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2T11:56:47.649Z
据中国当局介绍,2023年中国记录入境人员2.1亿人次,恢复至2019年的62.9%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在周四(1月11日)公布了“便利外籍人员来华5项措施”。分别为:一是放宽来华外籍人员申办口岸签证条件;二是外籍人员在北京首都机场等9个枢纽空港口岸24小时直接过境免办查验手续;三是在华外籍人员可就近办理签证延期换发补发;四是在华外籍人员需多次出入境可申办再入境签证;五是简化在华外籍人员签证证件申办材料。

其中第一条“放宽来华外籍人员申办口岸签证条件”受到了不少关注。因为“口岸签证”就是俗称的“落地签”。一些媒体直接以“外籍人士入境可落地签”为题进行报道。不过这条详细内容指出,针对的是“急需来华从事商贸合作、访问交流、投资创业、探望亲属及处理私人事务等非外交、公务活动的外籍人员,来不及在境外办妥签证的,可凭邀请函件等相关证明材料向口岸签证机关申办口岸签证入境”。而且实际上,早在2023年8月,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就推出了“为外籍商贸人员提供口岸签证便利”的一些措施,这次是将“落地签”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放宽。

据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介绍,这次新规将口岸签证(即“落地签”)基本上覆盖到绝大多数有紧急来华需求的外籍人员

第五条“简化在华外籍人员签证证件申办材料”也被多媒体提及。这条的详细内容指出:“外籍人员申办签证证件时,对于通过信息共享可查询到本人住宿登记记录、企业营业执照等信息的,可免予查验相关纸质证明材料;在华外籍人员办理亲属短期探亲团聚类签证的,可以邀请人亲属关系声明替代亲属关系证明。”这就免去了办理亲属关系证明及相关认证的繁复手续,只需邀请人确认亲属关系即可。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方面也表示,随着信息科技在移民管理领域的深化应用,未来还将进一步精简办证材料、优化办证流程。

新政是基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明确部署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1月11日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副局长刘海涛、外国人管理司司长毛旭、边防检查管理司司长池景阳介绍了“便利外籍人员来华5项措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刘海涛表示,这次上述新政出台主要有3点考虑:“一是中国始终致力于推进经济全球化,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以更好惠及各国人民。为适应当前国际经贸活动高效、快捷交流交往,特别是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发展趋势……。二是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开放作出明确部署……。三是针对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以来外籍人员来华逐步增多,同时部分外籍人员反映来华渠道还不是太顺畅、办理签证不太便利的有关问题,移民管理机构……协同相关主管部门打通外籍人员来华经商、学习、旅游中存在的卡点堵点,畅通人员往来,更好地促进全球经济复苏。”

“落地签”覆盖绝大多数有紧急来华需求的外籍人员

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外国人管理司司长毛旭也在答记者问环节说,自2023年8月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推出了为急需来华外籍商贸人员提供口岸签证便利措施以来,“全国口岸签证机关签发商贸签证量同比增长166%,受到广大外籍人员、外资企业的好评和欢迎。这次推出的放宽外籍人员申办口岸签证条件,主要是将口岸签证条件进一步扩展到急需来华访问交流、投资创业、探望亲属及处理私人事务等非外交、公务活动的外籍人员,基本上覆盖到了绝大多数有紧急来华需求的外籍人员”。

“跨境人员流动逐步活跃”

新冠疫情后,赴华的外籍旅客数量明显减少。这一情况在中国重新开放边境后也没有立即改观。美媒《华尔街日报》在2023年8月报道称,2023年上半年赴华的国际旅客寥寥无几,“这是中国与西方渐行渐远的又一迹象,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造成负面影响”。

不过在过去数月里,中国推出了一系列方便外国人来华的措施。其中就包括从12月1日起对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国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

据毛旭介绍,该免签政策试行以来,截至今年1月9日,“上述6国免签入境人员共计14.7万人次,呈现出整体上升趋势,其中1月8日免签入境4300余人次,较2023年12月1日增长1倍多,观光休闲游客占到七成……“。

更多阅读:中国2024年起简化美国游客赴华签证申请

另外,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边防检查管理司司长池景阳也介绍了2023年中国入境人次(2.1亿人次),指出已经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的62.9%,称“随着全球经贸发展,国际航线航班有序恢复,跨境人员流动逐步活跃,预计2024年入境人数将会持续增长”。

池景阳也指出,“今年元旦假期的日均出入境人数已经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希望藉此提振中国经济

彭博社、日经、德广联以及专注中国话题的德国网络媒体“中国平台”(China Table)等众多外媒都关注了相关消息,这些媒体均表示,中国当局希望能通过这些措施,提振疲软的经济。

相关图集:危机四伏的中国经济

房企爆雷:8月初,中国又一家房地产开发商巨头碧桂园面临违约风险。该公司有2笔美元计价的债务8月8日逾期未支付利息。作为少数尚未出现违约的中国大型房企之一,碧桂园的“爆雷”是对本已脆弱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又一打击。在本次房地产危机中首先触礁的恒大集团则于8月17日依美国《破产法》,向美国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恒大的负债高达3300亿美元。其在2021年底发生违约,导致中国各地出现大批未完工的烂尾楼。大多数分析师认为,未来几个月内,中国的房产价格和销量仍将进一步下滑。
信托失信: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的金融信托行业也出现危机。在7月底传出中融国际信托集团无法按时支付票息和本金消息后,中国媒体8月中旬报道,数十种中融信托产品出现逾期兑付。该集团北京总部前发生投资者要求还钱的抗议(图)。中融管理着约1380亿美元资产。许多中国房地产开发商通过信托公司进行项目融资。控制中融的中植集团管理着超过一万亿元人民币的资产,也承认有流动性困难。路透社报道指出,中国影子银行的资金总量大约为3万亿美元,相当于英国国民经济的总体量。影子银行的一系列支付违约行为可能会引发广泛的连带效应。
生产、零售数据低迷,通缩风险上升: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月经济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工业产出和投资增速都低于预期。这显示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商业和消费引擎动力严重不足,通货紧缩风险上升。同时,7月份中国银行新增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双降,其中信贷增量比六月份骤减了89%,是2009年11月来的最低的新增贷款量。
进出口双降、外商投资滑坡: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七月份中国外贸数据远低于预期,进口同比下降了12.4%,出口则萎缩了14.5%。根据中国商务部7月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的外国对华直接投資(FDI)较去年同期下降2.7%;二季度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同比下降20%。而彭博社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所公布数据的计算则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外商直接投资负债同比暴跌87%。尽管有中国专家在财经媒体分析称,上述数据差别源于统计口径不一致,但外资流入明显减少已是不争的事实。
青年失业率创新高:今年以来,中国的青年失业率持续上升,4月份突破20%,6月份已升至21.3%。各项经济数据低迷让民众对经济前景和就业形势的焦虑增加。而国家统计局8月却宣布,全国青年人等分年龄段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将暂停发布。这一消息引来民众的广泛批评和嘲讽,有网民戏称当局这次从工具箱中拿出的是“眼罩”。
外银下调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根据路透社8月18日对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巴克莱银行、德意志银行研究中心和野村证券五大券商此前以及最新对中国2023年GDP增长预期的对比,摩根士丹利将对中国2023年的GDP增长预期从此前的5%下调为4.7%;摩根大通从5%下调至4.8%;巴克莱银行从4.9%下调至4.5%;德意志银行研究中心从5.3%下调至5%;野村证券从5.1%下调至4.6%。路透社指出,主要券商下调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背景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危机使得经济增长前景进一步恶化。

对于便利外籍人员来华的新政,《环球时报》前主编、中国知名媒体人胡锡进发微博表示支持,强调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他写道:“疫情三年导致了中外人员交流的急剧萎缩,有一些人可能习惯了疫情期间的‘隔绝’,我看到网上有一些声音质疑简化外籍人员来华手续有可能增加风险。我相信,时间对生活场景的迅速翻阅很快会重塑那部分朋友的心态,另外我也相信,希望开放国门,希望中外交流的规模和质量都是上升的,这始终是中国大多数人的愿望。”

中国网民怎么看?

对于胡锡进的这条微博,很多网友在评论区表示支持。不过也有一些网友认为,中国目前的政治环境存在自相矛盾的情况。

一位网友写道:“我觉得中国目前处于精神分裂状态。”另一位网友说:“人家过来了,然后跟人家说不准过圣诞节。又要开放又要禁止。”还有一位网名为“深山采药人5”的网友评论道:“不怕渗透嘛?不怕间谍嘛?我们要内循环, 还要给中国加个盖!”这条评论获得了超过500个赞。

(综合报道)

©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