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ebe Kong
2024-02-01T08:00:21.332Z
2019年6月,香港市民走上街頭反對逃犯條例修訂

(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反修例運動期間,超過百名示威者闖進香港立法會,共14人被起訴暴動罪。6人不認罪的被告當中,4人在週四(2月1日)被裁定暴動罪有罪,包括香港演員王宗堯;餘下2名報稱記者的被告成功脫罪,但另一項「進入或逗留在會議廳範圍」罪成。全部人即時還押等候3月判刑。

2019年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22週年,有反修例(反送中)示威者升級行動包圍立法會,不滿政府在港人和平遊行後仍拒絕撤回逃犯條例修訂。他們闖入和短暫佔領立法會數小時,議事廳和大樓內的區徽和多處被塗鴉破壞,有示威者宣讀「七一宣言」要求港府回應民意和落實普選,成為反修例運動其中一起最矚目的事件。

事件最終以防暴警察施放催淚彈和清場作結,大部分示威者在清場前自行離開。警方在事後展開拘捕行動,案件一直延至2023年才開審。

被告演員王宗堯供稱,當晚因為知悉有記者需要充電器,購買後進入大樓交給記者便離開。他說自己只在立法會大樓內逗留3至5分鐘,在會議廳更僅停留了27秒。法官認為當時警方準備清場,沒必要以身犯險,批評他砌詞解釋。法官稱從片段可見王宗堯曾與示威者擁抱、拍肩,顯示他表達支持和鼓勵,意在參與暴動。

延伸閱讀:元朗暴袭震惊各界 港人质疑「警黑勾结」

45歲的王宗堯是香港電視及電影演員,出道初期在台灣發展。他曾為黃之鋒等人創立的政黨香港眾志在立法會選舉中助選,並在2020年民主派初選中參與造勢活動。法官認為,王宗堯身為藝人的知名度會引起示威者注意,他出現於暴動現場是促使和協助暴動,裁定罪名成立。王聞判後一度拭淚,被押走時向女友揮手道別。 

延伸閱讀:港府以國安為名推動整肅 專家:中港治理模式逐漸趨同

記者進入會議廳罪成 最高可囚3年

至於2名暴動罪不成立的被告,供稱當時是網媒《熱血時報》記者和城市大學學生記者。法官接納兩人提出的採訪佐證,指找不到任何協助或支持暴動的行為。

不過,兩人被指控的另一項「進入或逗留在會議廳範圍罪」則成立,面臨最高3年監禁和2000港元罰款。法官指,事發時立法會已發出「紅色警示」,要求所有人離開,認為記者不可能不知情,但卻沒有聽從指示。城大學生記者被指在會議廳內觸碰被示威者撕毀的《基本法》小冊子,法官指記者採訪並非無限制,其行為屬不守秩序和干擾案發現場物品,與記者工作無關。

審訊期間,被告之一林錦均爭辯自己在不自願下招認案情。他透露在2019年8月回中國內地探親時,被公安以「尋釁滋事罪」扣留和盤問衝擊立法會一事,被迫寫下悔過書和承認參與示威。同年9月有港警到內地看守所會見他,威脅若不招認將無法回港,他於是承認曾撞擊玻璃,一個月後被公安移交回港。但港警在庭上否認在內地進行調查,僅稱北上為核實被告身份。

有被告當時在會議廳內被拍到沒戴口罩,呈堂證據影片中他接受傳媒訪問時說,決定留守議會已預料會坐牢「十年八年」,稱在香港長大「很喜歡這種有自由、尊嚴的生活」。另一人被拍到推倒時任特首林鄭月娥的肖像。

2020年11月,香港民主派人士在立法會內高掛批評時任特首林鄭月娥的布條

其餘已經認罪的8名被告,包括多位較知名的社運人士,例如:被控民主派初選顛覆政權案正被還押的鄒家成和劉穎匡、前香港大學學生會會長孫曉嵐等。案情指,警方在會議廳內被撕毀的《基本法》小冊子上找到鄒家成的指紋,部分人則被拍攝到身處立法會內向媒體及示威者發言。他們早前已經被收押,稍後所有被告會逐一向法庭陳情,讓法官考慮刑期。

在香港現行法例下,暴動罪最高刑期是判囚10年。港府本週提出基本法23條立法方案,建議訂立新的「叛亂罪」針對危害國家安全和主權的暴動行為,並提高刑罰。

 

相关图集:香港年轻人为何投入「反送中」行列

「政治局势不断恶化」:22岁的泽琳娜刚从电影学院毕业。 对她来说,香港的政治情势不断恶化,而她与身边的朋友都很努力尽一己之力维护香港所拥有的一切。 她告诉路透社:「我有美国护照,所以照理来说,我随时都能选择离开香港。 但我仍希望我们能促成一些改变。 如果情况持续恶化,我会选择离开香港,但目前为止,我仍在这里持续替香港奋斗。 」
「我们愿意为信念挺身而出」:23岁的林先生与母亲与四位姊妹同住一个屋檐下。 他向路透社表示,即便明知会失败,许多香港年轻人仍选择为信念挺身而出,而非眼睁睁看着香港的情况继续恶化。 他说,虽然香港年轻人愿意为理念奋斗,但有时也很难保持正面乐观的态度。 他表示:「我有时候也想或许应该赶快放弃抵抗,选择移民到别的国家。 」
「高房价迫使我考虑移民」:26岁的约翰是从顶尖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但毕业两年的他,却因为得偿还学贷与供养父母,导致他无多余的钱去买属于自己的公寓。 他告诉路透社:「令我气愤的是香港政府准许中国投资客买走有限的土地,而房仲也把房价调涨到一般香港人无法负担的程度。 我目前很认真的在考虑移民新加坡或泰国的可能性,因为我对香港的未来已感到十分失望。 」
「我们需要有个民选的特首」:23岁的彼得是名创业家,而他与父亲同住一间仅5平方米的房间。 他认为香港政府近年来推动的许多政策让越来越多中国人能移居香港。 他告诉路透社:「如同中国政府在西藏、广东或新疆推动的移民政策,香港政府正试图透过推动大湾区来强制推行香港与中国之间的文化融合。 我觉得,香港需要一个真正民选的特首,因为这是中国在香港主权移交前向国际社会做出的承诺。 如果没有真正民选的特首,香港政府将永远推出符合中国利益的政策。 」
「我需要赚更多钱」:21岁的鲁卡还是名学生,但她目前已展开一周工作七天的生活。 她告诉路透社:「我不断工作是为了能存钱买属于自己的公寓。 我除了有份固定的办公室工作外,也兼差家教。 我必须赚更多钱来付学费及支持我的家人。 我们这个世代的香港人每天面临各种不同的压力,而我希望香港的下一代不需要面对这样的压力。 」
「集结力量才能改变现状」:29岁的李先生是名音乐家,而对他而言,雨伞运动让他理解单纯透过一场社会运动,无法改变香港的现状。 他告诉路透社:「唯有集结许多人的力量与努力,才能改变香港的现状。 我很怕有一天我无法再阅读某些书籍或是唱特定的歌曲。 然而,我同时又认为艺术与音乐比很多东西来的更强大。 如果我透过音乐来表达香港的现状以及我们该奋斗的目标,那么音乐对香港来说就会变得十分重要。 」
「28年后的香港会是什么样的面貌?」:22岁的梁小姐目前是名仍在就学的法学院学生。 她认为,不少香港人因为一国两制的50年期限而对香港的未来感到担忧。 她说:「中国会让香港维持现状,还是他们会试图把香港变成另一个中国城市? 对我们来说,预测香港的未来是令人害怕的一件事。 原先我们期望能获得真普选,但现在香港的政治情势不断恶化。 我们现在不但没有真普选的权利,中国在香港的政治影响力也越来越强。 」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