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美、反犹、仇穆:简中舆论场围绕巴以冲突的他者想象与自我投射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反犹与反帝如何产生合奏,也可以看到国家利益与民族主义间的错位。」
大吉岭
10月7日,哈马斯在加沙地带发起对以色列的突然袭击(即“阿克萨洪水行动”),随后以色列也在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下进入紧急状态和战争状态,以国防军更发动“铁剑行动”,誓言报复加沙地带的“恐怖分子”。这并非近年来才出现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较大规模冲突:在以色列持续以拓建犹太人聚居点,抢夺巴人土地的种族隔离政策下,两方几乎也没有和平相处可言。但哈马斯此番发动的突袭,由于其对大量平民造成的伤亡,依然惊动了国际社会和舆论。在中国大陆的社交网络上,随着哈马斯和以色列两方行动进展,以及热点事件带来的反复拉扯,包括微博在内的诸多社交媒体用户也突然涌入“巴以冲突”的舆论战场,使得这次战事又一次如俄乌战争一般,成为又一面反映国内舆论生态的镜子。
在外交部长王毅表态称以色列近来的行动已经“超越自卫”之前,中国官方依然对此次事态持中立态度,外加中国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两方实际上都维持着不同层面的良好关系,这也使得民间舆论一度显得更加多样化。在哈马斯袭击雷姆音乐节,造成平民伤亡之后,以色列驻华使馆的官方微博也迅速向微博网友宣布了紧急事态的发生,同时借助参加音乐节遇袭而不知去向的诺雅·阿伽玛尼(Noa Argamani)的“中以混血”身份,试图在舆论上赢得中国网民的支持。此举结合“哈马斯=ISIS”的说法,也让不少中国网民留言同情和支持以色列——一方面,哈马斯所作所为是证据确凿的恐怖袭击,出于最起码的道德观念,谴责哈马斯是再正常不过的举动;另一方面,比起俄乌战争爆发后不少中国网民对于俄罗斯侵略行为的合理化,普通民众对于巴以双方并无太多了解,也就使得袭击发生后的短时间内,“站队”现象并不显著。
以色列的铁剑行动步步进逼。13日,以军通知联合国他们将发布“疏散令”,要求110万在加沙的巴勒斯坦人24小时内迁徙到该地区南部以规避军事打击。而到了18日,加沙的一所医院发生爆炸,造成500余人遇难,其中多数是平民、病患以及在医院避难的民众。以色列国防军发布一段录音称是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所为,但巴勒斯坦官员则称是以色列空袭所致,沙特阿拉伯随后也跟进指责以色列袭击医院导致平民伤亡。随着以色列反击的到来,外加哈马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历史恩怨不断被带入舆论场,中文互联网对于此次冲突的讨论也逐渐起了变化,陌生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不断变得更加具体。巴以的“本来面目”在看似变得明朗的同时,却也布满中文互联网对于陌生他者的想象。这种想象背后,也充斥着人们借助巴以问题对自我定位的投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反犹”与“反帝”如何产生合奏,也可以看到国家利益与民族主义间的错位。
犹太人在简中主流舆论场中的位置
2019年,以色列驻联合国大使丹侬(Danny Danon)在联合国发言时,举着《圣经》,声称这份“土地契约”中记载了以色列人对于这块土地千年来的所有权,引发一时议论。在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塑造下,犹太人的身份及其受害者形象,经历了大规模的反犹主义,尤其是纳粹的大屠杀之后,已经变成一种天然的政治正确,并且这种受害者形象也为战后以色列复国及其统治带来了大量便利。但在加沙-以色列冲突再起的当下,中国民众因为无需揹负欧美对于犹太人的“愧疚感”,更多地也把目光聚焦在了以色列长期以来对巴勒斯坦人的压迫统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