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4T09:26:22.209Z
中國股市跌不停引發各方討論。圖為北京證交所。(資料照)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路透社引述美國銀行的分析師觀點,認為所謂「雪球」衍生性金融產品的效應,是這波股市下滑的原因之一,拖累原已疲軟的股市。這波雪球效應如今不只影響中國股民,南韓也有不少散戶受到衝擊。

什麼是「雪球」?

中國的「雪球」是一種與特定的股票指數(例如中證500、中證1000指數)掛鈎的高風險投資產品;只要此一指數維持在預先設定的範圍之內,投資人就會獲得類似債券的收益。

若指數上漲到所謂的「敲出」(knock-out)價格以上,則合約終止,投資人獲得此期間內的收益;若下跌到「敲入」(knock-in)價格以下,則投資人可能要承擔本金虧損的風險。

中證1000指數本週跌破5000點,觸發了許多「雪球」產品的「敲入」事件,導致股票期貨被迫拋售,也進一步對市場造成壓力。瑞銀集團的分析師估計,目前「雪球」產品未清償的名目本金約為500億美元,且約有40%可能已觸及「敲入」價格。

延伸閱讀:中國股市跌不停 胡錫進:為股市表現難過

一位投資散戶施先生(音譯)向路透社表示,2023年初,投資了跟中證1000指數掛鈎的2年期雪球產品,總價100萬元人民幣。

施先生投資時,原本期待可以獲得至少8%的收益,然而他投資的產品在本週一觸及「敲入」價格;如今,除非指數在1年內回升40%、至7000點的水平,否則他就不但賺不到錢,還會損失部分本金。

彭博社指出,這種產品近幾年在中國相當熱門,提供產品者包含中國最大型的券商,如中信證券和中金公司。理論上,一連串的雪球產品的「敲入」事件,不會直接影響中證500或中證1000指數,只會影響期貨。分析師一般認為,並不存在直接影響實際股票的即時機制。儘管如此,市場仍會對任何可能的傳染效應而產生不安情緒。

路透則引述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分析師表示,雪球效應是股市下跌的原因之一,亦拖累了本來就已經疲軟的中國股市。該行預估,若中證500指數或中證1000指數再下跌6%至7%,將會引發新一輪「敲入」衝擊。

2021年,中國的證券監管機構曾要求,企業應確保其雪球產品只消售給合格的投資者,並充分披露相關風險。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規定,對雪球產品的投資上限是公司總資產的25%。

延伸閱讀:中国股市惨跌 “这可能是投资者能承受的最后一滴水”

據路透社報導,聯博資產管理公司資深投資策略師David Huang上週五(19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雪球」產品類似於2008年金融危機時販售的指數掛鈎產品,投資人押注美國股市跌幅不會高於25%或30%。

他說:「結果,你認為不會發生的事情還是發生了。」這也顯示A股可能確實處於「最後一輪下跌」,暗示相關的拋售可能代表股價幾乎要觸底。

相关图集:危机四伏的中国经济

房企爆雷:8月初,中国又一家房地产开发商巨头碧桂园面临违约风险。该公司有2笔美元计价的债务8月8日逾期未支付利息。作为少数尚未出现违约的中国大型房企之一,碧桂园的“爆雷”是对本已脆弱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又一打击。在本次房地产危机中首先触礁的恒大集团则于8月17日依美国《破产法》,向美国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恒大的负债高达3300亿美元。其在2021年底发生违约,导致中国各地出现大批未完工的烂尾楼。大多数分析师认为,未来几个月内,中国的房产价格和销量仍将进一步下滑。
信托失信: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的金融信托行业也出现危机。在7月底传出中融国际信托集团无法按时支付票息和本金消息后,中国媒体8月中旬报道,数十种中融信托产品出现逾期兑付。该集团北京总部前发生投资者要求还钱的抗议(图)。中融管理着约1380亿美元资产。许多中国房地产开发商通过信托公司进行项目融资。控制中融的中植集团管理着超过一万亿元人民币的资产,也承认有流动性困难。路透社报道指出,中国影子银行的资金总量大约为3万亿美元,相当于英国国民经济的总体量。影子银行的一系列支付违约行为可能会引发广泛的连带效应。
生产、零售数据低迷,通缩风险上升: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月经济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工业产出和投资增速都低于预期。这显示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商业和消费引擎动力严重不足,通货紧缩风险上升。同时,7月份中国银行新增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双降,其中信贷增量比六月份骤减了89%,是2009年11月来的最低的新增贷款量。
进出口双降、外商投资滑坡: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七月份中国外贸数据远低于预期,进口同比下降了12.4%,出口则萎缩了14.5%。根据中国商务部7月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的外国对华直接投資(FDI)较去年同期下降2.7%;二季度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同比下降20%。而彭博社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所公布数据的计算则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外商直接投资负债同比暴跌87%。尽管有中国专家在财经媒体分析称,上述数据差别源于统计口径不一致,但外资流入明显减少已是不争的事实。
青年失业率创新高:今年以来,中国的青年失业率持续上升,4月份突破20%,6月份已升至21.3%。各项经济数据低迷让民众对经济前景和就业形势的焦虑增加。而国家统计局8月却宣布,全国青年人等分年龄段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将暂停发布。这一消息引来民众的广泛批评和嘲讽,有网民戏称当局这次从工具箱中拿出的是“眼罩”。
外银下调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根据路透社8月18日对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巴克莱银行、德意志银行研究中心和野村证券五大券商此前以及最新对中国2023年GDP增长预期的对比,摩根士丹利将对中国2023年的GDP增长预期从此前的5%下调为4.7%;摩根大通从5%下调至4.8%;巴克莱银行从4.9%下调至4.5%;德意志银行研究中心从5.3%下调至5%;野村证券从5.1%下调至4.6%。路透社指出,主要券商下调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背景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危机使得经济增长前景进一步恶化。

韓國散戶受中國股市下跌波及

值得注意的是,路透社報導指出,除了中國散戶受影響外,投資與香港恆生指數掛鈎之金融產品的韓國散戶,也因恆生指數本月下跌11%而受衝擊。

據韓國各大銀行統計,截至本月19日為止,其主要銀行銷售1月到期、價值4326億韓元的金融產品中,已經損失了2164億韓元。韓國金融監管機構自1月8日起,調查12家銷售與中國股票掛鈎的韓國本土銀行和證券公司,檢視是否有不當行為。

監管機構估計,有多達115億美元、與港股指數掛鈎的商品中,將有20%在2024年第一季到期,32%於第二季到期。這些衍生性商品的巨額損失,可能在未來陸續顯現。

(綜合報導)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