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筆者的學生,幾乎都不曉得維基百科有些條目,就是筆者編的,而且當年抄書還抄錯。他們當然也不知道,維基的特性會讓「語言霸權」出現,中文條目現在幾乎都以中國簡體為主,台灣繁體要寫的東西涉及政治性還會被改掉。簡單說,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最容易掉進所謂「網路很開闊」的陷阱。有多少人查維基的時候,知道多語言檢視?這年頭還有翻譯軟體,有興趣的人可以連一些台灣冷門的語系都查看看,很有趣的。
從網路公關談內鬥與入侵差異(14)

瓦甘達國人口100萬,固定100人會去編寫瓦甘達歷史條目,中國今天宣稱瓦甘達是自古以來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汎金屬都中國的,但10億人只有10人懂瓦甘達語,編得贏嗎?

當然不行,這就是網路極化現象的一個表徵,你在A語言沒人,一定編不贏母語是A的國家。但可以編輯本國語吧?台灣人的語言優勢,要分辨中國怎樣洗歷史認知,應該很簡單,只要中文維基跟其他語言資料對照,中文農場跟外語比較,清清楚楚。

謠言八卦營造資訊落差,追名逐利助長社會極化

但人是懶惰的,這才是資訊落差的根本,我們習慣透過媒介獲取懶人包。而且基於面子,有盲從權威的習慣。

像是前陣子的韓國常溫超導體研究,就有朋友來問筆者,筆者回答得很含蓄,朋友可是很生氣,覺得那麼多專家跟有名望的人都說有室溫超導了,你為何不相信?呃,您知道那幾台量測儀器,以前研究所時代,筆者量過上千次嗎?雖不是超導研究,但怎麼做這研究也還是知道的。

要不要猜猜為何幾個友人這麼急躁?股票嘛!

各位讀者或許發覺了,人對於獲取資訊的渴望,用在獲取利益上非常積極,以室溫超導為例子,認為自己發現先機,結果股票慘虧的有多少人?反倒筆者跟認識的老師,保守以待都沒虧(沒買當然沒虧)。

  • 編:近年相當有名的高科技產品詐欺案

資訊落差可以造就人與人相處的優越感,「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情,嘿嘿」,所以政治上要製造極化很容易,只要讓支持者看到一些「好像很正確」的就可以,因為「對手都不知道」。

道德批判妖魔化對手,「不容妥協」破壞政治運作

問題來了,世上一切的事情都是相對的,那麼有正確的嗎?確實沒有。

但這是理論上,實務上所有的公共事務,都有標準處理流程,即使面對「未知」也有。現代政治高度仰賴政府體制運作,像是前陣子出現的主計、審計爭端,搞不懂的人就一堆,而這對於相關科系的人而言是常識。

結果吵個不停,好像公務員都有動機造假牟利。

這就是另一種資訊落差,因為你不懂,又擔心被騙,所以人類的直覺是採取最容易保護自己的做法:「指責對方說謊」。也就是道德性批判,你必定想汙錢,你一定是想求官,不然為何要替○○○政客說話!!!

請問,什麼是替○○○政客說話?是做錯事也要幫腔,說錯話還要護航?不是欸,人家只是說出業務工作範圍,就被罵了。因為你處在資訊落差,根本不曉得人家的工作在幹嘛,然後你支持的政客不停灌輸對方的邪惡,邪惡到無法形容。

當你認為敵人邪惡,就會認為幫他的所有人都是共犯。

這也是中俄滲透民主國家的法門,先抓住那些O權團體、X保組織、護Y協會。

不是這些人容易被騙,更不是很愛收錢辦事,而是「不容妥協」。當你堅定認為某件事不容妥協,就容易成為極化下手的對象。

大抵政治都是妥協的產物,就算劃石虎保護區,你也不能把苗栗弄成自然生態無人區,所有居民都遷走,人造物都剷平,又不是環保恐怖主義。

  • 編:「交通零死亡」這種標語就是在絕不妥協的思維之下想出來的

然而妥協是痛苦的,將會放棄部分的原則;若能看到事情有所進步,可以推往理想的方向一點,那痛苦則能承擔。痛苦不是只有放棄原則,政治活動很花錢,為了理想常要做出犧牲,募款、賣房、風吹雨淋的抗議。

滲透金援精準狙擊,社運團體淪合法白手套

那滲透需要做什麼?透過第三方金主,願意支援他們的痛苦,就不需要冒著夏日中暑的風險募款,無需跟父母吵架賣房來籌錢,到最後連去天天抗議都不需要。

不用說台灣,美國也是這樣,俄國只需要捐款一點點,就能讓活動分子感到能繼續堅持,不需在這條線妥協的勇氣。而政府、反對方就會很納悶,上次不是談好了,怎麼又翻桌了?

咦?這怎麼回事?就這麼回事。

觀察是否滲透,不是看有沒金主,要看動手時機。為何每次都是在撐不下去時才投資金支援,總是在妥協前夕出現新的金主,且妥協線越畫越前面?當然有高人協助去精準狙擊啊。

查金流有用,但效果不彰,各種「理念不容妥協」的團體,支撐的資金對資本家而言是九牛一毛。好比說,假如筆者年收一億,拿個五百萬出來「捐」,有很多嗎?若這一億裡面有五千萬是俄國政府透過稅務優惠給的,那五百萬不過是報恩。

五百萬對台灣的不容妥協團體很少嗎?超多的啊。

而且更絕的做法,不是五百萬給這團體,筆者會拿三百萬公開捐,兩百萬私下給領導者。對大部分這類團體的領頭者而言,每年兩百萬是天價,加上組織可以運作,名利雙收。

為何不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