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蒜!冻蒜!冻蒜! 台湾选战下的2023
「像是一场不曾落幕的派对,造势晚会是人们在大选期间的夜间消遣,如野台看戏、如夜市吃食,提供人们一个聚会联系情感的去处。」
端传媒摄影记者 陈焯煇 记者许伯崧 发自台北
如果要从台湾选举文化中,选出一句最具代表性的台式用语,那么“冻蒜”应该是最能贯穿长达数月选举活动的词组。
在台湾,“冻蒜”(tòng-suán)为闽南语发音,意指“当选”,无论是在候选人登记参选的现场、扫街拜票、或是举办大型选举造势活动,“冻蒜”的喊声大多随著印有候选人头像与姓名的旗帜震荡飘扬,“冻蒜”将候选人与选民连结起来,作为选举共同体。也随著选战进入最终近身肉搏阶段,冻蒜不只是信心喊话,更像是在最后的激烈对抗伴随著一切的负面选战中,必须坚定的信念。
每四年进行一次的总统大选,在这座民主之岛,即使你自认是“演戏的憨、看戏的傻”而对政治不太热衷,但随著大选投票日的近逼:倒数50天、倒数40天、选前一个月、超级黄金周、选前之夜,也不得不在这样的时间感下,搭上这场选举的公路之旅。不仅日常生活无处不政治,像是街道上矗立大中小型竞选看板,以及各城镇接连不断的造势活动,“冻蒜!冻蒜!”也让台湾每座城市的地景套上选举的滤镜,不仅在听觉、也在视觉、更在逐渐加温沸腾的“感觉”上。
这样的感觉像是,以四年一次的总统大选为一个大期,其中的两年再分给两年一次的地方选举,作为大选的预热、也常被称为“前哨战”;空间上,先从地方再选到中央,时间上,先从从两年再跨入四年,在空间与时间的冲刷下,冲积成台湾社会的特有的政治体感。
大选期间,候选人走进巷弄、弯进市场、在夜市拜票,而在“吃食”文化作为“同岛一命”的台湾,“吃饭”是候选人拉近与支持者距离的“庶民生活”。而信仰作为精神文化,前往宫庙拜庙,也在地方进行固票;候选人手上撚著的三炷香,除敬天、敬地,连结了人与神的对话,也“敬人”,彰显候选人对地方信仰的虔诚,袅袅烟灰通往的是人与地方,连结了候选人与在地的认同。
像是一场不曾落幕的派对,造势晚会是人们在大选期间的夜间消遣,如野台看戏、如夜市吃食,提供人们一个聚会联系情感的去处。
台下选民簇拥著候选人走上数十分钟使抵达舞台,现场开始鼓噪,热烈的情绪迸发,台上台下皆振臂呼喊;旗帜、扇子、手板参差在竞选现场如同山峦叠嶂;选举,是岛屿上一场未完结的民主游行,一场持续接力的民主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