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接近農曆新年,許多人早已規劃返鄉團圓,無固定居所遊民街友卻無家可回。圖為台北車站周邊的街友。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3年1月20日
時序接近農曆新年,許多人早已規劃返鄉團圓,無固定居所遊民街友卻無家可回。圖為台北車站周邊的街友。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3年1月20日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0日電)「遊民不會有意成為一個令人討厭的人。」衛福部社工司長蘇昭如指出,街友的成因多元,涵蓋經濟、家庭關係、社會連結甚至健康,現在3個階段援助方式,期盼大眾多給一些空間。

時序接近農曆新年,許多人早已規劃返鄉團圓,無固定居所遊民街友卻無家可回。衛生福利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司長蘇昭如告訴中央社記者,遊民來來去去,其中8成集中在六都,離島則沒有遊民。

有感街友就醫困難重重,街頭家醫直接前進台北車站, 靠著開出街友信任處方箋改變醫病關係。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3年1月20日
有感街友就醫困難重重,街頭家醫直接前進台北車站, 靠著開出街友信任處方箋改變醫病關係。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3年1月20日

根據行政院性別平等會重要性別統計資料庫,民國100年至111年數據顯示,近12年遊民列冊人數介在2533人到3604人之間,102年一度高達3604人最多,隔年反轉降到2533人最低,之後在2500多人到3000多人之間起伏。

蘇昭如指出,去年截至9月,遊民人數包括在街上、被收容在內,已破3000人,預估整體會比前年增加;除非列冊在案,否則遊民不是身分,而是一個變動的狀態,所以數字是流動的,以台北車站為例,在地社工就觀察到,年節時遊民人數會變多。

另外,如萬華艋舺公園常見很多貌似無家的長輩聚集聊天、下棋,蘇昭如說,其實當地社工發現,部分長輩並不是無家可歸或是有家歸不得的人,只是因為孩子白天要開計程車賺錢養家,擔心長輩沒人照顧,就載到公園跟大家互動,在公園中看到的不見得都是街友。

「吃飽」是街友和應援團體都在乎的大事,在人安服務據點裡,日日炊煮分享一頓飯重新定義家。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3年1月20日
「吃飽」是街友和應援團體都在乎的大事,在人安服務據點裡,日日炊煮分享一頓飯重新定義家。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3年1月20日

根據衛生福利部所函頒「○○縣(市)遊民 安置輔導自治條例範例」所稱遊民,是指流浪、流落街頭孤苦無依或於公共場所露宿者。蘇昭如強調,遊民的成因多元,並非單一因素如沒有錢,跟家庭的關係、社會的連結或是身體健康等,都可能是不得已變成遊民的原因。

現行對遊民的援助分為3個階段,首先是確保基本生活需求,尤其是吃飽,還有因應極端氣候,除結合民間單位提供便當、洗澡、理髮跟乾淨衣物等扶助,寒流來時發公文提醒各縣市,準備熱食、禦寒衣物、睡袋等,甚至開設臨時開設避寒的地方,還製作街友避寒地圖。高溫來襲也會提供必要的避暑措施。

「最不想聽到像是寒流來,有街友過世了的消息。」蘇昭如說,每次聽到大家都會很難過,希望這種事情絕對不要發生,所以在極端氣候時會特別注意。

第2階段則是過渡性措施,例如街友沒有地方去,會先問問看有沒有親屬、要不要回去等,如果是因為流浪到外縣市,沒有錢回去,可以補助車資,若真的沒有地方住,也會有臨時收容安置的地方,社工會跟住進來的人討論接下來想做什麼,跟後續服務搭配,不只是純粹安置。

最後就是長期的穩定性措施,即就業跟居住問題,如果遊民想工作,社工提供準備建議,就業服務中心也會推介工作。

無家者在街頭討生活,常被認為「都不出去工作」,其實他們可能在街頭打掃、去市場搬菜,或在髒亂的「蟑螂屋」清掃,從事朝九晚五上班族想不到的工作。。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3年1月20日
無家者在街頭討生活,常被認為「都不出去工作」,其實他們可能在街頭打掃、去市場搬菜,或在髒亂的「蟑螂屋」清掃,從事朝九晚五上班族想不到的工作。。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3年1月20日

不少人會有「遊民是不是比較好吃懶做,才會淪落到街頭」迷思,蘇昭如說,不敢說是不是所有遊民都有工作意願,但有些遊民是長期失業而垂頭喪氣,比較沒有自信,加上家庭關係不佳,因此出來流浪。

而且健康也是遊民常見的問題,去年統計發現,1/4遊民是身心障礙者,且部分有心理健康問題,身體健康情形也會影響能否找到工作。

至於居住,蘇昭如表示,有些街友想租房子,可是租房子要租金跟押金,就算政府補助,租金仍可能超出街友可負擔範圍,或是符合社宅資格卻排不到等,所以包括是不是能讓街友參加就業訓練,提高就業機率,才能增加經濟能力,都是可以跟其他部會一起努力的部分。

香香澡堂除了提供免費盥洗、充電、物資領取,同時培力無家者成為工作者,也提供福利諮詢及轉介服務,包括就業、醫療、及租屋等項目。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3年1月20日
香香澡堂除了提供免費盥洗、充電、物資領取,同時培力無家者成為工作者,也提供福利諮詢及轉介服務,包括就業、醫療、及租屋等項目。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3年1月20日

「大部分遊民是非常潔身自好,不希望影響到其他人的。」蘇昭如表示,她相信遊民都不會有意成為一個令人討厭的人,「沒有一個人會想要這樣做」,盼一般民眾用理解的態度認識他們,在維持各自生活下,給遊民一些空間,如果真的妨礙到治安跟安全,可以跟警察單位或是社福中心聯繫,會前往了解跟協助。(編輯:陳清芳、陳政偉)113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