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条立法、扩大高才通、鼓励生育,李家超新施政报告提到什么?|Whatsnew
「施政报告还包括了强化应对极端天气能力、楼市“减辣”、将“北部都会区”作为香港未来发展新引擎等内容。」
端传媒 编辑部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于周三(10月25日)到立法会宣读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
报告以“拼经济谋发展,惠民生添幸福”作为主题。(延伸阅读:《李家超首份施政报告︰立法规管众筹、设行政长官表扬榜、以货柜建“简约公屋”》)
一如外界近日流传消息,施政报告提出楼市“减辣”、向在港新生港人婴儿发放奖金等措施。李家超还宣布,政府会于2024年内完成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以及提出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法草案,较受社会舆论关注。
在施政报告前言,李家超指港府带领香港走出疫情,社会全面复常,也在不同领域提高“治理水平”,包括优化公务员管理制度,还在应对跨代贫穷、土地房屋供应等问题上订定了策略,实践了目标。他提到港府推出了“你好香港”、“开心香港”、“香港夜缤纷”等多项活动和措施,吸引游客,提振本地消费,令香港经济开始复苏,上半年实质本地生产总值按年增长2.2%,最新失业率也跌至2.8%,接近全民就业。
李家超还指中央政府大力支持香港发展经济,强调香港要发挥好“一国两制”下“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参与及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
维护国家安全:2024年内完成《基本法》第23条立法
李家超将“贯彻‘一国两制’,维护国家安全”放在施政报告的首个内容章节,开首“二十大”报告强调“‘一国两制’是香港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最高原则。‘一国’原则愈坚固,‘两制’优势愈彰显。”他还指因现时地缘政治复杂,有国家因自身利益针对中国, 阻碍“一国两制”实践,政府要防范“软对抗”行为。
施政报告提出,港府将于2024年内完成《基本法》第23条立法。此外,施政报告称香港面对不断增加的全球网络攻击风险,提出加强保护能源、通讯、交通运输、金融机构等“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并且于2024年内向立法会提交相关的立法草案。
施政报告还提出加强“国家安全教育”。除了学校教育,当局计划通过展览和活动,提高市民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还会制作教材并培训地区导师,在各社区推广国家安全教育。同时,港府会继续加强对全体公务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爱国精神和国安意识等。
“爱国主义教育”是本章节的另一个重点。施政报告提出,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成立“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负责策划和举办推广“中华文化及历史”的活动,并且在明年起举办“中华文化节”。
此外,施政报告提出设立介绍中国国家发展和成就的博物馆。“香港海防博物馆”将于明年改设成为“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重点介绍抗日战争历史,提升民族自信和爱国精神。
李家超在施政报告中提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月前给香港培侨中学学生的回信,称信中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港府于本学年会在加强教师培训、强化国情学习及推行多元学习体验三个方面推行措施,包括举办教师内地考察、教育局到校进行国民教育重点视学、推展“心系家国2.0”联校国民教育活动等。(延伸阅读:《主权移交25年后,香港正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讲话精神”》)
提升治理水平:推进公务员“奖罚分明制度”
就提升治理水平,施政报告提出强化公务员管理制度,包括推进“奖罚分明制度”、推行“行政长官表扬榜”奖励计划,嘉许表现出色和尽忠职守的公务员。施政报告还提到,港府于今年9月已经实施简化机制,着令表现持续欠佳的公务员退休。
强化公务员管理制度的另一重点在于更新《公务员守则》,目标是在明年第一季或之前发出更新版《守则》草拟稿。施政报告引述“爱国者治港”原则,重申公务员必须具备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意识。
抢人才、抢企业:扩大“高才通”大学名单、发展“总部经济”
自港区国安法实施以来,持续有传媒及调查机构指有外国企业将总部、注册地等迁出香港。
就此,施政报告提出继续“抢企业”,同时发展“总部经济”,吸引海内外公司到香港设立总部或分部业务,由此引进优质企业。相关具体措施包括引入公司迁册机制,方便在外地注册的公司将注册地迁至香港。此外,外国在港公司人员明天(10月26日)起可申请两年或以上的“一签多行”签证前往中国内地,中心会加快处理审批程序。
施政报告也强调会着力“抢人才、留人才”,其中一项措施是扩大“高才通”(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大学名单,由今年11月起增加8家中国内地和海外的顶尖院校,令名单上的合资格大学增加至184间。(延伸阅读:《香港是个option:高才通申请掀热浪,他们会移居香港吗?》)
此外,施政报告宣布放宽签证措施,即日起开放越南人才到港就业的签证政策,放宽越南人商务和旅游“一签多行”到港的申请门槛,同时开放老挝(寮国)及尼泊尔人才到港就业、受训及就读教资会资助院校。
在“青年兴,则香港兴”的章节,李家超提出建设“国际专上教育枢纽”,似乎是“抢人才”措施在教育领域上的延伸。其中,施政报告提出扩大政府资助专上院校的非本地学生限额,限额将由2024-25学年起提升一倍、至40%。此外,施政报告鼓励专上院校因应自身条件,循序渐进地吸引更多外国、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和中国内地学生到港升学,认为此举可以凭高质量教学和配套,令专上院校“扩容提质”。
与此同时,施政报告宣布增加在港留学生的学习和增值机会,包括于11月起暂免全日制非本地研究生参与兼职工作的限制,希望借此提升他们毕业后留港发展的意欲。(延伸阅读:《“到香港体验正常的大学生活”,挤爆香港硕士申请的陆生在寻找什么?》)
鼓励生育:向在港出生港人婴儿发放奖金
李家超在施政报告提出多项鼓励生育的措施,而“鼓励生育,缔造有利育儿环境”的段落放在“共同维护和谐稳定”的章节之下。施政报告提到,香港夫妇平均子女数目在2022年下降至0.9名的新低点,同时65岁以上长者占全港人口比例的两成,并且会于未来十年内攀升至近33%。
一如外界此前流传的消息,施政报告宣布发放“新生婴儿奖励金”——2023年10月25日起在港出生的每一名“港人新生婴儿”(其父亲或母亲为香港永久居民)可获派发一笔过的2万港元现金奖励。此项措施暂定为期三年,当局会于届时再作检讨。
施政报告还提出“家有初生优先选楼计划”和“家有初生优先配屋计划”,前者即预留10%的居屋及绿置居(出售给主要为现有公屋租户及合资格“绿表”人士的资助房屋计划)单位,供新生婴儿家庭扰先“拣楼(选择单位)”;后者意味新生婴儿家庭的轮候公屋时间可以缩短一年,明年4月生效。
此外,施政报告提出支援辅助生育,包括在2024-25课税年度起,将父母的居所相关免税额提高2万港元,同时在薪俸税和个人入息课税下,增设每年最多10万港元的辅助生育服务扣税。医院管理局也将于2024-25年度起计的五年内,逐步增加体外受精治疗的辅助生育服务名额,目标是由每年1100个增加至1800个,加幅逾六成。
楼市“减辣”:印花税率减半
就土地及房屋供应问题,施政报告称整体土地供应在未来30年内预计会有多达7000公顷,减去预计需求仍有1000多公顷的土地储备。
施政报告形容“北部都会区”是香港未来发展的新引擎,全面发展后可以提供约50万个新增房屋单位和50万个新职位。此外,交椅洲人工岛也将提供1000公顷土地,当局会以“宜居、智慧、环保及具抗御力”作为发展策略。(延伸阅读:《倒退80年?一个颠覆了整个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土地发展修订》)
施政报告提出的房屋政策当中,有关解决“㓥房”问题的措施,特别是为㓥房居住环境设低最低标准等较受争议。施政报告称,“有部份㓥房环境不属差劣,住户收入亦不低,有些更拥有物业,居住在㓥房主要因位置方便上班上学”。报告中提出成立“解决㓥房问题”工作组,在未来10个月就设定㓥房居住环境最低标准、取缔不合最低标准的㓥房、防止不合最低标准的㓥房再增加等目标提出建议。(延伸阅读:《一屋㓥八房,香港豪宅里的㓥房人生》)
香港楼市方面,港府于2010年推出多轮“辣招”,通过打击短期炒卖、减少外来需求,尝试满足香港市民的置业需求。李家超在本年度施政报告称,香港楼市在过去一年交投减少,楼价出现调整,加上香港未来房屋供应量会持续增加,因此决定调整住宅物业需求管理措施。对此,外界俗称“减辣”。(延伸阅读:《香港楼市减价潮︰“生不逢时”、“移民蚀让”,谁投资、谁离场?》)
其中,施政报告提出将额外印花税的适用年期由3年缩短至2年,即业主在持有物业两年后出售物业,将无须缴付楼价10%的额外印花税。另外,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的税率均将减半(两者均由15%减至7.5%)。此项措施将减轻已经拥有住宅物业的香港永久居民再购买住宅物业时的财政负担,也会同时减低非香港永久居民购买住宅物业的成本。
港府去年为合资格的外来人才推出退还在港置业印花税的安排(即“先征后退”),即在相关人士购入物业时先征收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再于相关人士居港满七年并成为香港永久居民后退还。施政报告提出,相关措施即日起改为“先免后征”,即相关人士购入物业时暂免征收相关税项,直至他们最终若未能成为香港永久居民时,才缴付相关税项。
强化应对极端天气能力,扩大“生产者责任计划”
施政报告提到9月应对超强台风及世纪暴雨期间,政府在预警上面对科技限制。为强化应对极端天气能力,会作前瞻性预防和策略部署。措施包括要求机管局、港铁以“底线思维”全面检视应变方案;研究善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提高风险评估能力;就极端暴雨引发的大型山泥倾泻事故进行系统性调查、研究等,以及推展逾80亿元的雨水排放系统改善工程;渠务署亦会于2024年完成“应对海平面上升和极端降雨的防洪管理策略规划研究”。
报告又指,“内地有很强的应急能力”,互联互助的大湾区应急机制会产生协同效应,香港将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制订、商讨及落实全新《粤港澳大湾区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延伸阅读:《四问香港暴雨水浸:无关深圳排洪?防洪系统怎设计?能否挡极端气候?》)
在气候、碳排和环境保护方面,施政报告指致力于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环保的重点措施则包括把更多产品纳入回收循环再造计划,在2024年提交条例草案、订立适用于不同产品的法律框架,目标于2025年起将“生产者责任计划”逐步推展至塑胶饮料容器、纸包饮品盒、电动车电池、汽车轮胎及铅酸电池五种产品。(延伸阅读:《被逼迁的纸浆厂喵坊︰拿着新加坡请柬,创办人叶文琪选择留下来》)
报告也指会在今年内就修订《建筑物能源效益条例》的建议咨询业界、建立“三宝树湿地保育公园”,以及因应香港实际情况更新并落实《生物多样性策略及行动计划》等等。
“八大中心”、“亚太区国际法律服务中心”
其他值得注意的内容,包括对接中国大陆国家战略,强化香港在中国“十四五”规划下的“八大中心”定位。
在“国际金融中心”方面,施政报告提出要巩固香港股票市场的竞争力,提出在11月底完成下调股票印花税的立法程序,冀将股票印花税税率由现时买卖双方各按交易金额支付0.13%下调至0.1%。此外,施政报告提出强化离岸人民币业务、深化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推动香港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发展等。
至于“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施政报告提出扩展中国内地企业使用香港法律和争议解决服务,推动将“港资港法”和“港资港仲裁”由深圳前海和内地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至适用于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另外,施政报告也提出加强与内地建立对接,包括与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筹备于明年内建立恒常对接平台、推进大湾区司法和法律研究及实务工作等。
在施政报告的结语中,李家超自称接触了不少市民,聆听他们的意见,“最令他感动的”是香港人很热爱香港,愿意为香港付出。李家超引述有市民向他表示,从不因为香港做事而感到疲倦,而只会因为见到一些总是自我“唱衰”的人而感到心痛。他强调,造就香港成功的,是“互相扶持、互信共勉、互相团结”。(延伸阅读:《官方说书人:数据拆解“说好香港故事”亿元计划》)
不少立法会议员加入政府“队形”,身穿绿色元素
今天在立法会宣读施政报告时,李家超和一众司长、副司长、局长及行政会议成员均如他们此前预告一般在衣著中加入了绿色的元素,以凸显政府团队的“队形”。
此外,立法会不少议员也自行加入绿色衣著元素,包括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经济民生联盟(经民联)副主席梁美芬、民建联副主席葛珮帆等。不过,也有议员身上没有绿色元素,例如自称中间路线的新思维主席狄志远,以及新民党的何敬康。“独立媒体”报导引述何敬康笑称:“边有男人有绿色衫㗎。(哪有男士有绿色衣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