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持續恐懼中 巴西人健康受影響
(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18日專電)巴西媒體報導,根據司法和公安部的數據,巴西在2023年前10個月的暴力發生率較2022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對暴力的持續恐懼,影響巴西人的健康。
據英國廣播公司巴西新聞網(BBC News Brasil)報導,巴西在此期間發生了3萬985起兇殺案,較2022年下降3.3%,偷車案例減少6.8%,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搶案減少38%。
儘管如此,巴西仍被認為是世界上最不安全的國家之一。在澳洲智庫經濟與和平研究所(IEP)制定的全球和平指數(GPI)中,巴西在163個國家中排名第132位。
在拉丁美洲國家中,巴西是最危險的5個國家之一,僅次於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墨西哥,而安全是民眾最擔憂的主要問題之一。
根據巴西民調機構Datafolha去年9月公布的一項調查,6成受訪者在他們居住的城市街上行走時感到不安全,34%說在天黑後感到非常不安全。
南大河州天主教大學(PUC-RS)心理學教授克里斯登森(Christian Haag Kristensen)指出,像這樣生活在持續警覺和關注安全的狀態下,可能對身心健康非常有害,「不僅是直接的暴力,對暴力存在的感知本身,都會影響我們身體從生理到認知的各個系統」。
42歲的阿布瑞烏(Pedro Henrique de Abreu)住在巴西東北部城市薩爾瓦多,根據「巴西公共安全年鑑」,該市是巴西最暴力的15個城市之一。
阿布瑞烏說,他走在街上總是保持警惕,因為經常處於對周圍危險的持續警覺和敏感狀態,一聽到什麼聲音就會四處張望,讓他感到非常疲憊。
根據克里斯登森表示,感知暴力的影響可因個人如何處理壓力源而異,對於某些人來說,可能更難擺脫城市不安全帶來的壓力和緊張。例如,Datafolha關於暴力感知的調查顯示,53%的受訪男性表示他們在自己的城市中感到不安全,女性的比例為65%。
另一方面,每個人生活的環境也會影響人們對城市及其風險的觀感。
克里斯登森指出,長期暴露於壓力源會使身體處於「戰鬥或逃跑」的永久狀態,我們的生理系統知道如何應對急性壓力源,但對慢性壓力源卻不然。一旦處於永久狀態,就會損害免疫系統並導致不同的胃和消化問題,皮膚病、循環系統甚至生殖功能障礙,例如生育能力下降的情況也可能出現。
在心理健康領域,後果可能更加廣泛,包括抑鬱症、躁鬱症、精神障礙症狀和心理困擾。
據報導,研究顯示,過度警覺的一些最常見跡象是對潛在威脅的注視、驚嚇反射增加、瞳孔放大、心率加快和高血壓。在某些情況下,這種狀態會對生活品質造成嚴重影響。
克里斯登森指出,定期進行體能鍛煉、接觸大自然和健康的社交互動也有助於控制焦慮和恐懼,並遠離暴力。如果情況更嚴重,則有必要尋求醫療幫助和心理諮詢。(編輯:陳承功)11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