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耀元:一开始就注定破局,台湾大选不可能的“蓝白合”
「从支持者的分布来看,民众党跟国民党本身所拥有的基本盘,几乎完全不一样。」
叶耀元
(叶耀元,美国圣汤玛斯大学国际研究讲座教授兼系主任)
在2024台湾大选总统与副总统候选人登记截止的前一天(11月23日),国民党与民众党提名的总统候选人,侯友宜与柯文哲,以及欲独立参选的郭台铭和国民党党主席朱立伦与前总统马英九,在台北君悦饭店进行了最后一次协商。其结果已经成为历史,也就是蓝白合确定破局收场;国民党最后提出侯友宜搭配赵少康,而民众党则提出了柯文哲与吴欣盈这对组合,要与民进党的赖清德与萧美琴来角逐下一届的总统与副总统宝座。至于郭台铭,则宣布退选。
在蓝白合这出八点档大戏剧终落幕之后,也是时候该好好回顾一下这场双方都有意愿的合作,为什么最后会以破局收场。
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蓝白合或许从一开始就注定要破局。原因有三:总统与副总统职权的差异性、民调结果无法改变蓝白合政治分配的核心冲突,以及选民结构无法融合。接著,让我一步一步拆解蓝白合为什么最后变成“只可远观但不可亵玩焉”,其终究只能是一个不可得的幻想罢了。
为什么要蓝白合?
政党轮替虽然都是国民党与民众党想达成的目标,可是双方如果真的合作,必然有一方必须要“让”。
从选举政治的角度来说,蓝白合可以说是合情合理。在过去几个月的民调中,赖清德无论是在三脚督(赖清德、侯友宜、柯文哲)或是四脚督(赖清德、侯友宜、柯文哲、郭台铭)的情境下,大约都领先其他候选人10个百分比左右。换言之,如果这些民调的支持率直接转换成为选票,那赖清德当选的机率自然远大于其他三组候选人。而且在部分民调中也显示,过半数的民众期望在下次的选举中达到政党轮替。
如果有多数的民意愿意接受政党轮替,这也表示,虽然柯文哲与侯友宜在民调中无法单一超越赖清德,但如果双方可以结合彼此的支持者,就有机会达成政党轮替。这是一种很单纯的数学计算,也就是把侯友宜与柯文哲的民调加总起来,的确可以胜过赖清德超过10个百分比,也就是用1+1=2的概念来获得大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