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1T11:38:12.830Z
近百万罗兴亚人居住在孟加拉国边境地区科克斯巴扎尔拥挤的竹子和塑料营地中

(德国之声中文网)孟加拉国日前表示,由于支持已经在该国的大量罗兴亚难民威胁到了自身的安全,将不再允许更多进入该国。

数十年来,穆斯林罗兴亚人在佛教占多数的缅甸面临迫害,近百万人居住在孟加拉国边境地区科克斯巴扎尔的拥挤的竹子和塑料营地中;大多数人是从2017年的军事镇压中逃离过来的。

缅甸军政府将罗兴亚人视为外来闯入者,并拒绝给予他们公民身份,这让孟加拉国几乎没有可能将他们从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难民营遣返回缅甸的若开邦。

“我们将不再允许更多的罗兴亚人进入孟加拉国……他们已经成为我们的负担,”道路运输和桥梁部长卡德尔(Obaidul Quader)周三(2月7日)对记者说。

“国际援助已经大幅减少。我们能支持他们多久呢?”驻扎在科克斯巴扎尔的孟加拉国难民救济和遣返专员拉赫曼(Mohammad Mizanur Rahman)说,随着缅甸叛军与其军政府之间的战斗愈演愈烈,又有数百人聚集到缅甸边境,准备进入孟加拉国,其中大部分人来自查克马族,还有一些罗兴亚人。

科克斯巴扎尔营地于2024年1月7日失火

孟加拉"不堪重负"

拉赫曼表示,孟加拉国因罗兴亚人而“不堪重负”。“已经七年了,我们一直没能将他们遣返。”他说,“让罗兴亚穆斯林留在孟加拉国已对我们的安全、法律和秩序构成威胁。这为跨境犯罪创造了一个脆弱的环境。” 

孟加拉国边防军发言人伊斯兰(Shariful Islam)说,在过去几天里,至少有327名来自缅甸的边防军和警察逃往孟加拉国,其中一些人还身负枪伤。

道路运输和桥梁部长卡德尔部长说,孟加拉国政府正在与印度和中国进行对话,以确保缅甸的内部冲突不会影响孟加拉国。

孟加拉国周二召见了缅甸大使,以抗议导致两人死亡(包括1名罗兴亚人)的边境暴力事件升级。

“那些之前提供财政支持的援助机构也在撤回,这给孟加拉国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难民救济和遣返专员拉赫曼说。

拉赫曼呼吁国际红十字会(ICRC)等人道主义组织向缅甸境内因持续冲突而面临暴力的人们提供食品和医疗援助。

“这将确保人们不必越过边境进入孟加拉国。也将减轻我们的压力。”他说。

联合国难民署(UNHCR)对卡德尔的声明没有立即做出回应。

“多年来,孟加拉国慷慨地为那些逃离暴力的人们提供了避难所,”该机构此前表示,“联合国难民署一直与孟加拉国当局保持联系,并继续倡导让逃离暴力的平民获得安全。”

相关图集:罗兴亚人:颠沛流离于“无人地带”

担心遭受酷刑:罗兴亚人开始大规模逃离家乡缅甸一年后,成千上万难民滞留在有“无人地带”之称的毗邻孟加拉国的边境地区。去年,缅孟两国达成一致,这个穆斯林少数族群可重返家园。但是,对受到酷刑的害怕情绪大于无家可归之痛。
前进不得 后退不能:尽管介于缅甸和孟加拉国之间的该地区位于本国领土,罗兴亚人仍无法返回家乡:这个“无人地带”被用铁丝网和地雷同缅甸其余部分相隔离;孟加拉人也只有在接收救援组织的供应物资时才能进入。
“迷失的一代”:对于儿童,境况尤其危急:营养不良和生病已成为他们的日常生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已警告产生“迷失的一代”。儿童权利组织“救救儿童”担心发生童婚和人口交易等剥削儿童现象。
帐篷之多,一眼望不到边:在孟加拉的库图巴朗(Kutupalong)地区,数十万罗兴亚人挤住在临时住所—世界上最大的难民营里。他们不准离开营地,但也不知道,是否能留在那里。尽管这样,罗兴亚人仍在那里建起了有清真寺和商店的住区。
为未来祈祷:艰困如此,但在库图巴朗,罗兴亚人至少能自由从事穆斯林信仰活动。此图显示,男人们在当地庆祝宰牲节。然而,遭驱逐的哀痛仍无时不在。
含辛茹苦:就像在其简陋至极的家里做饭的这位女子一样,罗兴亚人想方设法,重返日常生活。这位18女子嫁给了来自家乡的一名23岁男子。现在,罗兴亚人已做好了远离缅甸生活的准备:在库图巴朗,除婚嫁外,人们也庆祝孩子的出生。
不返回被毁的家乡?:作为全球最贫穷国家之一的孟加拉国要把难民们轰走;罗兴亚人自己也无意重返家乡。缅甸军队系统性地驱逐这个穆斯林少数族群,捣毁、烧毁了他们的众多村庄。罗兴亚人已不再有真正意义上的家乡了。

(路透社)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