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華盛頓22日綜合外電報導)「洛杉磯時報」一篇專欄文章寫道,今年全球事務少有佳音,因此長期對峙的中國和台灣未發生最壞的情況值得一提,台灣大選後未爆發戰爭,對美國加州和全世界來說都是好消息。

「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專欄作家麥曼納斯(Doyle McManus)今天刊文說,台灣一個多星期前剛舉行一場自由公平的選舉,中國最不喜歡的總統候選人勝出,但北京當局反應意外克制。

中國官員重彈舊調,宣稱台灣有朝一日會回歸中國。他們警告台灣的新總統當選人賴清德不要走向正式宣布獨立,並且再度派出機艦跨越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的「海峽中線」巡航。

文中說,以最近的標準來看,這種回應幾乎不算是武力恫嚇,而且程度遠低於許多中國觀察家的預期。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研究主任白明(Jude Blanchette)表示:「這像一隻沒有叫的狗。」

賴清德也明顯克制。他在勝選演說中表示:「維持台海的和平穩定,是我擔任總統的重要使命。」他還表示無意宣布獨立,因為台灣已是主權獨立國家。

美國也扮演了要角,向兩方予以保證。當總統拜登被媒體問到對台灣大選結果的看法時表示「我們不支持獨立」,此言是在說給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聽。與此同時,一個美國代表團訪問台北以重申美方立場,即反對在未經台灣人民同意下片面改變現狀。

然而這樣的平靜無法保證會持續下去。以習近平為首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層仍致力於擴展北京對台灣的統治權。眼見中國在香港消滅民主後,賴清德和愈來愈多台灣百姓都希望避免類似結果。

不過目前各方都已退一步遠離軍事衝突。原因很簡單:戰爭代價太高昂,包括對中國來說也是如此。

彭博經濟研究(Bloomberg Economics)本月估計中國入侵台灣的經濟衝擊,並推斷會觸發大規模全球衰退。根據估計結果,戰爭會讓中國經濟萎縮近17%;美國經濟萎縮近7%;全球經濟萎縮約10%。如果中國對台灣實施經濟封鎖,對中國和美國而言,第一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將分別減少近9%和3%。

無論哪種情況,對中和對台貿易勝過美國其他州的加州都會受到不成比例的打擊。總部設在加州的蘋果(Apple)和英特爾(Intel)等科技巨擘仰賴台灣先進半導體和中國製造業。加州農業仰賴中國和台灣作為兩大出口市場。

中國觀察家認為,習近平優先要務是讓中國疲軟經濟恢復到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前的快速成長。中國上週報告說去年經濟成長5.2%,許多經濟學家認為這個數字是人為誇大,似乎沒有反映中國青年失業、通貨緊縮和房地產泡沫化等種種挑戰。

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兩岸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表示:「他們國內的經濟問題會影響他們處理台灣議題的方式。」她還說:「習近平重視在美中關係中達成脆弱的穩定。台灣議題引發的危機會打亂一切。」

還有一個因素:習近平似乎沒有把握弊病叢生的中國軍隊能夠在重大危機中取得成功。她說:「所有這些因素都讓他們意識到,對台動武確實存在很多風險。」

不過文中指出,這並不意味著台灣海峽的對峙已經結束。現況對台灣和美國來說相當可行,但對中共還是行不通。葛來儀預測:「中國軍事壓力會持續下去。唯一的問題是達到何種程度?」同時她還說,中國將持續對台灣施加經濟和政治壓力,並且軟硬兼施。

文中提到,中國去年突然禁止進口台灣芒果,因為芒果主要產於台灣南部,而南部是賴清德所屬的民主進步黨大本營。北京目標之一將是擴大台灣的政府分歧。賴清德以約40%得票率當選總統,而民進黨失去立法院多數;若賴清德想要增加國防開支,將需要其他政黨的支持。

白明表示,中國正聚焦在「灰色地帶」措施,也就是不會招致美國反應、程度未達軍事攻擊或封鎖的行動,例如禁芒果。他解釋說,中方目標是創造美方無法回應、讓台灣相信自身是孤軍奮戰且美方支持很有限的局面。美方的挑戰正是設法擋開這類舉動。(譯者:盧映孜/核稿:李佩珊)11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