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 讀書會:科學傳播的組成要素,你我都參與其中?
大家好,我是菜編。Sky 讀書會再度登場,以《Science Communication | An Introduction》為參考書籍,今天我們要來討論「科學傳播的過程」,作為一個相對新的學門,科學傳播融合各式傳播學理論,不同理論有不同的傳播模型,發展這些模型的目的在於:釐清科學傳播的過程。重要的傳播學相關理論如Lasswell提出的5W (Who, What, Whom, What Channel, What Effect) 傳播模式,傳播者所用的方法及素材都會影響傳播成效,也依此延伸出不同的研究標的,依序為傳播者、訊息、接收者、媒介與效果,其中效果研究最為困難(畢竟人心不好懂)。不過,前述理論雖為經典,但因其視傳播為一個單向行為,有學者便提出修正意見,畢竟我們知道雙向溝通不可或缺,Oomkes 提出跨文化溝通的概念,強調個人理解和當地文化對傳播成效的影響不容忽視,傳播者與接收者要互動才會構成有效的溝通,想像若要問某個語言中沒數字的民族:「你幾歲呢?30?40?」他根本無從答起,畢竟30跟40對他來說都沒有任何意義。
解構科學傳播的第一步:誰參與其中?
所以,我們要如何解構科學傳播的過程?第一個步驟,要先釐清誰是傳播者,誰是接收者,狹義來說,放送資訊的人有科學傳播者、該領域從業人員,或是科學家,而資訊接收者,則包含觀眾、顧客等,雖然二元分類聽起來很簡單,但其實超級困難,再說一次「雙向溝通很重要。」當科學進到社會,所有人其實都同時扮演著放送與接收的角色,雖然並非所有人都能真的落實,但這還是科學傳播的主要願景,因此實際上互動的關係其實複雜許多。
解構科學傳播的第二步:動機與目標
釐清關係線後,接下來要問:傳播的動機與目標是什麼?針對這個議題,作者羅列了三個理論:規範論 (Normative view)、功能/利益論 (Instrumental View) 跟本質論(Substantive view)。規範論強調公眾參與的重要性,環境必須確保每個人都有相同的權利獲取科學知識,並能參與科學與科技發展相關的公眾討論,利益論著眼於構築對科學社群的信任與支持,並期望依此創造經濟利益,而本質論,則認為科學應以改善人類的生活為重,且將常民專家的經驗納入公眾決議的過程,內容廣包醫療照護、食安及氣候變遷等,不管是學者,或是民眾,都有機會在科學傳播的過程中影響政策走向。
解構科學傳播的第三步:被傳播的內容
最後一步,在傳播過程中,當然最重要的還有那些「被傳播」的科學與科技內容,在讀書會中,我們提到:科學或是現代形上學的基礎,我們相信科學,科學也同時塑造我們看世界的方式,在學術社群中,使用數字來進行描述相當日常且直觀,但試想若有天醫生跟你說,痊癒的可能性高達95%,你會不會心生疑惑:「醫生你幹嘛不說100% ?」除此之外,判斷哪些內容值得被傳播,也受到文化、個人價值觀等因素影響。因此在傳播科學成果與知識時,我們需要調整詞彙,讓大眾理解所見的資訊可信,並且對生活與未來發展有益,但同時也要讓他們知道,科學有其不確定性,如果有其他證據,未來的某天可以進行修改,同理,依照目前研究成果所制定的政策未來也可以修改,他們也能依照個人價值觀的選擇,主動參與傳播的過程,這便是科學傳播的要務。
我們都身處其中,共同討論也共同改變
以上就是在科學傳播過程中,幾個重要的分項,各位覺得怎麼做才能有效得傳播科學呢?在這個學門出現前,傳播學發展歷史早已淵遠流長,其他理論諸如符號學、現象學、社會文化和批判理論等,太多我就不一一贅述,在不同狀況跟目的下,我們會需要不同的邏輯與媒材,就像參加酒局,跟追求醉意的人共飲,只需買高濃度的威士忌,無須在意品質與風味,但若是品酒的場合,攜帶講得出味道的酒,慢慢品嘗與討論,便是基本的禮貌。在第58屆金鐘獎中,新科視后蔡淑臻說:「演員是故事的載體。」在科學傳播中,載體可以是學者,也可以是受眾,我們互相拋丟資訊,發展出健全的資訊流通管道與討論環境,才能讓研究成果深入生活,進而影響生活。
追蹤我個人的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rainhavemouth
追蹤Sky in the wall→https://www.facebook.com/skyinthewall
喜歡我的文章按讚追蹤加分享!或是斗內起來!
也能在留言處提出你的看法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