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新實驗 德國舉辦首次全國性公民會議
(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8日專電)因應民眾對代議民主制度出現檢討聲浪,德國首度舉辦政府主導、為期六個月的聯邦層級公民會議(Bürgerrat),邀集公民代表討論民眾關心議題,目標是在今年二月向聯邦議會提交政策建議書,增強公民對政治過程的信任和參與感。
這場民主實驗在去年九月開議,共召開三次實體、六次線上會議,最後一次議程將在一月中旬舉行。此次會議聚集了160名隨機抽籤選出的公民,他們深入討論與自己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議題,包括食品標籤、動物福利標準和食物的可負擔性,預計在今年二月向聯邦議會提交一份針對「飲食」問題的政策建議書。
在社會日益兩極分化、同溫層現象加劇的情況下,近年德國普通公民對於他們的聲音能否在政治決策中得到有效代表,越來越感到懷疑。舉例而言,在聯邦議會的736個席位中,僅有5位議員未擁有高中學歷,顯示出某些群體在政治代表性上可能存在不足。
根據科爾伯基金會(Körber-Stiftung)的一項調查顯示,僅有50%的德國人對民主充滿信任,30%的人表示對民主較少或完全沒有信任。此外,僅32%的人信任國會和聯邦政府,對政黨的信任更是低至20%。
為解決這個問題,德國聯邦議會採取了一種創新的方法:邀集隨機抽籤選出的160名公民,舉行討論特定議題的聯邦層級公民會議。
這160名公民代表是如何被選出來的呢?聯邦議會首先隨機挑選出84個城鎮,向這些城鎮的居民隨機發送2萬份邀請,再將其中有意願參加公民會議的居民登記入冊;接著採用一種特殊計算方式,確保來自不同年齡、性別、教育背景和居住地的人都有被選中的機會,最後以樂透開獎的方式公開抽出160位成員,確保公民會議的組成能夠廣泛代表德國社會的多樣性,反映不同社會階層的聲音。
在去年9月29日的開議式上,聯邦議院議長巴斯(Bärbel Bas)除了歡迎與會者並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討論外,還強調了公民會議的重要性。她指出,即使議員與公眾有許多接觸,但許多民眾仍不清楚如何直接向政府表達意見,巴斯解釋:「這正是為什麼需要公民會議的原因。在這裡,那些通常不會自主發聲的人也能被德國議會聽見。」
政治學者李茲曼(Hans J. Lietzmann)也對公民會議表示肯定,認為這種公民參與方式可以成為增強政治透明度和公眾參與的重要途徑。他強調,公民會議能幫助政治體系恢復公眾的信任,並使得決策過程更加反映民眾的多元聲音。此外它也創造了一個打破同溫層的嶄新空間,讓來自社會各角落的普通人能在專家的協助下進行深度的意見交流、取得共識,避免民粹與極端主義滋生。
儘管「紅綠燈內閣」(德國社民黨、綠黨、自民黨的代表色分別為紅、綠、黃)和多數學者專家認為,公民會議有助於強化民主信任,但仍有不少批評者將它視為民主的威脅。
反對黨基民盟(CDU)副秘書長斯坦普(Christina Stumpp)認為,德國已有代表民眾的機構,即聯邦和各邦議會,毋需再另設立公民會議。另類選擇黨(AfD)的議員弗羅明(Götz Frömming)則對通過特定程序(如隨機抽籤和算法選擇)組成的公民會議是否能真正反映全體民眾的觀點表示質疑,他主張,面對有爭議的政策時,進行全國性公投將是一種表達民意更有效的方式。
憲法學者德根哈特(Christoph Degenhart)也提出看法,他雖然不反對政府設立公民會議,但認為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會議像「一隻沒有牙齒的老虎」,立法機構不見得要採納其討論結果,如何提高公民會議的實際影響力,是執政者未來必須努力的方向。
隨著德國首屆公民會議最後一次議程在一月中旬召開,這場為期六個月的民主實驗將展現它的成果。而這個過程對於全球各國,包括正在深化民主道路上努力的台灣,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值得持續關注。(編輯:陳慧萍)113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