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聿文
2024-02-27T15:15:10.872Z
时评人邓聿文表示,习近平上台以来的中国两会,由于政治的肃杀,不得妄议中央,两会代表委员的议政质量大大下降,基本没有看头

(德国之声中文网)从中国两会的议程看,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是重头戏,一般也是外界关注的重点。政府工作报告要向代表委员报告过去一年政府施政情况及其业绩,以及新的一年政府打算要做哪些事情。所以举凡政治、经济、社会、民生、外交、国防、港澳台在政府工作报告里都要涉及,都不能少。尽管如此,政府工作报告谈的最多的还是经济。去年的经济状况中国政府之前就公布了,好坏外界基本上都了解,市场需要知道的是,对今年的经济,中国政府又会如何规划如何布局,会不会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是否提出一个GDP的增速指标。

在这方面,一个观察点是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里,会不会将习近平提出的新质生产力,作为今年中国经济工作的重点进行部署。习是在去年下半年提出这个说法的,在一月底政治局的集体学习中,对它作出正式阐述。按照习的论述,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习把新质生产力提到生产力理论的高度,要代替旧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推动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换言之,中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就必须占主导作用。

这个提法听起来很好,官方把它作为习对生产力理论的创新,进行大肆宣传。在政治局集体学习后,中国的经济学者和科技专家,还有官媒,开始大量讨论新质生产力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有官方学者就说,如果两会后召开三中全会,新质生产力或许会作为全会的主题。假如这种可能性很大,那么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新质生产力一定会作为重点来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今年要有一批重要的经济改革举措出台,假如真有所谓的改革,这个改革大概率是着眼于新质生产力的,也就是改革不利于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制度。

相关图集:危机四伏的中国经济

房企爆雷:8月初,中国又一家房地产开发商巨头碧桂园面临违约风险。该公司有2笔美元计价的债务8月8日逾期未支付利息。作为少数尚未出现违约的中国大型房企之一,碧桂园的“爆雷”是对本已脆弱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又一打击。在本次房地产危机中首先触礁的恒大集团则于8月17日依美国《破产法》,向美国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恒大的负债高达3300亿美元。其在2021年底发生违约,导致中国各地出现大批未完工的烂尾楼。大多数分析师认为,未来几个月内,中国的房产价格和销量仍将进一步下滑。
信托失信: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的金融信托行业也出现危机。在7月底传出中融国际信托集团无法按时支付票息和本金消息后,中国媒体8月中旬报道,数十种中融信托产品出现逾期兑付。该集团北京总部前发生投资者要求还钱的抗议(图)。中融管理着约1380亿美元资产。许多中国房地产开发商通过信托公司进行项目融资。控制中融的中植集团管理着超过一万亿元人民币的资产,也承认有流动性困难。路透社报道指出,中国影子银行的资金总量大约为3万亿美元,相当于英国国民经济的总体量。影子银行的一系列支付违约行为可能会引发广泛的连带效应。
生产、零售数据低迷,通缩风险上升: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月经济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工业产出和投资增速都低于预期。这显示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商业和消费引擎动力严重不足,通货紧缩风险上升。同时,7月份中国银行新增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双降,其中信贷增量比六月份骤减了89%,是2009年11月来的最低的新增贷款量。
进出口双降、外商投资滑坡: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七月份中国外贸数据远低于预期,进口同比下降了12.4%,出口则萎缩了14.5%。根据中国商务部7月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的外国对华直接投資(FDI)较去年同期下降2.7%;二季度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同比下降20%。而彭博社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所公布数据的计算则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外商直接投资负债同比暴跌87%。尽管有中国专家在财经媒体分析称,上述数据差别源于统计口径不一致,但外资流入明显减少已是不争的事实。
青年失业率创新高:今年以来,中国的青年失业率持续上升,4月份突破20%,6月份已升至21.3%。各项经济数据低迷让民众对经济前景和就业形势的焦虑增加。而国家统计局8月却宣布,全国青年人等分年龄段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将暂停发布。这一消息引来民众的广泛批评和嘲讽,有网民戏称当局这次从工具箱中拿出的是“眼罩”。
外银下调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根据路透社8月18日对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巴克莱银行、德意志银行研究中心和野村证券五大券商此前以及最新对中国2023年GDP增长预期的对比,摩根士丹利将对中国2023年的GDP增长预期从此前的5%下调为4.7%;摩根大通从5%下调至4.8%;巴克莱银行从4.9%下调至4.5%;德意志银行研究中心从5.3%下调至5%;野村证券从5.1%下调至4.6%。路透社指出,主要券商下调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背景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危机使得经济增长前景进一步恶化。

人事和机构调整

以上是经济。人事和机构调整也是外界对中国全国两会向来的关注点,但今年的两会这方面基本不会有动作。去年当局免去了嫌疑腐败的国防部长和嫌疑婚外情的外交部长,不过,后来这两个职务有了新的任命,外长由现任外办主任王毅兼任,防长由海军司令董军担任。

现在的一个悬案是王毅会不会卸任外长,交由刘建超或其他人选。外办主任是中国最高外交主管,是除习之外的外交政策的规划者和决策人。外长则更多处理外交实务,处在外交一线,相对需要精力充沛。王毅作为外长年龄偏大一点,这当然不是问题的关键,但如果常年马不停蹄地出席各种外事活动,在外交的具体事务上占用太多时间,就不能去考虑那些事关大局和长远的外交战略和策略,和外办主任的身份产生冲突,所以预期他会卸下外长一职。

但如果仅任命一个新外长,无需“劳驾”两会,人大常委会就可以,除非新外长同时被任命为国务委员。之前的秦刚和李尚福都是国务委员,可董军不是,假如新外长是刘建超,习打算要刘和董做作国务委员,那今年两会要处理这个人事问题。然而,两会人大代表讨论人事任命,一般情况下是有一批官员要人大选举通过,只表决外长和防长的国务委员身份,就把它作为人大会议的一个议程,可能性也不高,所以,这次两会是否会通过外长和防长的国务委员任命,外界可把它作为一个观察点。

相关图集:2024年中国两会有哪些看点

经济增长目标定多高?:人大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如何确定经济增长目标是最大的关注点。路透社报导称,在去年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大多数参与者认可将2024经济成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与2023年一致。另外从地方两会的报道看,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以及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省今年的GDP成长目标均在5%-5.5%。
是否会推出支持经济的政策 :在经济增长放缓、股市房市下滑的困境下,两会是否会出台相应政策挽回市场信心成为关注焦点。中金研究的专家简报指出,当务之急仍是扩需求、稳增长,以结构性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因此财政政策在缓解房地产企业流动性压力、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支持消费等方面“发力的方式受到普遍关注”。
新外长人选“靴子”落地? :自秦刚被免去外长职务后,中国的交部长外长一职,由中共中央外事办主任王毅暂时兼任。一段时间以来,海外媒体纷纷猜测,现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长刘建超(图)将出任外长。这一人事任命可能在两会期间公布。此外,去年底获任命接替李尚福出任国防部长的董军,循例也尚待获得国务委员资格。
全球关注:中国国防预算 :两会期间公布的新一年度中国国防预算,将受到全球关注。尽管面临经济增长放缓的压力,中国军费增长近两年来仍维持着每年7%的增幅,显示中国在2035年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目标的决心。中国军费规模目前仅次美国,是世界第二。在目前经济下行,财政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中国国防支出是否仍能维持在高位,值得关注。
对台政策动向 :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议上的讲话、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对台段落,以及总理记者会中可能涉及的问题等方面,可以观察到中国对台政策的一些动向。台湾媒体注意到,中国外长王毅1月在台湾大选后受访时提到,台独「必将受到历史和法律的严惩」,当中的「法律严惩」是什么?是为《反分裂国家法》制定《施行细则》,或是有涉台新法,在立法机构人大的会议上,或许会有答案。
延迟退休到65岁?:有中国媒体报道,今年两会期间可能会公布推出延迟退休政策。《中国经营报》引述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3》指出,“延迟退休政策出台在即,65岁可能是调整后的最终结果”。专家建议采取“循序渐进、小步慢走’、男女趋向同龄的国际通行做法。鉴于中国目前青年失业率高,就业压力大,这一政策在民众中显然不受欢迎。

对台湾问题会不会有新的提法和表述?

观察点之三,也是本次两会最可能的观察点,是李强的政府工作报告或者习近平对台湾问题会不会有新的提法和表述。众所周知,“务实台独工作者”赖清德已经当选台湾总统,他和副总统萧美琴在选前就被中国当局批为“双独组合”,这虽是台湾的内部事务,但对大陆来说,可算是两岸关系的一个重大事变,为台海局势增加了不确定性。

另外,在两会前,又发生了大陆渔船被撞事件,台湾对该事件的处理让大陆群情激愤,两岸关系雪上加霜,大陆也借机宣布不承认台湾单方划定的禁止、限制水域,并在厦金水域开展常态巡航。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是习近平对两岸关系这种新的变化会有什么说法,引人注目。

中国今年的对台工作会议刚刚开完,负责对台事务的最高官员王沪宁的讲话有几个明显变化,往年会议经常出现的“两岸一家亲”与“和平统一”不见了,对“台独”也由以前的遏制和反对变成了严厉程度更高的“打击”,并首次表示“要进一步掌握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主动”。显然,从王的讲话和上述表述来看,中国在今年会提升反独促统压力,而赖清德也不可能接受大陆的“九二共识”,两岸冲突的风险会提高。这种情况对外界来说,一个观察点就是政府工作报告或习近平对台湾问题有没有新的说法,还是继续原来的政策。

倘若习要对台湾问题释出新信号,有可能是参加人大台湾代表团或政协台联界别的讨论发表的讲话,又或人大闭幕式的讲话。从目前两岸态势看,按常理他是要有一个针对台湾的表态的,只是这种表态和原来的对台政策是否有改变,或者改变的程度多大,不好确定。假如他不就此表态,只能看政府工作报告如何表述对台政策了。

习近平上台以来的中国两会,由于政治肃杀,不得妄议中央,两会代表委员的议政质量大大下降,基本没有看头;政府政策和举措这块,出人意料的也不多。今年仍会保持这种特色,值得关注的看点不会多,而会不会有某些戏剧性变化,现在不好预料。

 

邓聿文为政治评论员,独立学者,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研究员兼中国战略分析杂志共同主编。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