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30T12:37:12.159Z
西伯利亚力量是俄罗斯东部最大的天然气输送系统,向国内消费者以及中国供应天然气。

(德国之声中文网)去年,俄罗斯副总理维多利亚·阿布拉姆琴科(Viktoria Abramtschenko)曾向俄罗斯国家通讯社塔斯社表示,从俄罗斯途径蒙古国向中国输送天然气的"西伯利亚力量二号管道"蒙古部分的建设将于2024年第一季度或上半年开始。

不过,蒙古国总理罗布桑那木斯来·奥云额尔登(Luvsannamsrai Oyun-Erdene)近日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西伯利亚力量二号管道"的工程建设可能面临延迟开工。他说,"双方都需要更多时间,中俄双方仍在进行计算和估计。"他表示,中俄双方虽然对这个项目都有浓厚的兴趣,但是却一直未能就一些相关的细节达成一致意见;而过去两年全球天然气价格的飙涨也让中俄两国的谈判趋于复杂化。不过,他仍预计,西伯利亚力量二号将于2024年开始建设。

蒙古国总理罗布桑那木斯来·奥云额尔登(Luvsannamsrai Oyun-Erdene)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1月25日报道,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Alexander Novak)25日宣布,"西伯利亚力量二号"的建设时间和成本将在莫斯科和北京签署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后确定。他表示,目前已经进行了技术和经济分析,并对新管道的资源基础和初步技术参数进行了评估。

西伯利亚力量二号预计全长3550公里、其中有950公里穿越蒙古国领土。英国金融时报指出,十多年来,这条管道一直是莫斯科的优先事项,而自从欧洲为回应俄罗斯2022年全面入侵乌克兰而限制了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以来,这条管道变得更加重要。"西伯利亚力量二号管道"一旦建成,预计每年从俄罗斯经蒙古国向中国输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几乎相当于目前闲置的俄罗斯和欧洲之间的北溪1号之前的输气量。铺设在波罗的海海底的北溪1号输气管道2022年9月被炸受损。

俄罗斯2023年对华天然气出口额大增

俄罗斯与中国之间已有一条被称为"西伯利亚力量1号"的输气管道。该管道从2019年开始供气,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满负荷运营能力。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1月3日宣布,2023年经"西伯利亚力量"管道供华的天然气约为2022年的1.5倍,达到227亿立方米。此外,中国2023年从俄罗斯购买的液化天然气也增加。塔斯社1月20日报道,海关数据显示,俄罗斯2023年对华出口液化天然气逾800万吨,较2022年增长23%。塔斯社报道还称,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俄罗斯2023年对华天然气出口额较2022年增长61.7%,达到64亿美元,位列第二,排在土库曼斯坦之后。

中国有何考量?

在西伯利亚力量二号的问题上,尽管俄罗斯一再强调准备开始该项目的建设,并称俄中双方已经就管道建设和运用安排达成了一致意见,但北京方面却始终基本保持沉默。就蒙古国总理有关"西伯利亚力量二号管道"的工程建设可能面临延迟开工的表态,路透社联络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和克里姆林宫请求置评,但是没有收到立即回应。路透社也无法联络到中国的外交部,寻求对此事的评论。

有分析人士认为,对中方而言,能源安全虽一直是重中之重,但中方也在避免过度依赖任何一个出口国。此外,通过新路线输送天然气的条款、包括定价等问题,中俄还没有达成一致。中国可能试图为"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天然气争取更低的价格。"西伯利亚力量二号"全部完工也需要数年时间,而中国更多转向可再生能源的计划也导致2030年后中国对天然气需求的不确定性增加。

相关图集:2023年中俄关系: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中俄关系“历史最好时期”:2023年初,一位女性在黑龙江省黑河市直播,隔河相望的就是俄罗斯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中俄在历史上有过“严寒”的时期,如今两国关系却相当热络。中国外交部网站称,当前,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一带一路见“老朋友”:自2022年2月入侵乌克兰以来,俄罗斯备受国际孤立。然而,2023年10月,普京却作为贵宾在北京受到迎接,出席受到争议的中国“一带一路”项目峰会。习近平在会晤中称普京为“老朋友”。2018年向普京授勋时,他还曾称普京是他“最好的知心朋友”。
双边贸易2000亿美元:习近平2023年12月20日会晤俄罗斯总理时表示,今年1-11月,双边贸易已提前实现年2000亿美元的目标——这是原定2024年的目标。中国对俄出口实现50%以上的增长。图为以促进中俄边境贸易为宗旨的黑龙江自贸区黑河片区。
对俄汽车出口迅猛:中国的数字显示,特别是对俄汽车出口增长迅猛。中国四个品牌汽车进入俄罗斯市场前五名。中国媒体报道称,从2022年初到如今,中国品牌汽车在俄罗斯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攀升,如今已占据半壁江山。图为向俄罗斯出口的长城汽车。
能源供应增加:俄罗斯是中国第一大能源进口国。去年底,“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全线贯通。如今,双方正在讨论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线。中国媒体报道称,俄气公司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对华天然气供应量同比增长46.6%。图为俄东部的科维克塔天然气田。
军民两用:欧美对于中国一些企业向俄罗斯出口军民两用物资提出批评。西方媒体报道称,中国向俄罗斯提供芯片,以及可用于军民两用的无人机和卡车。中国外交部表示,一向谨慎对待军品出口,一贯依法管制两用物资。中国的商务数据显示,对俄出口最多的是机电及电子消费品,占比高达40%。图为烟台港向俄罗斯扎鲁比诺港运送的重型卡车。
加强军事关系:除经贸外,两国也承诺加强军事关系。不过专家认为,俄中之间并不会成为北约那样的军事联盟,尽管俄罗斯拥有某些军事科技,中国仍然感兴趣,而中国在芯片领域无疑拥有俄罗斯所需要和进口的技术。今年7月,中俄在日本海举行两国最大规模的联合军演。图为中国战舰在演习后在海参崴休整。
2024年:中俄建交75周年:2022年2月普京访华时,中俄发表联合声明称,“两国友好没有止境,合作没有禁区”。中国迄今未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但分析认为,中俄之间更多是现实主义、特别是纯粹的利益关系;这是一种依赖性的关系,而不是友谊。

(综合报道)

©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