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關於聖殿騎士與共濟會
2001年5月初,羅馬天主教教皇若望保祿二世在希臘向東正教表示悔過道歉,承認天主教於1204年在君士坦丁堡所犯的罪行。當時天主教組織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但它們不敢去收復被伊斯蘭的土耳其人占領的聖地耶路撒冷,而是去進圍已經衰弱的東羅馬帝國,城破之後,十字軍對也是信仰耶穌基督的東正教居民大肆屠殺搶掠,並把東羅馬皇帝阿列修士四世勒死。這是歷史上的大慘案,造成天主教與東正教之間的仇恨,一直延續到今日。
當然,這只是天主教的許多過失之一,天主教教會清除異己的另一罪行便是屠殺聖殿騎士團的慘案。
聖殿騎士的「歷史」
公元1314年3月某日,被鐵鏈鋃鐺綁鎖且被驅打的兩個老人通過巴黎街道走向塞納河中的城市小島,面向聖母院大教堂,被置於柴火堆上活活燒死。這是他倆被囚七年之後的結局——1307年10月13日星期五(這是「黑色星期五」迷信的由來之一),事前並無任何徵兆,全法國的聖殿騎士團成員幾乎都被逮捕,並被限制使用任何財產,以防止被轉移出國。他倆是法國諾曼地教士莫雷和聖殿騎士團首領沙尼,他們被污衊的罪名很多。這一慘案的慫恿者便是羅馬教皇克里門斯五世與法國國王腓力四世,隨同被捕與被殺的聖殿騎士有好幾千人,這一消滅行動遍及全歐,規模極大。
此後,倖存的聖殿騎士團成員轉入地下,發展成為一種半秘密的半宗教組織,即共濟會。亦有一說,古老的共濟會組織救助並收納了聖殿騎士團的成員,不過無論如何,聖殿騎士團都已經成為歷史了。
大家開始比較明確地知曉聖殿騎士團和共濟會,一大來源是電影。2006年,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電影《達·文西密碼》上映,其影片故事背景就涉及聖殿騎士團和聖杯的傳說,其姊妹篇《天使與魔鬼》中,這種暗示可能更加明確,此外還有諸如湯姆.克魯斯主演的《大開眼戒》、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國家寶藏》,都直接或間接地涉及這段歷史。
從電影的題材來看,聖殿騎士團似乎總與寶藏有關,史實也確是如此。
1099年,十字軍攻占聖地耶路撒冷,眾多基督徒遂長途跋涉前來朝聖,但朝聖的路途卻充滿兇險,他們經常被屠殺。公元1119年,聖殿騎士團在巴勒斯坦成立,宗旨是保衛那裡的耶穌聖墓。開始時由兩位法國天主教貴族雨果.德.帕英和格弗雷.德.聖歐莫號召,最初只有9個人。根據12世紀後期的編年史學家的記載,這9個「高尚的、虔誠的騎士立志保護朝聖者」,在耶路撒冷宗主教面前誓願守貧、禁慾和服從,像正規修道士那樣全心全意服侍上帝,宗主教賦予他們「嚴防盜賊和攻擊者,保證道路暢通,特別是朝聖者的安全」的職責。由於他們既無教堂,也無居所,耶路撒冷國王將王宮的一部分,據說是古老的「所羅門聖殿」賜給他們。從此,他們才有了「聖殿騎士」之名,全稱為「基督和所羅門聖殿的貧苦騎士團(Poor Knights of Christ and the Temple of Solomon)」。
此一宗教武士團日益發展,成為力量很大的宗教性武裝集團。他們的教規團規十分嚴厲,注重道德,生活簡樸,自給自足,信仰堅定,尊重婦女,扶弱濟貧,完全是中古時代騎馬俠士的作風。不僅如此,他們在保衛耶路撒冷的多次戰役中,出生入死、傷亡慘重,但並不退縮,對天主教作出了很大的歷史貢獻。
聖殿騎士的「寶藏」
1187年,薩拉丁率領的土耳其伊斯蘭教大軍攻陷了耶路撒冷,聖殿武士團被迫撤離,先到賽普勒斯,又到羅得斯島,再一路西進,退往馬爾他。至今馬爾他國旗以及馬爾他騎士團徽章上的十字就沿襲聖殿騎士團的旗幟。
聖殿騎士們變成了無國無家的流亡集團,散布在西歐各地,特別在法國它們的起源地最為集中。他們開始經商,財富積累很多,勢力愈來愈大,在西歐各地及地中海一帶建立了不少聖殿騎士團的城堡,都帶有軍事性質。
用今天的話講,聖殿騎士團可以視為一個獨立的經濟體,它通過接受饋贈、提供託管和信貸服務、經商,積累了大量的財富。由於物價的變化和史料的匱乏,我們已經無法精確計算裝備一個聖殿騎士要耗費多少資源。
有這樣一個比照數字:在1180年,要裝備一個勃艮第騎士需要300公頃,或750英畝土地;到1260年,由於物價特別是馬匹的價格上漲,這個數字增加了5倍。由於世俗騎士和聖殿騎士都是重裝騎兵,二者的花費應當比較接近。可見供養一個聖殿騎士的費用是相當昂貴的。
1291年的亞克保衛戰中,聖殿騎士團掌握的兵力達14萬人之多,維持一支常備軍的耗費極其驚人,足見聖殿騎士團的經濟實力。
根據13世紀編年史作家馬修.帕里斯的記載,聖殿騎士團在基督教世界擁有9000座莊園,由大大小小870個城堡護衛。它的莊園實行封建化管理,控制著大量的農奴,每年創造出巨額收入;根據教皇的命令,它的一切產業享有免交什一稅的特權,它的年收入600萬英鎊,而當時英國王室的自營地年收入只有3萬英鎊。它還有一套職能廣泛、分工明確、等級森嚴的行政機構。
根據聖殿騎士團章程,下級絕對服從上級,這造成了它的行政機構的高度集權。總團長在聖殿騎士團網絡內至高無上的權力令歐洲任何一位君主羨慕,這一切都使聖殿騎士團不僅能夠充當保衛聖地的主力軍,而且使它在基督教世界成為舉足輕重的力量。
聖殿騎士團的財富令人艷羨,也正因如此,14世紀初葉,法國國王妄圖通過打擊聖殿騎士團,沒收其財富,以補充日趨窘困的財政開支。但事與願違,儘管法王腓力四世幾乎剿滅了聖殿騎士團的成員,但並沒有從他們的口中得到寶藏的下落。
騎士團大首領沙尼在熊熊火焰中臨死時,他面向上天詛咒法王。500年之後,1793年法王路易十六在巴黎上斷頭台,當時群眾中即有一人上前,用手蘸滿路易十六的鮮血,並向上天大叫:「沙尼大首領,你的仇報了!」此人即是共濟會成員。
事實上,基督教世界的歷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聖殿騎士團及共濟會成員的影響。
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共濟會總會的網站上介紹了一些著名的共濟會員:如成為共濟會會長的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華盛頓的重要戰友、支援北美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法國將軍、外交家拉菲特,獨立宣言的第一個簽署人約翰·漢考克(John Hancock,曾在第二次大陸議會中擔當總統的職責,由於他在獨立宣言上瀟灑地簽名,美語中也用這個詞表示「簽名」)猶太金融家哈揚.所羅門,北美獨立戰爭和建立美國政府的資金幾乎是由他一人籌集的。
當然,我們無法確證這些共濟會成員與西方歷史之間是否具有必然的因果關係。
(部分資料取自於網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