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筆記很有用,不然光只是一直讀,很容易加強自己的偏見,忽略掉作者寫作時的背景,針對的對象,適用的條件。最糟糕的是,我們常見到網路上,有人在講事情時,沒三五句就要抬出名人學者,大師語錄來增強信用度,這其實是背書背太多的後遺症,以為自己看過哪本書,等級就比人高一點。並沒有喔,把整本書讀完,跟讀進腦子內,與轉化成自身思想,是完完全全不同層次的事情。

養成獨一無二的自我:閱讀與寫作的方法(2)
接下來,算是一般性的原文書解說,筆者遇到一些同學在問,原文書要怎麼讀啊?筆者知道很多朋友英文超棒的,閱讀毫無障礙,但大多數同學其實不行啦,筆者當年也是英文閱讀能力很差的,所以這邊基於一個過來人,給點可行的建議。

如下圖,這是運動學課本中,在講能量守恆的章節,剛剛上大學的同學,英文就算還不差,遇到專業術語多的課本,也是讀得很痛苦。

image

筆者讀書時常見到同學、學弟妹的作法是全部翻成中文後,當成中文書在讀。當然有人乾脆去買中文版來念(如果有的話),這其實會有一些問題。原文在表達某個概念的時候,是有某種原意在的,翻譯很可能會把當中微妙的部分漏掉,或加油添醋,導致我們對於使用這些物理定律時,做出過低或過高的判斷(這頁內容是還好)。

讀原文書別逐字翻譯,先嘗試以原文逐段理解

以下是筆者所說,見過很差的閱讀法,整篇都寫滿翻譯,超難閱讀。筆者只翻譯前一小段,整段寫下去太痛苦……

image

各位可以發現這是很多學生,在中學時就有的習慣,英文看不懂就一個個單字查,依序填上去,然後再唸中文去理解。這效果其實超級差,如果各位就是現役大學生,還在這樣做的,不管你念哪一科,麻煩停止,不要再這樣做了。

但英文真的不好怎麼辦?那筆者建議,你就強迫自己先去讀完一小段後,在旁邊做筆記,寫下自己對這段文章的理解,如下圖。

image

不認識的字就先跳過,用其他的字組成句子,感覺不順的就括號起來、畫底線表示不大對。整段看完後,再去把畫線的部分,查出那個字的意思,但不要標記在書上,而是紀錄在便條紙上。隔天再來看的時候,不要看便條紙,而是再看一次整段句子,如果還記得昨天翻譯的內容就回憶一下,忘記了就再拿一張便條紙翻譯一次。

貼便條紙也好,拿筆記本額外紀錄也好,就是不要寫在課本上,要寫在原文書的筆記,麻煩用原文去寫,或是只寫計算過程,反正寫一堆微積分過程不影響文章閱讀。

原文硬插單詞翻譯,還不如看Google翻譯或中文版

以物理的力學來說,專業術語就那些啦,你開頭很累,花一段時間後累積對這些字的認識,幾乎所有的文章大意都看得懂。但一定有人疑惑,為何不直接寫在課本上?

因為,我們的思考方式是中文,如果你把翻譯過的字寫在上面,讀這段文章的思考會變成中英文混雜,例如這句「The three laws can be derived from Newtonian theory.」,你會讀成「The three laws 可以導出 from Newtonian theory.」

image

不信的同學可以看上圖讀一次試試看,或把任何你原文書中,曾看不懂的字,你寫上翻譯後,照著原文讀過去。

讀原文書最終應該要變成,你讀英文的時候,腦袋瓜唸的就是英文,但可以讀出這句話的含意,變成用英文去思考。太多翻譯在當中,就會干擾閱讀,變成回到中文思考。

這種閱讀法,你還不如用現在的手機,去下載Google翻譯,用照相機即時翻譯,整篇讀起來也許有點不通順,至少你唸物理科的人應該知道這段在講什麼。其他科系的也差不多,最理想的情況是讀整篇論文,會用原文去思考,像筆者讀研究所時,讀到跟學弟妹解釋時,還得先大腦內先將原文翻譯成中文。不然講出口的會是中英文混雜,像是「Hello你今天fine嗎,吃過lunch沒有」這種感覺。

真的都不行,那乾脆買中文版去讀,若你沒打算做學術研究,或是去科技業賣肝。那在台灣的狀況,唸理工科出去到非科技業的領域,的確不需要即時閱讀原文資料,遇到需要的時候,篇幅跟強度都還好,夠你慢慢翻譯。所以當然是先看中文把理論學好,會算的算熟,學會了再說。

不必盲目追求讀原文,學會怎樣讀書比較重要

讀原文的確可以學到一些重要的東西,但大多數的學問,只要不是最尖端的,相當成熟的部分在台灣大多翻譯過,不會與原意差距太多。真有翻譯品質太差的,在網路上要找到一些專家學者批判也不難。

筆者的意思是,如果你要走專家路線,不讀原文的確很該死。若只是想知道發生何事,出去求職過一般生活,學會怎樣讀書比較重要,多作筆記是有優勢的,不見得滿口英文的人會比你懂。

在台灣,網路上不少鑽研冷門科目的人往往傲氣十足,就是因為競爭者少,他只要翻譯過一些東西,要成為大大很簡單,但如果你仔細去看原文在講啥,其實講這類理論的中文書也不在少數。

例如國外戰略學課本中的這一頁,如果你要看的話,應該怎麼去閱讀?

image

各位應該想通,筆者為何拿物理學課本來講怎樣讀原文了,完全沒接觸過戰略學的一般人,看這頁文章是很痛苦的,太多生字跟名詞,而且有些語法一般不會用到。

有朋友問過,想直接看原文書學戰略,因為他認為中文書講的不好,這個筆者持保留態度,但若要唸,應該怎樣閱讀?

一樣,不要試圖整篇寫生字,若你對戰略學不熟,那就在每一小段旁邊,貼張便條紙,大概寫下你自己對這段的理解,如下圖。

image

你可能不知道克勞塞維茲是誰,需要查一下這個人名,對do our will用法可能不熟,所以底線去劃記。但下圖這段可能就有點麻煩了,不熟悉軍事的人會對翻譯出的東西,產生不小困惑。

image

Employing常作為雇用、使用,但用在employing troops,接上前後文的意義為「使用軍隊」,或翻譯成「用兵」,所以employing troops in battle指「在戰鬥中使用軍隊」,若你對軍事分層夠熟,就會理解這裡的battle偏向於規模較小的戰場戰鬥,要翻譯成用兵術也可以。

我們去查operational art會得到操作藝術,而在軍事領域上的operation指作戰任務,如二次大戰的市場花園作戰原文為「Operation Market Garden」,故此處的意思是「作戰藝術」,層級已經比戰鬥略高一些。而後面的campaigns直接翻譯會得到活動,整句話變成開展活動,連起來成為「作戰藝術與開展活動有關」,超奇怪的。Campaigns在軍事中意義為戰役,好幾個作戰連貫在一起的戰役,所以意思其實是「運用作戰藝術以達成戰役」。

所以中間這一段不通順的中文翻譯,真正的意思是,「戰術是有關於戰鬥中如何用兵,與運用作戰藝術以完成戰役」,整個層級在哪就會比較清楚。

整理脈絡、排除偏誤,找對方向也能從中文書打基礎

各位若是第一次讀原文,應該會發現這裡的戰術、戰略定義,中文書中也很多啊。是啊,並不是讀原文就一定很棒,這種基礎概念中文書很多,外國的月亮沒有比較圓。

但確實,戰略的原文書或是論文,多讀一些可以抓出整個理論脈絡,對情境會有較深的理解,能增進我們對戰略全體的認知。中文的戰略書刊最大問題有兩個,一個是太過重視孫子兵法,強調東方不比西方差,另一個是過度重視武器與戰術操作。

為何太重視孫子這些?說到底就是過去的意識形態作祟。

我們若讀了國外的戰略教科書,會發現人家分析不同思想家時,都會連帶解說時代背景,夠深入的還會講政治經濟環境,讓我們得到通盤理解。國內常常是把孫子當神在那邊拜,把每一章節的字句抓出來琢磨當中的含意,變成說文解字。

另一個問題是過度重視武器戰術,誠然戰略是由武器戰術搭建的,沒有適當的武器就無法執行戰術,戰術不好怎樣完成戰略。但是現在的戰略理論,都結合很多其他學科的部分,不管是政治、國際關係、管理等等。不是不在乎前線怎麼打仗,而是較重視後方統籌規劃,若我們深入理解,每個國家對於戰略的理解,會與他們國家的政治制度高度相關。

總之,這些內容要各位自行筆記,看越多越能抓出不同理論的差異,筆記越熟悉將會讓各位看下一本時更快,整合其他書籍中理論,化作自身知識,最終使我們成為一個有獨立思考的人。

別當破殼小雞,海納百川讀出獨一無二的自我

筆者常常在想,怎樣才是算有讀書,有把書讀好?多年下來有些結論。

劈頭就說你應該要先去讀過某某某著作才能講話的,十之八九有問題。專業學科這樣罵人還算合理,像是我們讀物理,不先讀好基本力學是要說啥潲廢話。

但其他的是這樣嗎?涉及思想的書籍,本就是不同人讀出不同味道,即便大家對某位大師的理論,都有相同的解讀。但我們可以不買單吧?誰說大師講的就是真理,左右派在台灣各有其信奉的大師,相互不信任對方的大師,所以我們要把哪位大師抬到神壇上?

專業技術性的不用說,工具書類的也一樣,具有標準化流程的工業技術,都沒有什麼不同看法可言。越偏向世人習慣運用的技巧,看法的差異也會收斂為其他方面,如對整體成本的看法不一,但不會說技術面規格化鋪馬路是錯的。

如果是政治思想、意識形態、社會體系,這種高度與我們生活有關的,理應與生活結合。一種米養百樣人,讀同一本書應該都會有不同結論。如果有勤作筆記,每個人必定都會讀出自己的味道。

凡是把某個師傅當成神在拜,覺得人家講的超級無敵棒,開口就是大師說了什麼,那筆者會覺得這就是沒讀通,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