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欧美老牌博物馆带有深刻的殖民时代的烙印;恰成镜像的是,“护宝”则成为了新中国超验的能指。」

有朋

2009年3月3日,北京,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展出。图: Visual China Group via Getty Images
2009年3月3日,北京,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展出。图: Visual China Group via Getty Images

(有朋,文博爱好者)

【编按】:8月中,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疑发生监守自盗,一批没有公开展览、用于学术研究的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19世纪的黄金珠宝、宝石、半宝石和玻璃等失窃,窃贼疑为馆内的希腊文物策展人。此外,馆长费舍尔(Hartwig Fischer)也确认,在过去10年间,博物馆库房丢失了大约2000件物品,为此,8月底他引咎辞职。

与此同时,事件在中国引发后续,《环球时报》8月27日发表题为“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社评,表示“它们(文物)都是怎么从中国流失到大英博物馆的⋯⋯它们大多都是当年英国趁人之危、趁火打劫,甚至直接对中国制造劫难趁机劫掠或盗取得来的。”到9月,中国网民自制的网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爆红,讲述一件由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玉壶”,化身成年轻女子,想要回到中国的故事。

“我是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你要带我回中国吗?”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中,一个代表中国文物的拟人角色爆火:这个女生叫“玉壶”。

她身娇体弱天然呆,插着醋酸双股钗,前额空气小刘海,魔改襦裙到脚踝。类似的古风妆造可见于小红书或短视频平台的一万八千个教程中。若导演只是将中看不中用的玉壶摆件拟人为亟需保护的女生,那碰上平权人士可能高低得被说两句。但导演“格局打开”,从日式轻小说的开头一路升华到“家国永安”的结尾,而大英博物馆失窃文物也好像预示着日不落终于日薄西山,颇符合部分网友对国际格局“东升西降”的认知。于是,这样一部政治正确、催人泪下的微电影便得到了网友和官媒的双重点赞,成为现象级作品。

讽刺的是,这件玉壶是当代工艺品(制于2011年),且正是玉壶作者、来自苏州的玉雕师俞挺送给大英博物馆的。虽然他在得知视频火出圈后写了这样一段文字:“‘孩子’,请原谅我的狠心,将你远‘嫁’大洋那端!你是一颗种子,一颗中华璀璨文化的种子!宣扬伟大的中华文化是你的责任⋯⋯”但圈子里的人都知道,把作品送给大英这样的大馆是多少作者梦寐以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