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隨筆,《我的志願》,你的,不是我的,更不是我們的。
(前言)有幸在工作之餘以老師的身分參與作文教學的現場,雖然不是力拚升學窄門的局內人,但作為澆灌(洗腦?)或是分享(傳教?)書寫技巧的文字園丁,如何培養未來主人翁思辨哲理與深度閱讀,乃至於產出屬於己身方格世界的能力,而非淪為制式化的考試用作文機器人,我想才是語文學習的關鍵與價值所在……因為考試是一時的,會考、學測作文就短短六年的區間,頂多加上寫履歷或自傳,但識讀各類實體或虛擬文稿,明辨內容裡的真偽與意涵,了解社會上的鬼話、廢話、神話與空話,此等技能堪稱受用一生……從政治(政見)到財經(報導),從宗教(經文)到愛情(情書),無一不是在假話與真話間交叉打轉著。
縱觀今昔,實施近七十載的大學(含學測)作文題目,除了理性的「政治正確」(民國六十四年《言必先信,行必中正說》,那年 蔣中正總統別世)、「迎合時勢」(民國八十二年《橋》,那年中國跟台灣在新加坡進行兩岸分治四十多年後首次取得官方授權的民間接觸,也就是「辜汪會談」),更多的其實是對自我的認識與直觀內心的探究,畢竟驪歌響起,轉眼間就是大學生,距離身心的成年僅是一步之遙。換言之,作文就是一面反射內心色調的鏡子,又或是自我譜上詞曲的藝術創作:理性的文字、感性的獨白,文章如果能夠像歌曲裡的Refrain(Chorus,副歌)一樣深植腦海、重擊心扉,甚至佐以情緒的鋪陳起伏,高分毫無懸念地就在眼前……
即使考試時間有限,停筆的時候哪怕還有三千五百八十七個字暫存在大腦的編輯委員會,但《一個影響我最深的人》(民國四十四年)、《一本書的啟示》(民國六十六年)、《我的嚮往》(民國八十九年)與《如果當時……》(民國九十七年)等,無一不是足以耗盡一生去追尋最終答案的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