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6T09:30:15.767Z
圖為瓜地馬拉新總統阿雷巴洛今年1月15日宣誓就職。(資料照)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美洲國家瓜地馬拉外長馬丁尼茲(Carlos Ramiro Martinez)週一(2月5日)向路透社表示,該國打算維持與台灣的既有關係,但也在考慮尋求與中國發展正式的貿易往來。

馬丁尼茲說:「我們將在既有的層級上繼續跟台灣合作……但(瓜地馬拉)總統已指出,我們不能忽視中國代表的份量與力量。」

馬丁尼茲表示,瓜地馬拉對於與中國接觸有興趣,盼能嘗試發展在貿易方面發展關係,透過成立一個「貿易利益辦公室」,讓瓜地馬拉產品找到中國的市場。他補充稱,該國把此事公開,強調「這不是對台灣或美國的突襲。」

相关图集:台湾还有哪些邦交国?

危地马拉:拉丁美洲是台湾邦交国最集中的地方,共有8个。危地马拉西滨太平洋,东临加勒比海,北与墨西哥接壤,是古代玛雅文化中心之一。人口1124万,首都危地马拉城。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1933年与中华民国建交。
巴拉圭:巴拉圭是南美洲内陆国家,面积41万平方公里,人口664万,首都亚松森(Asunción),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农牧业是该国经济主要支柱,此外巴拉圭国家足球队是南美一支劲旅。1957年与台湾建交。巴拉圭将在2023年4月举行总统大选,在野党候选人已经表示,如果当选将考虑与台湾断交,转而与中国建交。
貝里斯:又称伯利兹,前身为英属洪都拉斯,位置在中美洲东海岸。是人口最少、人口密度最低的中美洲国家。
圣文森:全名为「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简称圣文森国,位于拉丁美洲,1981年起与中华民国建立邦交关系。
圣克里斯多福及尼维斯:又称圣基茨和尼维斯,位于加勒比海。2018年五月,在台湾被拒绝参与世界卫生大会(WHA)时,圣克里斯多福及尼维斯代表与台湾的卫生福利部部长见面并且支持台湾参与大会。
海地:海地是加勒比海岛国,面积2.8万平方公里,人口1070万,首都太子港,官方语言为法语和海地语。海地是全球最贫穷国家之一。2010年发生大地震后,海地经济一定程度上依赖国际社会的援助。1956年与台湾建交。
圣露西亚:又译为圣卢西亚,是个位于加勒比海的火山岛国家。曾经在1997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而与中华民国(台湾)断交。之后又在2007年与中华民国恢复邦交关系。
史瓦帝尼:又译斯威士兰(Swaziland)位于非洲东南部,东邻莫桑比克,其余方向与南非接壤。面积1.74万平方公里,人口130万。官方语言为英语和斯瓦蒂语,经济上主要依赖南非。1968年与台湾建交。
帕劳:又译帛琉,位处西太平洋,1999年与中华民国建交。2017年开始,中国以帕劳与中华民国之间维持邦交关系为由,指示旅行社停飞帕劳之后,中国游客遽减。由于来自中国的旅客实在太少,帕劳太平洋航空甚至在2018年时,宣称以成本考量决定暂停飞往中国的航班。
马绍尔群岛:马绍尔群岛是位于太平洋中部的岛国,由一千多个岛礁组成,面积181平方公里,人口5.3万,主要为密克罗尼西亚人,官方语言为英语和马绍尔语。1986年从美国托管下独立,1998年与台湾建交。
图瓦卢:图瓦卢位于南太平洋,由9个环形珊瑚岛群组成,国土面积约为26平方公里,人口1.1万。1979年与台湾建交。图瓦卢海拔最高4.5米,受到海平面上升的严重威胁。2001年该国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由于面临国土被海水吞没的命运,该国居民将逐步撤离,举国搬迁新西兰。
梵蒂冈:梵蒂冈是台湾在欧洲唯一的邦交国。位于罗马城内的梵蒂冈,面积仅为0.44平方公里,被称为城中之国,是天主教罗马教廷所在地。1942年与中华民国建交。

延伸閱讀:中美洲議會「排台納中」北京向瓜地馬拉招手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記者會上重申「一個中國原則」,呼籲瓜地馬拉「順應歷史大勢和時代潮流」,盡早做出符合其國家和人民根本和長遠利益的「正確決斷」。

據台灣中央社報導,台灣外交部回應指,瓜地馬拉總統阿雷巴洛(Bernardo Arevalo)的立場始終一致,在其選舉前後都多次表態支持雙方邦交,且強調維繫雙方邦誼跟發展對中經貿關係,兩者互不衝突。

此外,台灣外長吳釗燮1月14日出席阿雷巴洛就職典禮時,阿雷巴洛也主動表示將「信守維護」雙方邦誼,台灣政府則將在民主自由價值、友好合作的基礎上,深化與瓜地馬拉的合作。

阿雷巴洛今年1月上任,他誓言終結貪腐,同時尋求與中國建立關係。

上一任瓜地馬拉總統賈馬特(Alejandro Giammattei)曾於去年4月率團造訪台灣,強調瓜地馬拉人民與政府對台灣「堅若磐石的情誼」。

對於賈馬特出訪台灣,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當時回應稱,瓜地馬拉與中國沒有外交關係是「不合理的」;毛寧也重申中方的「一個中國原則」,並主張瓜地馬拉與中國發展關係符合對方的「根本利益和人民心聲」。

圖為時任瓜地馬拉總統賈馬特去年4月在台北與台灣外長吳釗燮會面。(資料照)

中國「銀彈外交」見效

瓜地馬拉是台灣僅存的12個邦交國之一。許多曾與台灣維持邦交的國家先後轉向中國、與台灣斷交,包含宏都拉斯諾魯等國。

今年1月,太平洋島國諾魯宣布與台灣斷交,當時中國外交部則稱此為「主權國家獨立自主做出的選擇,說明一個中國原則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不久後,吐瓦魯財長潘恩紐(Seve Paeniu)公開表示,將在選後重新審視與台灣的外交關係,引起多方關注。

台灣外交部則回應,中國不斷謀奪台灣邦交國,不排除是為了打壓台灣在國際上的空間,再次利用吐瓦魯選舉「惡意操弄議題及影響特定候選人,意圖發動認知戰」,呼籲國際社會反制北京「介選」行為。

吐瓦魯總理拿塔諾(Kausea Natano)接受中央社專訪時重申,多數新任國會議員支持台吐關係,確信新國會及新任總理也將支持兩國邦誼。

近年來,中國持續擴大在拉丁美洲的經濟影響力;此區在歷史上曾與美國維持較緊密的關係。台灣則釋出訊號,顯示不再希望與中國競逐所謂的「金援外交」。

延伸閱讀:巴拉圭新總統晤蔡英文:任內將與台灣站一起

(路透社、中央社等)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