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青少年自殺求助個案較去年增33%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設危機服務專線支援
【獨媒報導】政府用力催谷生育率同時,本地青年自殺問題日益嚴重。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根據媒體報導,推算出今年七月至今,全港19歲或以下自殺死亡/企圖自殺個案有22宗,死亡人數為17人。今年9月至10月,亦錄得35宗19歲以下青少年自殺求助個案,較去年同期的24宗上升33%。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認為,自殺個案在開學後有上升趨勢,學生在疫情後重返校園,難以適應學業及人際關係,呼籲家長不要逃避,多了解子女精神健康,同輩不應協助隱瞞企圖自殺個案。該會將由今日起設立「青少年危機服務專線」,為有自殺危機青年提供支援。
逾七成自殺者為女生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今早(27日)舉行關注青年自殺情況記者會,發佈近期青年自殺死亡統計數字分析。該會推算,在今年7月至10月期間,全港19歲或以下自殺死亡/企圖自殺個案有22宗,其中有6人為19歲,佔逾30%;而最年輕的個案為12歲,有2宗,而因沒有報導的個案並沒有計算在內,故相信上述數字只屬冰山一角。
有別於過去男性佔自殺個案較高的趨勢,青少年群體反而女性佔比更多,在22宗個案中有超過七成個案為女性。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總幹事曾展國解釋指,少女相對早熟,感情敏感度高,容易胡思亂想。
大部分選擇跳樓了結 反映尋死決心較大
而在22宗個案中,最多被採取的自殺方式是「由高處墮下」,佔約80%。其次是「吊死」、「跳海」、「一氣化碳」及「膠袋笠頭並吸入氣體」,各佔 4.5%。曾展國指,數字反映青少年普遍採取較決絕、不易被救的方法自殺,反映他們不想被救 其尋死決心較大。
疫後復常增適應困難 組織憂現維特效應
據該會統計,在22宗個案中,9月份及10月份分別有5宗及9宗,相對於7至8月各有4宗較多。其中,有6人表示因學業問題、5人因感情問題,及 2人因家庭問題而自殺。
自殺危機處理中心主任韋賽姬推算,自殺個案有上升趨勢與開學有關。她指,今年9月至10月,19歲以下青少年自殺求助個案錄得35宗,較去年同期的24宗升33%。另外,網上的情緒支援應用程式「CHAT窿」亦收到35宗求助,較去年同期的23宗升幅逾52%。
韋賽姬表示,疫情過後不少學校要追趕進度,加上10月開始有校內測驗及考試,家長要求高會加重其學業壓力。而在人際關係上,疫情期間可參加的活動較少,青年在社會復常後或會有適應困難。
曾展國指,同一個案有可能面對多種困擾來源,「如果得一個問題處理唔到,未必咁大動機去自殺,但當幾個困擾一齊嚟,危機就相對會高」。他擔心,如若青少年認同自殺為解決問題的出路之一,或會有維特效應出現,相繼有青少年仿效自殺行為。
籲家長多關心子女精神健康、同輩不協助隱瞞企圖自殺個案
曾展國指,政府雖已增派駐校社工,但如果學校同時出現兩位有精神問題,或有自殺傾向的學生,兩位社工已疲於奔命,沒有時間顧及其他學生需要。他期望政府能增加人手,予學校應對學生自殺危機。
曾展國又指,有不少家長拒絕承認子女有問題,「以為唔講就無事」,亦有部分家長普遍不懂如何處理有自殺危機的子女,對此感到困擾而選擇逃避。他建議家長多關心子女精神健康,不應忌諱與子女談及情緒困擾等問題。
至於同輩方面,曾展國強調青少年亦不應隱瞞有自殺危機的同學的情況,更不應輕視他人對自殺的表達,「以為(想自殺)只係講下笑,呻兩句,變咗口頭禪,但下一次就唔止講」,必要時須向成年人或專業人士求助。
增設「青少年危機服務專線」 為期三個月
由即日起,該會將增設「青少年危機服務專線」,由該會危機輔導員接聽,為有自殺危機青年提供支援。專線服務暫定為期三個月,如有需要將會延長服務期限。
******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 青少年危機服務專線:2389 2227
服務時間:
星期一至五:上午6時至凌晨12時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上午9時至下午6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