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滘西洲漁村展出的藝術品「帆」。(鳴謝:藝術家Inkgo林嘉裕提供照片)

訪。撰。設/米路@貢想
編/Cat3@貢想

希望你在打咭前後思考一下、感受一下這作品。

Inkgo Lam 林嘉裕,英文名字因Ginkgo(銀杏)而來,她特別喜愛銀杏葉。2014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喜歡以植物作創作媒介,原因是厭惡自己製作的畢業作品,是一件用塑膠造的巨物,令她感到非常不安。「看見這作品,令我有很強烈的罪惡感,後悔自己的創作成為地球的負擔。」這次難受的經歷給Inkgo帶來醒覺,一路引領她尋找藝術創作志向。畢業後,她一邊從事與藝術無關的工作,一邊做樹葉藝術家(Leaf Artist)。在2020年,她放棄有穩定收入的工作,全時間做藝術創作,就在這年她遇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竹蒸籠工藝,自此與竹結了緣。

今次我們有機會在西貢海藝術節欣賞Inkgo首件戶外大型竹工藝創作。

Inkgo_New Asia1

◼️訪問員:米路
🔶Inkgo
藝術家與西貢海藝術節
◼️:被獲邀請參與西貢海藝術節時,你有甚麼反應/期望?
🔶:以往我都經常參加其他大型藝術作品參展申請,但屢次碰釘,因欠大型作品展出經驗,而且提交的初稿是手繪稿,沒有用電腦3D技術圖表達,這方面略遜一籌。

但今次是One Bite主動與我聯絡邀請我作參展藝術家,這令我感到很榮幸。最令我慶幸是One Bite團隊對我的信任、尊重和給藝術家的自由度。自己欠缺製作戶外藝術品的裝置經驗,幸得One Bite團隊提供專業支持,例如竪立藝術品支架的力學和安全考量。

Inkgo初稿手繪圖
Inkgo 的手繪初稿(鳴謝:藝術家Inkgo林嘉裕提供照片)

◼️:第一次做大型戶外創作,在構思及製作過程遇到甚麼⋯⋯?
🔶最有趣
是當我構思出「帆」為題材時,村民個個也說很鍾意這意念,他們更主動提供專業知識,例如帆的名稱—「頭帆」、「大帆」和「三帆」,是滘西漁民對帆的稱呼。作品三個帆的形態是村民對停泊在滘西州和吊鐘洲水道中的回憶,不是參考google對中國帆船的資料或香港旅遊發展局標誌,因為我更重視村民的歷史回憶。

🔶最困難
用幾千條竹篾手造出十數種不同的竹編不難,最難是不確定的天氣。
我期望能克服竹藝傳統常見的限制,作品裝置的地點是戶外,又是近海,必然是潮濕和大風,在構思前已預視潛在問題,例如容易發霉、染色控制。今次的竹藝創作的材料要做到有防水、防霉和防紫外線的抵禦力,到這刻我也不能預知作品能否應付展期間的天氣。

◼️如何克服?
🔶我盡力在製作過程中反覆測試,期望能克服種種的不確定性。在構思前考量各樣有可能發生的潛在問題,所以今次要比平日更井井有條去好好部署,最後用了幾千條竹篾共三個半月完成作品。估不到早咗好多完成,有足夠時間慢慢處理細節。

◼️你對西貢的觀察、感覺和印象是什麼?以非居民的角度看西貢,或許對西貢居民會有新的啟發。
🔶記得有次滘西漁村村民和我在西貢海傍,村民教我織網,在學習編織時不少街坊走來攀談,談說他們出海捕捉不同的魚用不同的網。即使遇到陌生人,西貢街坊也主動、親切,與其他地方很不同。

_滘西洲漁村與Ingko織網JPG
滘西漁村村民在西貢海傍教Inkgo織漁網。(嗚謝:One Bite Studio提供相片)

藝術家與作品

◼️為何會選擇滘西洲放置你的作品?
🔶滘西洲是策展團隊安排的,選擇洪聖廟旁邊的空地是因為知道村民很尊重洪聖,每次出海都祈求保𧙗。「帆」是代表村民的漁船,亦是他們的生活,希望引發公眾想像昔日村民出海作業和生活模式。

今年是第二年的西貢海藝術節,主題是「再島。敍」,Inkgo 想透過「帆」向我們講甚麼故事呢?

◼️作品中三張帆各有不同故事和情感,創作意念如何產生?透過作品,最想向公眾傳達甚麼?引發思考甚麼?
🔶三張帆代表漁船,我想以具體實在的三張竹編帆悝去引發公眾想像有關漁民生活的故事。
「頭帆」有一道窗戶,從窗戶外望的角度是見不到裝置在「大帆」上的竹編船,只看到海,這是故意的構思,「看不見」是要表達等待之情,對出海親人的記掛。

(編按:自1952年,原本住在滘西村的客家人因操炮區危險緣故獲政府安排遷往附近的白沙灣(即今日的滘西新村),滘西漁民仍停泊在滘西洲與吊鐘洲之間的水道。主要住在船上,隨著滘西漁民子弟學校在1958年落成,為了讓子女每天有學返,他們逐漸在岸上建屋,昔日從窗外望等待家人回來的往往是小朋友和不便出海的長者。)

「大帆」的竹編形造帆𢃇航行時被風揚動,漁民經過一夜辛勞,將近天光前起網攞魚,之後揚帆「返航」,回程時船上的人會有什麼心情?

「三帆」其中有兩節帆是漁網,是我跟滘西漁民學習一起編織的,選用紅色是連繫昔日漁民用薯莨染帆𢃇的回憶。

三帆
拍攝:米路

「三帆」是帶出歸家的故事,帶著漁獲歸家的漁網代表甚麼? 村民靠魚網捕魚糊口生活。生活也是下一天出海的動力。希望透過「帆」這創作令公眾想像漁民不一樣的生活模式。

藝術家與大自然

◼️你曾以花、樹葉和竹作創作媒介(medium),這些媒介都是來自大自然,你如何看大自然與藝術和自己的關係?
🔶我曾用塑膠做過創作,我感受不到與作品的聯繫。在讀大學時,曾有兩個月到北京中國美術館實習,北京路旁有很多銀杏樹葉,銀杏葉獨特的形狀引發我開始收集不同樹葉的興趣,並嘗試用樹葉創作,過程中體會自己與大自然連結,大自然同時在我經歷生命低潮時給我支持。

🔳作為一個竹工藝術家,對你來說,竹和竹藝最大的魅力是什麼?
🔶竹工藝充滿天然美,最吸引我是其「樸拙」的氣質,竹是在亞洲普遍粗生的平凡植物,在亞洲與不同地方卻有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從認識不同的竹、親手「破竹」至「開料」成為竹篾,讓我了解竹具有能屈能伸的特性,可塑造成片、條、枝、線及絲等不同形態。從物料最原始的狀態至製作成藝術品整個過程,最能感受創造的滿足。

由唸大學開始,我一直尋找一樣可專注的藝術創作媒介和手藝,直至2020年成功申請成為《賽馬會「傳.創」非遺教育計劃》學徒,成為呂明師傳的徒弟。(編按:呂明先生是香港未代竹蒸籠大師)遇上竹工藝是我生命一個𨍭捩點,能一生專注做一件喜愛的藝術是幸福的事。

小編後記

小編與藝術家Inkgo都是中大校友,相約Inkgo 在她所屬書院做訪問,在她住過的宿舍前拍訪問短片。Inkgo由她如何成功爭取成為中學第一個被接納申請修讀美術科的理科生,至如何成為一個沒有Studio的竹工藝術家,每天在元朗村屋的家做一件在大型藝術節能抵風抵雨的大型戶外藝術品,筆者看見是藝術家樸拙的幸福,是一種對生命真善美的偏執。

今年是第二屆的西貢海藝術節,共有18 件展品,由藝術系出身的藝術家創作實屬少數,能有機會欣賞Inkgo的首件戶外大型竹工藝創作實是我們的榮幸。

Ingko_New Asia 2
拍攝:米路

大帆上的小船
鳴謝:藝術家Inkgo林嘉裕提供相片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