本書,到底他強調的重點是什麼,尤其是分類。在戰略上,分類是很困難的,國家政策、軍事戰略、戰場戰術,不同年代皆有不一樣的定義,不同國家看法還不見得一致勒。

那該怎麼辦?筆者建議如下圖

戰爭藝術,麥田。約米尼著,紐先鍾譯。

讀不通的地方先筆記問題,待日後有所得再補完解答

約米尼認為,不屬於外交、戰略、戰術的範圍外,有一些具有影響戰爭的因素,一律稱為軍事政策。將這句話標記起來,然後圍繞這句話去思考,在這張後面的敘述中,建立軍事政策的內涵。

顯然,我們今天所說的軍事政策,跟拿破崙年代的軍事政策很不一樣。總統候選人的白皮書中,會提出經濟政策、外交政策、軍事政策,約米尼怎麼會把一大塊都切到軍事政策上?

這時候把每一段都做筆記就太浪費時間了,已經有一定基礎者,應該會越讀越困惑,感覺自己與拿破崙年代之間的代溝。字很多就用便條紙,寫下一些看法,如下圖。

過了一段時間後,自己若有所得,發現其他可以補足的部分,紀錄如下圖。

戰爭藝術,麥田。約米尼著,紐先鍾譯。

記錄的意義在透過動手寫,加強自己的印象,且在寫的過程中,很可能會發現又弄錯什麼。所以一定得寫,手寫敲鍵盤都好,把自己的想法紀錄下去,不要怕錯,不是初學者更不需擔心,又沒有要考試。

初學筆記別急著分享,發文取暖患得患失自我感覺良好非好事

作筆記是非常重要的步驟,筆者見過許多人在網路上寫一堆想法,但想法沒有串聯,就只是看完某本書的心得。如果你是博覽群書的學者,或對相關題材有很深的研究,那自然是可以,但如果只是普通人,對這題目所知不多,那麼在網路上寫想法很危險。

不是公開的問題,而是會遇到其他人留言,朋友之間不會批評,同質性過高反倒看不出缺陷,很容易變成同溫層增強,自以為論點超棒。萬一遇到為酸而酸的酸民,被戳爆後難堪,產生抵制心態,會讓自己失去更進一步的機會。

先自己寫在紙上、敲字在電腦文件上,不要公開。筆記完後立刻從頭到尾看一遍,然後去吃飯、喝茶、休息,過一陣子再回來看一次。就這樣,不要想發出去,除非你很想要分享,那麼就等一晚,早上起床再看一次。很多時候,自己重看一次,就會發現有地方不通順,邏輯矛盾或根本文不對題。

有一點基礎的人,非常容易因為自己能寫出點東西,自信心爆棚,但筆者必須要潑冷水。

在台灣是因為大家都習慣考試,不習慣做筆記,所以對於看書後留下心得,做出有意義整理的人太少。這種訓練在台灣,幾乎都要到研究所才會遇到,大學時代要碰運氣,看有沒好教授、好學長姐帶你,高中以下別想了,機率更低。

也就是說,你覺得自己超強的原因,是比較對象太差,絕大多數人都沒有組織自己知識的訓練,遑論是看書後摘要重點,然後吸收成為自己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