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的臨時特別措施將於本月底屆滿,運輸署昨(17日)公布由11月1日起,公共交通費用補貼拎取門檻及上限將回復至400元。立法會議員張欣宇出席一個電台節目時表示,明白政府需要控制財政開支,但有關政策原意是補貼上班市民,認為現時違背原有目標,又不贊成政府下調補貼上限。他又指,政府若在一千億元的基建上節省一點,預留10%開支,已可節省過百億、幾十億元,認為控制基建開支對控制財政效果會更好。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由上屆政府推出,市民每月公共交通開支如超出400元,超出的開支可獲三分之一的補貼,領取上限為400元。政府在去年5月疫情期間推出臨時特別措施,降低領取門檻至200元,補貼上限提高至500元,並延期至今年10月31日。

DSC_8106

隨着社會復常,市民關注會否延長臨時特別措施。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早前表示,「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受惠人數眾多,計劃每年經常開支超過30億元,而有關數字尚未包括臨時特別措施的開支,而且計劃涉及公帑的運用,政府在考慮計劃的長遠安排時,會在審慎理財的大前提下,謹慎平衡各項考慮因素,確保公帑運用得宜。

張欣宇:政策原意是補貼市民 現時是違背目標

張欣宇今早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明白政府的考慮,但認為政策的原意是補貼上班市民,政府應考慮如何降低市民生活成本,而非控制財政開支,「我對政府呢個時間退出機制,明白政府考慮,但同更加大的目標違背咗。」

他指,社會復常後,訪港旅客增加,特別措施或會加重政府負擔,認為門檻及資格都可以調整,但就不認同下調上限,「你諗下,一個月可以攞到四、五百蚊津貼嘅市民,佢哋交通費開支係最大」。他指,該些市民每月少100元津貼對他們將造成很大影響,建議政府應多為他們考慮。

張欣宇又指,臨時特別措施半年預算約10億,但實際上「係用唔到咁多」,而該措施每個月只是為政府增加1億開支,若政府未來每年有一千億元公共工程開支,當中做好一點,或可預留10%開支,而當中已經是過百億、幾十億。

無標題
張欣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