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瀋王」到「龍飛御天歌」!
是說在之前的文章中有約略談過,元朝時曾設立瀋王一職,管轄今日的中國東北一帶。有意思的是,瀋王一職往往由當時的高麗王兼任,也就是當時的高麗王既是朝鮮半島的實質統治者,也同時兼管中國的東北一帶。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有幾個原因,其一是之前的高麗王世子王璋,與元朝王室交好,在政爭之中支持元武宗即位,因此獲得了信任與酬庸,以高麗王的身份兼任瀋王。其次是之前的遼、金兩朝,與高麗紛爭不斷,爆發多次戰事,互有勝負,但遼、金兩朝的國祚都不長,在陷入末期衰落時,高麗趁機北伐,占領不少土地,大批的高麗人也隨之遷移到中國東北。但在蒙古帝國崛起後,高麗不是其對手,北方國土再度萎縮,這些高麗人滯留當地,成為棘手難題。由高麗王兼任瀋王,同文同種,可就近管理,避免反叛等事發生。
而除了這兩個主要原因外,另外一個關鍵的歷史因素,是中國東北地區與朝鮮半島緊緊相鄰,當地的許多民族往來密切,甚至通商通婚,難以一刀切割。就以最早成為該地區霸權的高句麗為例,開國皇帝朱蒙就自認為來自扶餘,這個古國位於今日的中國東北附近,在高句麗全盛時期,也占有中國東北的大半地區。而高句麗滅亡後出現的渤海國,更是高句麗遺民與靺鞨等當地民族所組成的一個聯合政權,國土就如其名,環繞著渤海灣,大致位於中國東北一帶。而一般認為靺鞨就是女真族的先祖。可以這麼說,曾經入主中原,並先後建立金朝與清朝的女真族,與朝鮮半島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只是清朝後來極力想抺去這一段歷史,而以中原正統王朝自居。
清朝建立後,不只先將自己的族名改為滿洲,並且在考定自己的先祖源流時百般斟酌,曲筆隱諱一些自認為比較不光彩的事。比如女真族在明朝時曾受封為建州衛,與明朝有君臣關係,但後來推翻明朝,建立自己的王朝,在傳統倫理上是以下犯上。所以清朝官方在談及這段歷史時,非常謹慎,一方面無法否認建州衛曾存在的事實,卻又極力淡化當時雙方的君臣關係,不斷強調女真族是應天命而起兵。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清朝與朝鮮的關係上,因為女真族過去不只因地緣的關係,與朝鮮往來甚密,甚至還曾一度做為朝鮮下屬,如今女真人建立了自己的王朝,朝鮮反而成為其蕃屬,清朝當然想要抺去這段過往,因此全力消除這段歷史的相關文字記載。
清朝甚至在編纂官方所認定的女真人發源地時,偷偷將位置從朝鮮半島上移到長白山以西,也就是今日的中國東北地區,以切斷跟朝鮮的關係。不過朝鮮方面的記載,卻成了漏網之魚,首部用諺文寫成的長篇史詩龍飛御天歌,就有談到朝鮮開國皇帝李成桂與女真族之間的關係。這部龍飛御天歌非常有意思,採用諺文寫成,目的是為推廣這種新文字,來取代漢字,所以流傳至今的版本都是諺文與漢字並呈,以諺文為詩歌主體,再用漢字翻譯註解,方便當時的人學習諺文。也因為這本詩歌的重要性,被視為是韓國國寶,還印在目前的一萬韓圜紙鈔上。在龍飛御天歌中,談到了朝鮮的過去歷史,當然對於開國君主有許多的美化描述,就與中國的史書一樣,不可盡信。但在談到女真人的部分,對照元朝的記載,卻有極高的可信度。
龍飛御天歌其中一段寫到:「東北一道,本肇基之地也,畏威懷德之久矣,野人酋長遠至移闌豆漫,皆來服事,常配弓劍,入衛潛邸,昵侍左右,東征西伐,靡不從焉。如女真斡朵里豆漫夾溫猛哥帖木兒,火兒阿豆漫阿哈出,托溫豆漫高卜兒閼。」描述女真族與一些北方蠻族,在李成桂尚未稱帝之前,就已經臣服於李成桂,除了做為護衛以外,還隨著李成桂南征北討。換言之,女真族對於朝鮮王朝的建立,是有出過力的。而在這段記載中,有許多漢字很難理解其意,原因在於這是直接音譯自蒙古語,如「移闌豆漫」這四個字,據考據「移闌」是三的意思,「豆漫」則是萬戶,是一個軍職名稱。意思就是當時東北(註一)的北方蠻族酋長與女真族的三個萬戶,都前去歸順李成桂,符合元朝的記載,元朝時曾在女真族設置五個萬戶,可以猜想其中有三個萬戶在元末時,領兵投往朝鮮。
由此就可解讀「女真斡朵里豆漫夾溫猛哥帖木兒,火兒阿豆漫阿哈出,托溫豆漫高卜兒閼。」這一段如同咒語般的文字。「斡朵里」是地名,「豆漫」是萬戶之意,「狹溫」是部族姓氏,「猛哥帖木兒」是名字,意思是女真族中,在斡朵里地方的一個萬戶,名為狹溫猛哥帖木兒。同理可以解讀出,在火兒阿地方的另一個萬戶,名為阿哈出,在托溫地方還有一個萬戶,叫高卜兒閼。就是這三個萬戶前往依附李成桂,畢竟在元末,蒙古人的勢力已經衰退,退回到大漠以北,而中原地區仍在混戰中,剛剛肇建的明朝,勢力還未抵達長城以外。這時在關外東北一帶的女真族,有部份手握軍權的萬戶,選擇帶兵投靠咫尺之遙的朝鮮,也在情理之中。
三個萬戶中的狹溫猛哥帖木兒,史上又稱孟特穆,後來被尊稱為清肇祖,被視為是清朝的先祖。他後來跟另外兩個萬戶,又與明朝結盟,共同對付已經逃到大漠北方,卻仍不時南下襲擾的蒙古殘部。明成祖時,在女真族所在之地,建立了建州衛,由阿哈出擔任首任的建州衛指揮使,隨後建州衛逐步擴大,分出建州左衛與建州右衛,其中建州左衛的指揮使,就由猛哥帖木兒出任。這段歷史雖然處處有跡可循,清朝也不易全盤否認,卻以淡化的方式來處理,連帶地也切斷了清朝與朝鮮的歷史連結。朝鮮雖然都奉明朝與清朝為宗主國,心態卻有天壤之別,視明朝為上國,卻萬分看不起清朝,這追根究抵的原因很可能是打從心底認為,女真族本是北方蠻族,還曾是前來依附的下屬奴僕吧。
註一:這個「東北」如何解釋,有歧異。有學者認為指的是高麗的東北地區,而不是中國的東北,但另一說認為朝鮮半島呈西北至東南的走向,何來東北,因此這個東北就是指中國的東北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