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9T09:42:25.390Z
受访者大多认为蔡英文执政的八年提高了台湾在国际上的能见度。

(德国之声中文网)

江先生,28岁,汽车行业工程师,来德5年

我觉得我这个年龄层基本不会有人支持国民党。反对民进党的意见认为民进党的做法导致台湾完全无法和中国沟通,但我觉得这不完全是民进党的错。反对者会把问题都归咎于民进党,但是原因也出在中国,中国就是想让民进党陷入这种地步,会故意让民进党看起来是一个“不沟通者”、“破坏者”。我在国外生活,这几年我明显感受到台湾的能见度真的越来越高了。10年前和外国人聊天,很多人都还不知道台湾在哪里,但现在外国人基本都听说过台湾,台湾的科技实力,特别是半导体科技在全世界都不会被小看。

柯文哲希望在美中之间达成三方平衡。我觉得这只是一种理想。美國跟中國基本上一定是會互相對抗的,因為双方在體制、思想上完全都是對立的,中国又一味地想要操弄民族情感,想要恢复中国的伟大荣光,效果却适得其反。中美关系越来越差的话,柯文哲如果想在美中之间取得平衡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2020年我曾赶回去投票,因为当时国民党推出的候选人魅力值比较高,所以我回去投票,以免国民党的候选人被选上。今年没有打算再回去投票。讲实话,这4年我对民进党也是蛮失望的。由于疫情政策导致此前曾有一段时间我无法回台,这让我很不开心。而且民进党在国会席次过半,但是还有很多法案都无法通过。不过只要大家都不投给国民党,我就觉得没问题。如果选举的结果出来是柯文哲当选,我也不会特别的失望,也不会觉得台湾就完蛋了。

林小姐,30岁,软件工程师,来德8年

因为私人原因,我这次无法回台湾投票。如果我回去投票,会投给以台湾为主、向国际前进的政党——我支持民进党推出的总统候选人。

虽然我人在德国,但是我还是很关注今年的大选。出了国之后发现,虽然我是一个个体,但是我代表着台湾。别人问我从哪里来的时候,我觉得让大家认识台湾这个国家对我来说很重要。介绍台湾,不是只介绍那里的食物很好吃,风景很美,最近这些年在民进党的执政下,台湾更有能见度,这对我来说是一种骄傲。

每4年台湾似乎都要在走向世界和走向中国两者之间做出选择。就我个人的政治立场而言,我会更希望和世界做朋友。

我在德国的台湾朋友都有点同温层的感觉。大家比较在意的点都是关于台湾主权、上架台湾这些问题。在脸书上我了解到一些朋友、家人是支持民众党的。我在脸书上分享过一些讯息,可能让他们不是特别开心。若深知對方的立場難以撼動,我也會減少嘗試跟他們理性討論的機會。有一些立场还比较摇摆不定的朋友,我就会时不时地分享一些我自己觉得正确或者是我觉得他應該要關注的議題, 然後來跟他討論。

我还在读书的时候,大部分中國同學因為知道我立場鮮明而不聊政治,不過曾有一个强烈支持祖国统一的中国同学和我进行过很理性的讨论。对我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可以了解彼此想法的机会。不过與其說討論,不如說我們都只是單純在闡述自己的理念,並没有任何交集。

陈小姐,36岁,摄影师,来德10年

我这周就会飞回去参加投票,我想投给赖清德和萧美琴,因为我不想没有家可以回。我现在还是拿台湾的护照,我的家人也在台湾。我觉得另外两组候选人非常亲中,他们还要重启服贸,我觉得非常可怕。2013年“太阳花”运动爆发的时候我人在柏林,那时候我参加了在柏林举行的街头连线抗议。现在过了十年,好像这件事又要回来了,让我感到十分可怕。

我觉得小英当总统的这些年,台湾的能见度提高非常多,我自己在德国,对这一点的感受很深。这几年身边的朋友看到我都问,“台湾还好吗”。我刚来德国的时候都没有几个德国人知道台湾在哪里。说实在的这几年我们朝正确的方向让台湾的能见度提高很多。所以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要走回亲中的老路。

中国就像是小叮当里的胖虎,我们就是大雄。如果我们没有小叮当那样的朋友,如果不强大自己,就会像大雄那样一直被打而已。我觉得台湾加强军备是必需的,兵役制改回一年制也是必须的。

我家里人也有支持柯文哲的,他们比较支持柯文哲提出的“蓝绿一样烂”的说法。但我个人觉得比较荒谬。某些程度上看,他们是“既得利益者”,他们从没有体会过马英九执政时的痛苦。( 2009年马英九政府推出“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 也就是俗稱“22K方案”。)我毕业那年就刚好赶上“22K”的起薪,如果不是这个方案政策,我可以去和人事部门谈26K、27K,但是我到处求职,都只有22K,因为政府补助就只有22K。所有人的起薪都被压低到这种程度,真是可怕。我那几个支持柯文哲的家人,他们年岁都比较小,他们没有经历过22K的时代,他们进入社会的时候已经是民进党执政了。所以我觉得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烂。国民党要烂得多。

萧美琴被任命为赖清德的副手,这让我觉得很感动。因为萧美琴对我来说不是一个空的人,她成长的所在地台南神学院就在我家隔壁,我从小就去那里玩。她从小去的教会也是我去的教会。认识她的那些人还在这个教会,所以我会有一种间接认识这个人的感觉,让我感到很亲切。另外萧美琴在国外读书的时候還是很關心臺灣, 還是很關心這塊土地, 她還是想要回到這塊土地,為這塊土地做事, 我覺得這是一件很感人的事情。

吴先生,38岁,自由工作者,来德4年

因为工作的安排,所以在一番权衡之下,我是决定不特地回台湾投票的。

我离开台湾也4年了,和在台湾的亲友关心的议题会有些差别。在台湾的乡亲可能会更关心包括生计、产业在地方的发展等,但是对在德国的我来说,感受就不会这么强烈。我更关注的是外交上的发展。

我觉得,我这个年纪的台湾人在这一次的大选中,对于支持民进党候选人还是支持民众党候选人的分歧还蛮大的。大家所获得的信息落差导致支持的候选人不同。我现在基本都是通过网络和亲友联系。坦白说,已经选了这么多年,大家私下都不会因为理念不同而当面争论起来。就我的观察,民众党的支持者比较喜欢讲自己是理工人的思维方式,是科学理性的,但是对我一个人文学科的人来说,有时候我觉得他们对政策跟社会科学的理解总有些一知半解。而民进党的支持者比较注重价值认同跟情怀,所以这次民进党推出的“接棒”系列影片文宣的确是直接击中支持者的内心。我的亲友中选择支持国民党的大都会年长我10到20岁,他们的思考方式和年轻一辈会有很大差异。我觉得这一现象在欧洲社会也存在的。

我觉得两岸关系时而紧张时而紧绷的状态一直如此。在马英九执政之前,民进党也曾经执政8年。当时陈水扁政府的台独立场也更为直接,也没有真的就如当时反对党说的青年上战场。加上现在地缘政治局势的变化,我也不认为,如果是民进党继续执政,两岸就会走向战争。

相关图集:2024台湾总统大选:竞逐大位的是哪些“大咖”?

“务实的台独工作者”:今年4月,台湾现任副总统赖清德被民进党正式公告提名为2024年总统大选民进党候选人。2017年9月26日,时任行政院院长的赖清德在立法院公开答询时自称“主张台湾独立的政治工作者”,是首位任期内在立法院公开主张台湾独立的行政院院长。今年8月,赖清德在接受台湾媒体专访时又被主持人问到有关“务实的台独工作者”的阐述,他回答说,“务实”就是根据事实,台独是指“台湾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台湾斩钉截铁地就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部分”。赖清德在台湾也被一部分人称为“台独金孙”。不过今年夏天他在媒体面前表示拒绝接受这个标签。他说,台湾政治只有“政治金童”,没有“台独金孙”。中国大陆国台办发言人已经多次直接点名赖清德是“顽固的台独分子”,指责“台独工作者”就是“麻烦制造者”、“战争制造者”。外界认为国台办在台湾大选前以如此强硬的方式直接点名批评候选人的做法并不多见。
被中央台办两次列入制裁名单的台湾“战猫”:父亲为台湾人,母亲为美国人的萧美琴在2020年6月被任命为台湾驻美代表,她也是台湾首位女性驻美代表。《纽约时报》曾撰文称萧美琴是“驻华盛顿最有影响力的外国使节之一”,“身处灰色地带,她享有强大的内部人脉,但却忍受着一种特殊的局外人身份”。中国的外交官被称为“战狼”,萧美琴自称“战猫”。她说:“猫可以走钢丝,而且它们能够以非常敏捷和灵活的方式保持平衡。”去年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后,作为访台的主要推动者萧美琴被中共中央台办点名,称她“必将遭到历史清算”并将她列入“台独顽固分子清单”。今年4月,台湾总统蔡英文同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在加州举行会晤后,中央台办宣布对萧美琴实施进一步制裁。台湾一些亲蓝的时评人士分析称,赖清德找到萧美琴做副手,主要看重的是萧美琴与华盛顿之间的良好关系,有利于加强台湾同美国的沟通和联系。
“黑道克星”出身的“温和派”:国民党推出的总统候选人侯友宜曾担任台湾警政署署长和新北市市长。早年他在警界被称作“黑道克星”。《华尔街日报》在一篇报道中评价说:“他在不同党派之间拥有罕见的吸引力,但在应对主导台湾未来的地缘政治洪流方面经验有限。”文章称,侯友宜本省籍背景和务实的声誉让他在颇为广泛的选民中很受欢迎,但他几乎没有与北京方面或华盛顿方面打交道的经验,以往也基本上避而不谈对中国的立场。在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后,侯友宜公开表示,反台独,但是也反对一国两制。今年9月侯友宜访问美国之后提出“三D战略”,即吓阻(Deterrence)、对话(Dialogue)、降低风险(De-escalation)。他表示“用负责的态度让台湾实现和平和稳定”。
昔日“政治金童”:蓝白合破局之后,侯友宜宣布与台湾著名媒体人赵少康搭配登记参选令很多人大吃一惊。赵少康早年从政,曾是国民党少壮派的政治明星,有“政治金童”之称,也是新党的联合创办人之一。90年代后期他逐渐淡出政界投入媒体界并成为台湾最为知名的“名嘴”之一。他主持的电视时政讨论节目《少康战情室》 在中国大陆也拥有大量的粉丝和观众,成为大陆人了解台湾时事的一扇窗口。2021年2月,赵少康的国民党党籍获批准恢复,这也是他自1996年1月底卸任立委25年后重返政坛的第一步。当时他还表示,不排除争取代表国民党参加2024年总统选举。“侯康配”形成之后,有看法认为,赵少康的参选有助于稳住蓝营的基本盘,推动蓝营支持者回归。但也有人认为,赵少康更具“战斗力”,有可能在选战期间“喧宾夺主”,副手光芒盖过正手。
“政坛怪咖”:医师出身的柯文哲2014年以无党籍身份参选台北市市长。他在选举辩论中说过“台湾政治上最大的问题就是蓝绿恶斗”。最终柯文哲以57.16%的得票率当选,成为台北市改制直辖市后首任无党籍市长。柯文哲是一位讲话“非典型”的政治人物,“有话直说、不假修饰”,容易讲出“争议性言论”,风格“我行我素”,面对敏感政治议题则回避和闪躲,被看作是“政坛怪咖”。2019年8月1日,柯文哲召开记者会向外界说明台湾民众党成立的理念,“以台湾为民、以民众为本,我们希望台湾就是我们,我们就是民众”。5天后,民众党举行创党成立大会,柯文哲被推举为党主席。今年5月,柯文哲获得民众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此后几个月,国民党与民众党在选战中持续讨论蓝白合的可能性,一路磕磕绊绊,直到11月24日正式破局。当天上午,柯文哲正式登记参选总统,并同时公布其竞选搭档为时任民众党籍立法委员吴欣盈。一般认为柯文哲的主要支持者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
从“新光公主”到副总统候选人:吴欣盈虽然是台湾的政治人物,也是企业高管,但她在台湾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新光集团第三代千金。即便被宣布与柯文哲搭配参选2024年总统大选之后,台湾媒体报道吴欣盈的消息时仍喜欢用“新光公主”这样的称呼方式,而且连去年的旧新闻也被重新挖出。去年吴欣盈以民众党不分区立委在国会参加质询时说:“我所了解就是说台湾人最富有的20%与最穷的20%之间,其实差距是越来越大的,那这个部分对我来说是比较担忧的。”但她这一天穿的是三宅一生的套装,提的是黑色爱马仕包,引来网友狂酸:“穿着三宅一生谈贫富差距,很多人连半宅都买不起好吗?她自己就是那20%里的3%。”当时柯文哲回呛说:“难道质询贫富的议题,一定要先穿补丁的衣服吗?”根据《荣泰创数据》最新公布的3位副手网络好感度,吴欣盈获得的好感度居中,低于萧美琴,但高于赵少康。

黄馨,40岁,需求计划(Demand Planner),来德17年

我不打算回去投票。有人讲,现在情势很紧张,可能会爆发战争。我住在德国,如果我去投票,我觉得对住在台湾、中国的同胞们都是不公平的。因为,如果我投票了,投给造成战争的那一边,要承担后果的人不是我,是住在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的人(甚至是整个亚洲、或是全人类)。等投票结果出来了,我會尊重大家的选择。

如果战争发生了,我就在德国做我能做的事情。我在德国租了一个房子,我有车,如果有人逃难到德国来,我会真心地接纳他(她),不管他(她)从哪个国家来,我会尽我的能力提供帮助。

即便假设我在大选前回到台湾,我也不会参加投票。真让我选的话,我也不会选择赖清德,而是选择萧美琴。也就是说,我选择这一组的原因是因为萧美琴愿意当副手。这个选择可能跟我的职业也有关系,毕竟两岸不想打得谈、打完了也得谈,外交官肯定是刚需,而她有可能扮演19世纪欧洲著名外交家梅特涅(Klemens Wenzel von Metternich)帶來和平新希望的先驅的角色。

我已经40岁了。孔子说过,四十而不惑。我现在真的有这种感觉。我找到了我的人生目标,就是在德国过一个很好的生活,尽量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我想亲眼看到亚洲的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的出现。

©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