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2024 - 21:34

2024台湾总统大选结果13日出炉,民进党赖清德赢下最终胜利。各种有趣的分析不断流出,因为这是一次超复杂的三角竞争,或许连介选也难以奏效。

对于总统选票部分,由于出现民众党柯文哲而形成三人竞选,给这次选举带来一系列附加的变数:柯文哲的选民会不会“弃保”而有利于国民党侯友宜?直到选战的最后几天,人们才认定柯文哲选民不会“弃保”,但难以得到数字的估计。

最终结果显示: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在这次大选得票率约40%,相较于前次蔡英文连任成功的得票率减少约18%。著名的台湾选举专家,日本学者小笠原欣幸认为:约18%选票流向了民众党总统候选人柯文哲,这恰恰是赖清德少于蔡英文4年前得票的部分。

小笠原也表示,4年前有较多年轻人票投给蔡英文,但这次到了选举的最终盘,他认为年轻人更倾向投给柯文哲。不过,柯文哲虽然号称走出两大政党体制之外的新路线,但是在台湾未来与中国的关系,以及要如何保障台湾未来安全等重大议题上,更多台湾选民最终选择了要继承蔡英文路线的赖清德。

不过,有不愿具名的国民党蓝委检讨认为,从总统得票率看,民进党绿营虽然被民众党白营吸走年轻、甚至中间的选票,但基本盘仍非常稳固。相比之下,国民党的基本盘却是持续萎缩的;2020年韩国瑜参选总统的得票率为38%,这次大选侯友宜得票已降为33%左右。

国民党竞选失败的原因是复杂的:首先,除了两岸议题上,赖清德的政策得到更多认同以外,“蓝白合”最终破局对国民党更加不利。这预示着:国民党要赢过民进党绿营的机会将是微乎其微,但当时蓝营出现的非常有利乐观的整合形势曾经蒙蔽了各方眼睛。

国民党虽然输了总统票,但却在政党票上领先于民进党,以一票之差成为议会最大党。这或许是对国民党的唯一安慰,而这恰恰是“蓝白合”带来的成果。从立委选区就可看出端倪:只要是在蓝绿对决选区,只要出现蓝白合状况,像台中市各选区,蓝营候选人的票数都会冲高,这让蓝营囊括不少立委的席次,并导致部分优秀的民进党绿委中箭落马。

国民党党内人士也指出侯友宜总统候选人本身及其团队的缺失:从区域得票数看,国民党的策略是:“北票南补”、决战中台湾,但侯友宜在台北和新北的票数却都落后绿营,连在侯友宜担任市长的政治本命区新北市的得票数、也低于2019年连任时的115万票。

侯友宜阵营在选前不断到南部扫街拜票,希望拉近与绿营的差距,确信透过北部、中部都赢的状况下,获得胜利;但从最后得票数看,侯友宜团队勤走中南部似乎未产生效果,最终形成顾此失彼状况。而在选前的各项民调就显示,侯友宜的大本营新北市选情已不稳定,虽然透过不少新北蓝营在地人士拚命抢救、拉票,盼让侯友宜能专心顾南部选情,但最后票数显示,效果并不显著。

国民党辅选人士告诉中央社:对比所有蓝营立委得票数与国民党的政党票,侯友宜个人的总统得票都低于这两者,这代表蓝营支持者出现分裂性的投票状况。

至于更深层的原因,应该是蓝营选民对侯友宜过去与国民党保持距离,以及2020年总统大选时没有全力帮忙、四大公投时的岁月静好等“旧怨”有关,“问题还是出在产品本身”,也就是侯友宜本身。

这次台湾总统大选的败者名义上有侯友宜和柯文哲两人,但名次第三的柯文哲虽败犹荣,侯友宜却不是。

总统大选的成败从来不仅仅是个人问题。此次台湾总统大选三党竞选带来巨大的复杂性:国民党蓝营有人检讨:想靠从民众党白营吸走曾支持民进党绿营的年轻选票,再透过蓝营自身基本盘获得胜利的想法,是不实际的;国民党未来要思考如何拓展票源,尤其是要让年轻人对又老又旧的国民党改观,争取青年的支持至关重要。

除了复杂的三方缠斗的内部因素,还有中国介入台湾选举的手段,包括台北市多名里长疑受招待赴中国旅游,以及中国施压台湾艺人等。对此,小笠原表示:据他观察,对台湾人而言,中国会伸手介入选举已经是一种常识,甚至说已经太过习惯了。中国这么做是希望帮侯友宜吸引选票,从表面上来看并没有成功,但他认为中国的作法愈来愈升级、巧妙,这一点值得台湾注意。此外,中国一直把赖清德形容为“台独派”而相当警戒,未来势必会密切观察赖清德在5月的就职演说要传达怎样讯息,台面下也会以各种方式给赖清德施压。

作者: 肖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