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4T04:59:32.005Z
這次的大規模剔除被認為反應了近期中國股市的萎靡不振(圖為中國股市示意圖)。

(德國之聲中文網)明晟(MSCI)本週公布的最新季度審查顯示,MSCI從其中國指數(MSCI China)中剔除了66家中國企業,包含微博、中國南方航空、房地產開發商金地集團、綠城中國等,數量創下至少2年來新高。

明晟(MSCI)舊名為「摩根史坦利資本國際」(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是全球第一家指數公司。 指數公司將世界各國上市公司按照市值、流動性、交易量等編成各種指數,反應市場變化並作為參考。

根據彭博社報導,此次成分股調整也適用於MSCI全球指數,自2月29日收盤起生效。

中國股市冷清 印度漲勢看好

儘管MSCI在剔除數十家中國公司的同時,也將新增5家中企,但大規模剔除仍被認為反應了近期中國股市的萎靡不振

與此同時,MSCI將在印度指數中增加5家公司,且沒有剔除任何印度企業。此外,在MSCI的全球標準指數(Global Standard index)中,印度的權重經過最新調整後縮小了與中國的差距。

根據路透社報導,印度在該指數中的權重提高到了18.2%的歷史新高;相比之下,中國在該指數的權重則從一年前的26.6%降至25.4%。回望2020年8月,中國的權重還是印度的5倍,此後中印股票權重的差距卻不斷縮小。

根據努瓦瑪研究公司(Nuvama Alternative & Quantitative Research)週二(2月13日)發布的報告,印度的漲幅可歸因於股市的持續反彈,以及其他新興市場——尤其是中國——的相對低迷。

相关图集:中国股市30余载 那些跌宕起伏的大涨大跌

开年不利:2024开年以来中国股市持续下跌,三大指数集体低开的背景下,国务院本周承诺要采取措施稳定市场、提振信心,央行随后宣布降准降息措施,股市之后出现短暂反弹。有涨就有跌,A股30多年的历史中,股民也经历了一次次惊心动魄的过山车之旅。
股市三十年:1990年12月19日的上海见证了中国史上的一个“第一”,这一天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市,这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的正式诞生。一年后深交所也正式开业。迄今为止,中国股票市场走过30余载。一路上起起落落,一代代股民也在牛市和熊市的转换中成长。
股市风云:最近热播的爆款电视剧《繁花》讲述了90年代上海生意场上的风云故事,其中关于90年代初股市的不少情节也燃起了股民的一波回忆杀。
邓小平南巡:1992年邓小平南巡,在讲话中他鼓励股市试验。由此激发一轮牛市。第一财经报道,当年的11月17日,天宸股份人民币股票上市,沪指完成最后一跌,一轮牛市启动。3个月内快速上涨,涨幅高达301%,这个涨幅至今为股民津津乐道。
牛去熊来:俗话说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正所谓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有涨就有跌,有牛市自然也有熊市。2005年的6月,经过A股几年漫漫熊途,击穿1300点的心理关口之后,终于跌破千点大关,创出了998点的低点。
历史大顶:不过在一轮轰轰烈烈的股权分置改革等因素的影响下,各路资金快速涌入,短短两年后就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大牛市行情。2007年10月,A股出现6124的历史高点,至今没有被打破。
赴港上市潮:2007年,内地上市公司在香港股票市场也表现抢眼。根据中国政府网,截至当年12月14日,内地上市公司数目占香港上市公司总数的61%,市值占总市值的58%, 图为2004年10月的香港交易所。
"股灾"模式:2015年4月证监会开放A股市场"一人多户"限制,允许每名投资者最多可以开立20个A股账户。两个月后沪市达到5178点,达到近8年来的最高点位。众多股民情绪沸腾,市场一片其乐融融,当时很多散户投资者并不知道,这就是此轮牛市的终点。按照证监会的要求,各大券商开始清理非机构类个人投资者的配资业务账户,遏制借债炒股。市场突现恐慌气氛,沪深指数之后急速下挫,两个多月急跌45%,接近腰斩。
证监会高官: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肖钢担任证监会主席,也是被视为中国股市极富灾难性的时间段:三次股灾,两次熔断,近20次千股跌停。大批股民认为证监会对2015年的股灾应对不足。2016年2月,肖钢被免去证监会主席职务。
熊冠全球:刘士余接替肖钢上任证监会主席后掀起“监管风暴”。但2018年上证综指全年跌幅24.59%,深成指和创业板年跌幅则高达34.42%和28.65%,被股民戏称“熊冠全球”。2019年1月刘士余被免去证监会主席一职。5月19日,中纪委发布消息称,刘士余因涉嫌违纪违法,主动投案配合调查。目前的证监会主席是易会满。
跌跌不休:过去一年多以来,中国股市的跌势尤其刺眼也是因为,其他股市的表现相当不错。《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股市去年大幅飙升,并在本周创下新高。日本日经指数在2023年上涨了28%,目前处于三十多年来的最高水平。今年年初迄今,该指数上涨9.1%。
拥抱日本股市:在本土股市低迷的背景下,一些中国散户也选择日本股市,加入了抢购日本股票的行列。《华尔街日报》援引金融数据提供商万得(Wind)的统计,四只追踪日经指数的中国上市ETF上周实现约26亿美元的成交额,是有记录以来交易最繁忙的一周。
央行出手: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本周三在新闻发布会出人意料地宣布了降准降息的消息。有分析师指出,这表明政府希望出台政策,确保经济在新的一年有良好开局。不过《华尔街日报》指出,有经济学家认为此举措效果有限,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需要出台更强有力的提振措施。

努瓦瑪研究公司表示,經過最新調整後,印度可能迎來高達12億美元的被動外資流入。由於國內機構投資者的持續流入和外國證券組合投資者的穩定參與,到2024年初,印度在MSCI指數中的權重有望超過20%。

印度股市欲「超港趕中」?

今年初,印度股市市值曾經短暫首度超越香港股市,成為僅次於美國、日本、中國的全球第4大股市。摩根士丹利預測,到2030年,印度股市將成為全球第3大股市。

農曆新年前,中國股市持續跌跌不休,大量中國股民一度湧入美國駐華大使館以及印度駐中國使館微博留言,抒發對中國股市與中國政府的不滿。綜合外媒報導,華爾街正在熱議,中國股市冷清之際,印度卻正榮收向好。

彭博社2月11日以〈華爾街正掀起印度淘金熱〉為標題報導,全球市場正在發生重大轉變,投資人正從疲軟的中國撤出鉅額資金,當前大部分資金都流向印度,「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華爾街巨頭,都認可印度作為未來十年的主要投資目的地」。

摩根士丹利預測,到2030年,印度股市將成為全球第3大股市(示意圖)。

報導指出,投資人正密切關注「亞洲兩個強國截然不同的發展軌跡」。印度方面,總理莫迪大力擴大基礎設施,以吸引全球資金和供應鏈離開中國;另一方面,中國則努力應對長期的經濟困境以及與西方日益擴大的裂痕努力。

華爾街冷落中國轉投印度,對於這波「印度淘金熱潮」,新加坡「M&G投資基金」的亞洲股票投資組合經理佩爾沙德(Vikas Pershad)向彭博社表示:「人們對印度感興趣的原因有幾個——其中之一正是印度不是中國。」

(路透社、彭博社、Business Insider)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