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熙指海防館太著重英殖抗戰史、「英國點幫香港防衛」
【獨媒報導】沙田文化博物館被「化整為零」,原址擬讓予科學館搬遷,而科學館原址則變為「國家發展成就專館」,香港海防博物館則改建為「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指,香港海防博物館有關香港的歷史部分「太focus喺英殖年代抗戰史」,例如「英國點幫香港防衛海域同地域」,今次改變能配合國家發展大局,敍述香港和國家的角色。
香港海防博物館由位於港島的鯉魚門炮台改建而成,炮台由英軍在1887年建成。1941年12月12日軍攻佔九龍,隨即隔岸與炮台守軍連日炮戰,至12月19日被日軍攻佔。香港海防博物館與沙田文化博物館一樣,同於90年代由市政局/區域市政局籌劃,2000年開幕。
根據當局提交立法會文件指,香港早於唐代已派兵駐守屯門,一直是中國南大門的守護者「共同抵抗外敵」,而鯉魚門在明清時期均有水師與海盜爭奪的記載,早於數百年前已佔有戰略地位「與中國海防有關」,「象徵香港與國家歷史早已血脈相通的一個重要要點」。
民建聯昨日與文體旅局長楊潤雄會面,有份出席的立法會議員梁熙,今早在在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節目就沙田文化博物館「殺館」解畫,稱所有搬遷皆會「無縫對接」,又數度強調「國家館」與毗鄰歷史館「協同效應強啲」。他又指科學館會在文化博物館現址重建完成後,才會開始搬遷,而新館地方更大,亦會有航空、STEAM教育等元素。
國家館料最早2030年落成
主持人問及時間表,梁熙承認需要一段時間,保守估計新的國家館要2030年才能落成,而新科學館則為2031年。主持人質疑為何不直接起一個新館,梁熙再做「傳聲筒」,指政府的看法是希望國家館和歷史館「放埋一齊」,發揮「協同效應」。他又稱新科學館的位置不影響參觀意欲,因為大部分學生都是「跟校巴去」。
至於梁熙是否同意文化館「殺館」一說,他再引述局長說話,稱文化館的展品「可以散去其他館」,又指政府「唔係鐵板一塊」,對興建新的文化博物館「唔係堅決反對」。
梅艷芳歌迷擔心各眾捐贈展品無處儲放
本月24日,文化博物館將舉辦「絕代芳華・梅艷芳」展覽,梅艷芳歌迷會專頁版主提到,梅艷芳離世後曾出現遺產爭執,不少梅姐生前獎項、衣服等私人物品被拍賣。當時很多梅姐的歌迷好友「買返啲嘢返嚟」,再將物品捐贈文化博物館。她形容文化博物館是難得地方,不但紀錄梅艷芳一生,亦從她身上記載香港娛樂事業多年來的發展。她擔心文化博物館若要讓路予科學館,若新的文化館仍未建好,眾多展藏品在過渡期間將不知何去何從。
她對失去沙田文化博物館表示可惜,感覺現時的安排是「殺館」,望政府興建新的文化博物館,再聚集不同香港流行文化展品。她又提到,政府既然稱要推動「香港流行文化節」,就應以正規方式保留展品,而見市民因為拆館不開心而「起返個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