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于晴 (在讀中醫學學士,經常閱讀,偶爾寫字)

作為一名正在修讀中醫學的大三學生,在聽畢沈教授關於細胞自噬的講座後,進一步了解這個生命科學的新發現,亦對相關的中醫理論產生了新的思索。

自噬 autophagy 來源於希臘語,由「auto」(意思是「自己」) 及 「phagein」(意思是「吃」)兩個元素組成。細胞自噬即是指細胞的溶酶體分解自身,機體細胞再生等過程。科學家發現,自噬能幫助人體細胞自我修復,從而改善健康,達到減肥、延壽、抗衰老、甚至抗癌的目的。

沈教授在講座中介紹了幾個啟動細胞自噬的方法,包括斷食、運動、喝咖啡、採用生酮飲食等,又重點講解了現今流行的168斷食法,即是一天只在8小時內進食,其餘16小時禁食,只可喝水、茶、黑咖啡等無熱量的飲料。由於只能在8小時內進食,許多人(包括沈教授本人)會選擇捨棄早餐,將用餐時間集中在一天的中後段。

現場講者:澳門大學健康科學院講座教授沈漢明

在討論環節中,幾位現場聽眾提出疑問,包括「中醫認為不吃早餐會誘發膽結石,是否屬實」、「早餐是否要吃得像皇帝一樣才算好」、「生酮飲食是否適合所有人」等。

我雖不是中醫業界的權威,但由於這幾個問題與保健養生相關,可以從中醫學角度探討,便決定在此大膽發表淺見,希望能留下思索的痕跡,亦希望透過文字,與當日萍水相逢、對生命科學同樣感興趣的同路人,延續知識上的交流。

迷思一:中醫認為不吃早餐會誘發膽結石?

不吃早餐會長膽結石,是現代醫學中一個具爭議的話題,並非傳統中醫學的觀念。

在英國劍橋大學附屬醫院網站的一份「膽結石患者飲食建議」 (Dietary advice for patients with gallstones)中,其中一項便是建議患者早上醒來馬上吃早餐。因為空腹一晚後,會令膽汁中的膽固醇濃度增高,增加膽結石生成的風險。 台大醫院消化內科研究員蕭敦仁亦指出,不吃早餐的人得到膽結石的風險會上升2成,主要因為空腹的時間太長,膽囊不收縮,但膽汁持續濃縮,最後膽固醇濃度過高,形成膽結石。

不吃早餐是否會造成膽結石,不同群體各執一詞,各自有各自的理據與研究結果,並沒有一個公認的答案。

華人典型早餐be like...(Image: unsplash@ep_petrus)

既然這個不是中醫提出的觀念,他們又怎麼看待早餐的必要性?中醫相信人應於天地,一天十二個時辰對應人體十二條經絡,早上七到九點是胃經當令的時候,吸收能力佳,人應該在這個時間進食,保證各臟腑得到充養。

「膽結石」的名稱在傳統中醫古書中並無提及,而是以症狀分散於 「脅痛」、「臌脹」等章節。膽結石最初的症狀是上腹痛或脹,痛症的主因為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因此中醫在臨床上治療膽結石,以調理氣機與加強脾胃功能為主。體內氣機若調暢,脾胃運化功能良好,膽汁則疏泄有道,不易淤積,結石不易形成。

迷思二:早餐要吃得像皇帝一樣才算好?

「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這句話出自明代的《萬密齋醫學全書》,其實同樣適用於成年人。在食物不匱乏的當代社會,無論什麼年齡層,過飽的情況十分常見,而且不僅限於早餐,或許三餐都有同樣情況。《黃帝內經》告訴我們,長壽的秘密,是“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食飲有節,即是用膳時間應該有節律,而且分量有節制。

皇帝式早餐be like...(Image: unsplash@knowbody)

由此可見,老祖宗沒有叫我們早餐就要吃皇帝餐。只吃七分飽的主張,與168斷食法的概念,有著相似的底層邏輯,那就是控制分量,預留一定的飢餓感。老祖宗不懂細胞自噬,但知道過度進食容易生食積,令脾胃功能受損或受阻,引發更多問題。

迷思三:生酮飲食是否適合所有人?

沈教授告訴我們,人天生喜歡吃甜的,因為那是碳水化合物的味道。碳水化合物會在體內被分解成葡萄糖,為身體供能。人天生就知道吃什麼能活命。

生酮飲食的食物金字塔,跟我們小時候學的剛好相反。金字塔的底部是脂肪(75%),上層是蛋白質與纖維(20%),最後才是碳水化合物(5%)。

生酮飲食金字塔

人之所以不吃澱粉也能活,靠的是糖異生途徑,即非碳水化合物(乳酸、丙酮酸、甘油、氨基酸等)轉變為葡萄糖的過程。糖異生維持體內正常血糖濃度,特別是在體內糖源不足時,利用非糖物質轉化成糖,以保證血糖的相對穩定。但這些迂迴的化學反應,是否會對人體造成更多負擔,還有待商榷。沈教授亦表示,生酮飲食的利弊尚有爭議,不建議作為啟動細胞自噬的首選方法。

至於中醫怎麼看生酮飲食?《黃帝內經》指出五穀為養,五穀是人體氣血化生之源,也就是生命動力的來源。戒掉或者只攝取極少量碳水,意味著杜絕了五穀的攝入,違背中醫食養的原則。要闡明的是,五穀指的是大米,小米,小麥,大豆,高粱等主食與粗糧,並非引起血糖飆升的精緻澱粉。戒掉糖果、蛋糕等精緻澱粉,的確對身體有利無害。

而組成生酮飲食的一大部分——脂肪,則屬於中醫觀念裡的「肥甘厚膩」,過量攝入會阻滯脾胃的運化功能,進而導致體內濕氣聚集。適量攝入蛋白質有助生肌肉,但肉類偏溫性,過食則令身體燥熱。

《黃帝內經》告訴我們:「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怎樣的飲食方式最有益,答案在於「營養均衡」,加上前文提及的「分量適中」,「食有定時」,合為健康飲食的大原則。

中醫講求辨證論治,例如同樣是頭痛,兩個患者的病因可以大相徑庭。其實飲食也是一樣道理,每個人先天的體質不同,加上後天習慣以及居住地的差異,不可能有一份適合所有人的餐單。

養生,即保養生命,應該是一件持之以恆的事,不是為了拍照好看的衝刺 (Image: unsplash@diana_pole)

很多人嘗試這些新的飲食方式,是為了減肥或修身。無論是168斷食法,還是生酮飲食,只要進食分量變少,或是減少攝取不健康的食物,體重下降,是正常的事。一旦回到原來的飲食習慣後,體重就反彈,這便意味著原本的生活習慣中,有導致肥胖的因素。健康是多方面的結果,飲食、運動、睡眠、心情,都要維持適當平衡。如何達到這個平衡,是人生必修課,需要不斷探索。

養生,即保養生命,應該是一件持之以恆的事,不是為了拍照好看的衝刺。

後記

沈教授說,做研究不是為了要發文章,或者升官發財,而是希望能夠造福更多人。 我的願望與沈教授一樣,希望把自己懂得的健康知識分享出去,惠及大眾。

寫這篇文章,不旨在挑起對立,或是辯論哪一種醫學觀念更為優越,僅是作為未來中醫業界的一員,想憑自己僅有的學識,為充斥著誤解的「神秘東方醫學」說幾句話。

願我們都能一直 stay hungry,對知識如是,對食物如是。

欲食知餓,才有生的渴望。

#文章篇數:1️⃣8️⃣9️⃣


👉 講座十月場:1949年後英國解密檔案中的澳門 (崔永健 新加坡國立大學歷史學系博士)

👉澳門學16號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