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具警示性的裁判文书公开上网?最高法新举措引质疑
2024-01-22T12:55:37.513Z
(德国之声中文网)自2013年起,中国最高法院开始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裁判文书。同年,最高法发布规定,除特殊情况之外,各级人民法院生效的裁判文书都应当在互联网公布。
而2023年11月底,最高法发却通知称,将另外建立"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库",拟于2024年1月上线,"支持全国法院干警在四级法院专网查询检索裁判文书"。
裁判文书网是公开的,而新的"裁判文书库"看似仅限内部使用,这一消息传出,引发法律界的不安。
律师实名举报最高法院长
据美国之音报道,北京双北律师事务所的王雅军律师随后实名举报最高法院长张军在裁判文书网上公开问题上涉嫌玩忽职守。报道称,王雅军也在社交媒体发布了举报信,但在六小时内被屏蔽。
德国之声在网上找到一份署名王雅军、日期为2023年12月17日的举报信截图,其中写道,原来的中国裁判文书网近几年来已经减少更新,而新建的数据库如果不共享,那将是司法公开的倒退。院长张军负有领导责任。
举报信中同时指出,《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也规定,法院应公开生效的裁判文书。
最高法回应未消除疑虑
12月22日,中国官方的央视网报道了最高法的回应。报道写道,自2013年以来,原本的裁判文书网已经累计公开1.3亿篇裁判文书,被视为中国司法公开的成就,但近年来每年公开数量下降,登录愈加困难,引发公众疑虑。而最高法的回应是,新建的案例库"当然要向包括专家学者、律师、当事人等在内的社会公众开放"。新的案例库将提高检索功能,发挥大数据的作用。该案例库已收录2000多个案例。
最高法同时强调称, "公开"与"公布"不能划等号,司法公开并不意味着所有司法信息都要在互联网上发布。
今年1月14日,最高法再次作出回应,院长张军称,"具有法治引领、教育、警示作用的文书,都应当上网;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的文书,要更多地上网;上网文书数量应当保持相当规模,并应当覆盖各审判领域、多种案件类型"。
具体会如何落实?中国国内外法律界的疑虑并未消除。
裁判文书网“不再完整”
耶鲁法学院教授张泰苏在微博上写道:历经大半年的业内讨论与争议之后,最高院似乎做了些许让步,但依然坚持大量下架中级法院以下的裁判文书:"具有法治引领、教育、警示作用的文书,都应当上网。最高法、高级法院的文书,要更多地上网。"也就是说,从此之后,裁判文书网基本只能当作示范性案例集去用,而不能当作完整的司法审判数据库去用了。对司法判决的量化实证研究,到底还是停滞在了2014至2018这短暂的四年窗口里。
在他这条帖子下面也有网友留言说:"裁判文书网曾经给我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写法律专业毕业论文的时候,大量的案例参考也是来自文书网。可惜。"
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律教授克拉克(Donald Clarke)也表示,最高法的表态并未消除法律界的忧虑。他向路透社表示:"仅具有教育意义的文书有关部门才会放上网,这恰恰是我们所担心的。"
相关举措或导致"选择性透明"
乔治城亚洲法律中心执行主任克罗格(Thomas Kellogg)表示,中国最高法限制公开的举动所引发的批评,显示中国法律界"至少还存在某些改革派的声音",要求向公众公开。
香港中文大学法学教授穆秋瑞(Ryan Mitchell)表示,最高法承认公开的重要性是积极的,但相关举措仍可能指向"选择性透明",具有政治敏感性的案件仍可能被故意不予公开。
据路透社报道,自2021年起,涉及死刑、国家安全以及"寻衅滋事"的裁判文书从网上被移除。"寻衅滋事"的罪名时常被用于指控政府批评人士。《哥伦比亚法律评论》的学者发现,2022年有关"铁链女"的新闻引发公众愤怒后,有关拐卖人口的判决书从网上被移除。
据中国媒体报道,"裁判文书网"是全世界最大的裁判文书库。然而,每年上网文书数量从2020年的1920万件、2021年的1490万件降至2022年的1040万件。2023年上网文书数量为511万件。
(路透社等)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