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專家:台灣需更重視戰時後勤補給問題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16日專電)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中國安全及國防政策高階研究員溫玫雅(Meia Nouwens)告訴中央社,考量台灣的地理條件,台灣有必要更重視台海衝突衍生的後勤補給問題。
俄羅斯2022年2月全面侵略烏克蘭,戰火至今未歇。俄烏進入持久戰、消耗戰,這促使歐洲各國加大力道著手應對自身在軍事儲備、軍工業投資、後勤補給、軍民和產業動員等領域的不足。溫玫雅說,台灣同樣能在相關領域做得更多。
IISS近日在倫敦發布厚達550頁的2024軍事平衡(Military Balance)報告,作者之一溫玫雅會後接受中央社採訪。
今年是IISS第65次發布相關年度報告,分析彙整173個國家的軍事能力和國防經濟發展情況,並首度納入海上及水下無人機(UMV)相關資料。UMV是較新的軍事科技領域,在俄烏戰爭的實戰運用近來引發關注。
溫玫雅提到,她認為台灣正嘗試從俄烏戰爭汲取有用教訓,這也是其他國家正在做的。不過,台灣顯然面臨幾個較特別的困難,包括軍事供應源有限,以及需思考如何有效混用常規軍事能力與符合美國定義的「不對稱作戰」能力。
儘管美方與台灣方面對大型載台和不對稱作戰能力的合理投資比例有不同看法,溫玫雅認為,混合使用或許較符合台灣的防衛需求。
至於北京對台灣的軍事野心,溫玫雅指出,從公開資料研判,中方正朝2027年達成有能力侵台的目標前進。共軍在落實現代化改革確實面臨幾項挑戰,包括在資訊化(informatization)、人員招募(特別是科技和工程專業人才)等領域,但各界應避免因此低估共軍的能力發展,一如應避免高估貪腐案對共軍的衝擊,更何況共軍的現代化是受足夠強大的政治意志推動。
根據IISS的2024軍事平衡報告,中國已強化軍力投射和長程部署能力,這驅動西方和亞洲國家增強合作,以抗衡中國。
中國去年不僅和俄羅斯海、空軍在亞洲加強聯合行動,並於第一季在印度洋陸續與俄羅斯和南非以及俄羅斯和伊朗舉行海軍聯合演訓,去年7月更罕見至奈及利亞的非洲大西洋岸進行靠港訪問。
去年8月,中、俄海軍出動總計11艘船艦,在鄰近美國阿拉斯加及阿留申群島(Aleutian Islands)的國際水域聯合操演。此外,中俄去年4月簽署備忘錄,雙方擬在北極圈強化「海上執法」合作。
中俄的海上協作激發美國、加拿大等國家調整防衛作為。美國在阿拉斯加建設的第一個北極圈深水港預計於2027或2028年啟用,加拿大則預期今年內啟用位於極圈內的納尼希維克(Nanisivik)海軍設施。
共軍也持續發展長程打擊能力。根據IISS的報告,中共火箭軍積極以中長程彈道飛彈替代部分中程彈道飛彈,例如以「東風-26」取代可搭載核子或常規武器的「東風-21」。「東風-26」的設計講求能夠快速在核子和常規彈頭之間替換,以及對陸地和海上目標實施精準打擊,範圍擴及「第二島鏈」。
中國海軍去年5月曾出動山東號航空母艦,偕同火箭軍在西太平洋距美軍關島基地約740公里處聯合演訓;2022年底,遼寧號航艦曾在距關島不到700公里處操演。這顯示共軍試圖將打擊能力延伸至包含關島的「第二島鏈」。報告提到,性能更強的福建號航艦預計2025年可投入服役。
除了海上艦艇,報告指出,美方評估,共軍094型彈道飛彈核潛艦已配備較長程的潛射彈道飛彈「巨浪-3」。若此評估符合實情,則中共海軍恐將具備自中國近海威脅美國本土的能力。
IISS的報告另提到,中方試圖從俄烏戰爭學習,這也反映在共軍的現代化工作。陸軍去年6月曾演練以無人偵察機及雷達對抗可攜式防空和反坦克飛彈;領導層也著手檢視調整行動計畫,著重相關產業、後勤補給、傷亡後送和人員醫治的長期運作。
此外,共軍可能加強對預備役人員的運用、提升他們的作戰能力。透過去年3月施行的「預備役人員法」等一系列新法規和措施,中方全面提高預備役人員服役年齡上限、放寬軍民動員規定,包括授權中央軍事委員會和國務院在戰爭期間視需要調整人員徵召條件,並允許軍方動用民間基礎設施和物資。(編輯:陳正健)113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